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所提出的创新,并不是指导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而是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引学生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探索式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发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实践技能中的“新”。其次,是引导学生突破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范围,突破自己对所掌握技能的局限,形成新的技能。再次,是师生共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些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摆脱种种不合理的束缚,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那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成为我们计算机教师应当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前提

  中职学校的最大特色是和产业界紧密结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界面临激烈竞争,不得不紧跟前沿技术。因此,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基本素质,而不是传授知识。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具体到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极大的尊重,让学生积极参与,重视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能够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转化和深化,成为学习的伙伴、合作的伙伴、探究问题的伙伴、教学相长的伙伴。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心理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离开了教学的民主,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以对教学的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以实际行动来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不要以长者或权威形象出现在学

  生面前。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当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时,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教学环境。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已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扩展开来,我们要加强其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比赛、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等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计算机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逐步走向成功,并让这种成功的感觉一直激励他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精心设计,紧扣环节,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法。上课时,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来解决。例如,在讲授有关数据库的知识时。可以问学生:“如何将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放起来,供查询等使用?”然后引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让学生在上机时建立这个数据库,并在以后学习中经常引用这个数据库。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再引出培训内容,会使教师授课的内容更吸引学生。

  比喻法。计算机课中有些培训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所以,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要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在DOS教学中,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等概念,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喻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树的结构来比喻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们就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

  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采用演示法教学,使学生能看到培训内容,则会更容易接受。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不习惯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或投影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必须将其他培训方法结合起来,力求讲话风趣、有感染力,讲授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并要讲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与方法。在一部分内容演示完后,最好能让学生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

  展示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在一定时期举办一些计算机竞赛,如文字编辑排版比赛、程序设计比赛等,让学生有一个奋斗目标。我们还可以让全体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如自己设计的程序展示、幻灯片展示、图形图像处理(如Photoshop制作贺卡、风景画、3D动画设计等)展示等,让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成果能够充分展示出来。

  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是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要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Word教学中,艺术字、圆、五角星的插入以及图层的排列,在课本上是分别讲述的,教师可设计“印章制作”这一课,将这四部分综合在一起讲解,以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是有适当难度;二是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是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总之,要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辽阳技术学院)

  苏爱华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