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生猪业风云榜 候选名单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猪业,天邦股份,饲料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5 10:17
1.年度企业家
1A.秦英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9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以22头猪起家,经过22年的苦心经营,小猪场变成了上市集团公司——大学生猪倌秦英林的创业经历充满沧桑和传奇色彩。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刻苦、实干、有学术修养,在畜牧业往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时代扬起一面大旗。
1B.王庆(硕腾(中国)总经理)
199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专业的王庆于2010年加入美国辉瑞,见证了辉瑞收购富道、雅来的大动作,2013年辉瑞动保业务剥离以独立公司“硕腾”上市,在变局中,硕腾始终在中国跨国动物保健药企中居于领头羊之列,中国区业务更是连续三个季度获得稳定增长,这与王庆及其团队的实力密不可分。
1C.张邦辉(天邦股份总裁)
天邦股份靠做特种水产料起家,之后强势介入生猪疫苗产业和养猪育种领域:收购生物制品公司成立“成都天邦”,斥资4800万美元收购“艾格菲”成立“汉世伟”。咄咄逼人的动作背后,是张邦辉漫长的酝酿和深思熟虑的布局。这位科班出身的企业家对养猪业有着特殊情结,短短数年,已以实力、谋略和决心令行业震惊。
1D.廖凌泉(正大康地集团总裁)
在中国养猪往工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进程中,正大康地的身影贯穿其中。现任集团总裁廖凌泉是一位儒雅、敬业、严谨的企业领导人, 30多年前加入正大集团,1993年来到中国,掌舵正大康地10余年,带领企业成功转型,适应变革,延续了正大康地的传奇。该企业专业主义、管理精细化的风格强烈地受到他个人的濡染。
2. 年度饲料企业
2A.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嘉吉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贸易商和饲料公司之一,征战中国市场超过20年,以稳健发展著称。目前嘉吉在中国市场约有32家饲料工厂。2014年,其全球第309、310家分工厂分别在广西南宁、福建漳州投产,说明嘉吉也开始加速扩张。该公司计划至少在广西规划3家工厂,整个华南地区的工厂数量和产能扩至目前的3倍以上。
2B.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8日,禾丰牧业成功上市。以金卫东为首的高管团队成功创造了资本市场奇迹,令同行备受鼓舞。该公司耕耘东北市场多年,充分利用东北的原料优势、自身技术与营销优势,早已是东北三省市场份额领先的饲料龙头。2013年该公司年饲料产能317.9万吨,饲料销售量181.9万吨。
2C.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唐人神饲料主业迎来三大嬗变:渠道改革、产品升级和省外扩张。该公司省外扩张提速,2014年投资2亿自建5家工厂,包括广东在内的华南市场成为重点。目前唐人神已在全国17个省市布局了三十多家饲料子公司,从区域性饲料龙头向全国性的养殖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升华。
2D.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刘畅与陈春花为首的新希望高管团队在2014发力,一系列改革推行。公司启动“福达计划”服务变革,强调为养户服务落地,且争取到广发银行2亿元贷款授信,单个规模猪场贷款能达到300万;此外,公司力推互联网化,消费端触网走在行业前列。通过在组织、营销、布局上的全方位变革,新希望正稳步从生产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3.年度动保企业
3A.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永顺公司继成功推广“ST猪瘟疫苗”之后,再次推出新的明星产品——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株),为永顺猪用疫苗产品再添新军。公司未来将陆续推出伪狂犬活疫苗、高代次蓝耳病活疫苗(GDr180株)、猪细小病毒灭活苗等多种疫苗。作为一家老牌疫苗企业,永顺正以明星产品群焕发出新的活力。
3B.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直属的国有企业,哈维科技术研发实力超群,产品线丰富。近年来,哈维科依托哈兽研先后向外推广转让的产品有腹泻二联灭活疫苗、蓝耳弱毒疫苗、圆环二型疫苗等。2014年,哈维科在以往不太重视的市场营销上同样大步迈进,令业界对其新产品与新动作高度关注。
3C. 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畜牧养殖行业经历寒冬,经销商与养殖户、动保企业一同承受了巨大的资金运营压力,公司适时开展“科学用苗、降本增效、共克时艰”的市场活动,以最大的诚意帮助养殖企业共度难关。南农高科在全国市场推出“美丽动保在行动——科学用苗”系列推广宣传活动以来,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及产品信誉。
3D. 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康生物早在2006年就已上市。作为仅有的几家国家定点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招标苗市场一直是天康的强项,凭借完善的产品线一直占据了口蹄疫招标苗的前两位,2013年公司净利润已达到近1.7亿元。近年来天康同样开始重视市场苗的开拓,公司2014市场苗增长快速,各种推广活动层出不穷。2014年,天康生物启动集团整体上市,一旦完成,将构成从动保到养殖、屠宰的全产业链。
4.年度新锐企业
4A. 快大集团
以“生物快大,少病快长,提升畜产品品质”为产品理念,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快大集团成功开发出绿色系列、微生态系列、中草药系列等特色产品。现有三个生产基地,六家直属分公司,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遍布两广、山东、安徽等地区。
4B. 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海能公司自主研制出“纳米维生素自微乳低能耗制备关键技术”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解决了脂溶性维生素的水溶、分散和透析的重大难题。海能公司用优质的产品向世人证明:中国也能生产高品质复合维生素,中国完全依赖进口高档复合维生素的时代即将过去。
4C.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吉林正业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吉林正业改善疫苗生产工艺,使用进口佐剂,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6%,市场覆盖率提升。目前,其基因工程圆环疫苗、基因工程蓝耳疫苗、伪狂犬变异株疫苗正向农业部报批。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强劲,吉林正业正走在行业的前沿。
4D.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在中国市场经过近8年的默默耕耘,亚士可已经成为动保界不可或缺的主力军,雅士勇、阿梅诺等已经成为猪场普及率极高的产品,2014年,亚士可新产品饲料添加剂“艾侬”上市,采用特殊蛋氨酸螯合工艺,能有效提高母猪产健仔率,而全球只有两家公司拥有这种螯合技术。目前亚士可在全球二十几个国家地区设有工厂、分公司、办事处,其产品遍及世界各地。
5.年度种猪场
5A. 福建一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的一春农业,是福建省规模领先的种猪场,公司现有存栏母猪6700头,年可提供商品猪12.7万头,种猪1.2万头。公司逐步开创以生猪产业为主,饲料和动物保健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形成了生猪产业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2014年,一春农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加拿大进口种猪后代正式上市,再次向行业展示了一春农业的实力和劲头。
5B.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种猪公司
2014年,历来“内部供应”的温氏种猪开始对外销售,广受行业关注。温氏种猪分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克隆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为国内领先;拥有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和大白4个品种10个品系种猪,年产纯种猪15万头,父母代种猪45万头;已有7大种猪基地,分别位于广东、安徽、北京、辽宁、湖北、陕西等地,形成强大的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
5C. 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扬翔多年来配合饲料销售进行猪精液服务,依饲料市场区域配备猪人工授精站。2013年起,该战略开始调整。扬翔投资5亿元在亚计山建设超大型种猪繁育基地和公猪站,未来可年产60万头种猪与育成猪。2014年,800头原种猪引入,标志着亚计山猪人工授精技术正式投入使用。从“母猪发情找扬翔”、“龙宝猪”、“扬翔新美系”到“全球最大公猪站”,扬翔在“国家核心育种场”中独具特色。
5D.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佳和农牧在华南地区扩张非常迅猛,在湖南、广东、湖北等地区注册成立了近30家分子公司;兴建超过40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规模近70万头,预计2015年出栏生猪规模将达到100万头。2014年由金新农参股,双方在原材料、猪场托管、金融支持、市场营销方面进行深度跨界合作。此番整合为其上市也打下了基础。
6.年度猪场场长
6A. 黄少彬(广州市益豚猪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农校畜牧专业出身,从养鸡、卖预混料再到专心养猪二十年,曾任广东海大集团阳东猪场场长的黄少彬自诩“养猪狂人”,以研究猪场管理为乐,喜欢跟同行PK养殖技术,把养猪当成研究课题。率直自信、专业善谈、勤思善问,不惑之年的黄少彬以场为家,视猪为宝,一度在益豚猪业的新平台上再展拳脚。
6B. 林国忠(厦门国寿种猪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岁出头在台湾从饲养三头肉猪起步,1998年开始在大陆投资养猪,林国忠创办厦门国寿种猪场、在江西投建育种中心,历经十余年努力,将台湾育种体系运用到了对黑猪品种的培育上,立志将他培育的“华系”黑猪推向世界。林国忠还促成了1000多场次两岸往来的交流学习活动,被两岸业界尊称为“海峡红媒”,俨成了一位“种猪大使”。
6C. 刘艳书(湖南天心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出生于60年代的刘艳书具有湖南人的那股闯劲,一生酷爱养猪事业的他坚持猪场管理同时实现人性化和猪性化,提倡“快乐养猪、轻松赚钱”的养猪理念,带领天心种业发展到存栏基础母猪18000多头,年出栏种猪10万头以上的规模。而他“2500万头能繁母猪足够满足我国生猪市场”的论断,也一度引发行业热议和反思。
6D. 陆庆章(广州力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源丽湖猪场经理)
1997年入职广州力智,从基层饲养员到生产线主管、技术部经理,再到现今的力智副总经理和丽湖猪场经理,陆庆章从技术起跑,近二十年坚守在生产一线,逐步改善了丹系猪生产性能,猪群成活率一度高达93%,力智生产成绩业界瞩目。陆庆章工作上果敢力行,生活中与员工打成一片,颇受好评。
7.年度猪业新星
7A. 龚震宇(高州三和牧业总经理)
年仅27岁的龚震宇,已经管理着高州三和牧业3000头母猪。在这个行业,他基本上算是最年轻的猪场管理者了。2012年,他被高州团委授予高州“农村创业青年标兵”称号。他的故事,是从力图“跳出农门”到主动回归农门的经典案例。龚震宇改变了父亲那一代所用的粗放的采购模式,通过制定采购目录的方式,限制杂乱无章的人情采购。
7B. 黄超(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种猪事业部销售总经理)
与不少猪场接班人不同,黄超一开始就对养猪有着足够的兴趣,读大学便主动选择了畜牧专业,一毕业就回到了猪场工作。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父辈学习的机会。在养鸡与养猪同步高速发展的金陵农牧,黄超很快也有了挑大梁的机会。刚满27岁的他就承担起了集团每年十几万头猪的销售工作,这是压力也是动力。率先试水网上销售种猪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也许不是一片坦途,但他对养猪之路的尝试还会继续下去。
7C. 万敏慧(江西永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十岁之前,万敏慧生活在繁华的上海,天天吃着猪肉,却真没见过猪跑。2008年,在父亲年事已高,职业经理人管理不佳的危急时刻,万敏慧毅然接手猪场,一干就是六年。作为一个绝对的外行,她深知技术不是她的优势,但只要管好了人就管好了猪。猪场本已稳步发展到1500头存栏母猪,但原有种群始终有挥之不去的疫病问题。万敏慧在今年痛下决心,清群之后重新引种,同时维修栏舍,建设环保,猪场和她的人生都将迈向新的开始。
7D. 王晓龙(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当不少同龄人还在校园埋头苦读的时候,王晓龙已经在思考如何有效管理银发牧业的500多位员工和近8000头母猪。尽管大学的管理专业给了他理论的支持,但1988年出生的他还是通过大量的走访猪场、销售饲料工作真正了解养猪业。银发牧业是一个种猪配套饲料全面发展的企业,面对新的形势,王晓龙极力促成了银发牧业与美国先进育种企业的全面合作。“英语还没忘光”的调侃背后,是王晓龙作为新一代养猪人的国际视野。他坚持育种是种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是银发未来努力的方向。
8.年度猪业活跃组织
8A.广东(江西籍)畜牧水产业同乡会
江西是中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大省,出现了不少致力于走出江西打天下的饲料龙头企业,有竞争也有联合。自2005年以来,广东(江西籍)畜牧水产业同乡会召集广东各地养殖、饲料、动保、原料等行业的江西籍人士共聚一堂,增进了大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让同乡会也成为一个非常有益的信息交流平台。2014年年会时人数已达300多人。
8B.广西博白县亚山展荣养猪专业合作社
成立不到两年广西博白县亚山展荣养猪专业合作社便拥有社员300多名,年出栏生猪17万头,产值近2亿元,在广西颇有名气。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养殖模式,集生猪生产、饲料供应、生猪销售、养猪设备生产于一体,实行品种、饲料、兽药、防疫、技术规程、收购销售“六统一”。今年合作社组成了多个战略联盟,已成为行业人士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设备的示范点。
8C.厦门市畜牧业协会
2014年厦门畜牧业协会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如火如荼,厦门市畜牧业协会虽然是由厦门市养猪协会重组更名而来,但是成员已经覆盖畜牧各个环节,除了内部相互学习外,在与台湾畜牧同行的联系、咨询和交流方面工作非常活跃。
8D.中国猪业壹佰会
规模化养猪的速度不可想象,定位超级养猪集团俱乐部的中国猪业壹佰会2014年大动作不断:超过八家中国养猪第一梯队集团(5000头母猪以上)加入,2014年举办400名清一色的规模化猪场掌门人参与的全国会,连续举办5-6场走进全国万头母猪以上超大型猪场的活动。该组织在中原地区名气响亮。
9.年度新型服务模式
9A.畜牧电商
2014年可谓是畜牧电商之年。不少企业纷纷试水电商,且善于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方式推广,令人眼前一亮。畜牧电商的特色在于推广便利、价格便宜,适应消费者新的购买习惯,为畜牧企业提供一种新的销售方式乃至新的购销平台。(代表企业:佛山市多乐畜牧器械有限公司、江西派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
9B.入股猪场
随着饲料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饲料厂渴望与猪场建立起更紧密更深层次的联系,入股成为一种新的尝试。入股猪场使得饲料厂和猪场不再只是普通的客户关系,而是资本融合的战略伙伴。猪场与饲料厂取长补短,共担市场风险,共享产业利润,以求实现双赢的局面。(代表企业: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
9C.私人定制
近年来,养殖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得饲料企业面临着配方设计上众口难调的尴尬,私人定制作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营销模式,已经逐渐被行业接纳并流行起来。通过整合资源,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满足不同养殖户的需求,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化学效应和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推广和销售。(代表企业:广州嘉吉饲料有限公司、河南一诺天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
9D.驻场服务
企业派遣技术员进驻猪场,了解猪场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产品。这种模式实现了“厂”与“场”的对接,拉近了企业和猪场的关系,既有利于企业对猪场的深化推进,同时也给猪场带来了全方位的专业指导。近年来,不少企业都选择了这种深度服务方式。(代表企业: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瑞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傲农集团等)
10.年度批评与监督
10A.沈广贪污案
在畜牧业里,沈广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原秘书长。经人举报,沈广于2012年被检察机关控制,因利用职位之便贪污举办大型展会的相关公款达1200万之巨,于2014年5月被判15年。沈广贪污一案令行业诧异,促使畜牧业反省,继而借法纪之力还行业一个更为公开、透明、规范的从业环境。(举报人与中纪委)
10B.院士李宁被捕案报道
7年前,李宁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今年七月份因涉嫌挪用项目经费,52岁的院士被带走。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还原了李宁的人生历程和职业生涯,揭露科研经费管理和学术环境中存在的漏洞,激起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学术积弊的思考与反省。(南方周末记者刘俊)
10C.越南走私猪报道
在2003-2014年的12年间,中国农业部因禁止对越南生猪的进口,然而每年仍有超过60万的生猪从越南走私到中国,对猪肉市场和疫情传播造成威胁。媒体记者蹲守在广西与越南关口通过半个月的调查,摸清交易模式,还原利益链条公诸于众。报道后,南宁海关回应将加大力度打击越南走私猪。(南方农村报记者高勇红)
10D.猪肉生虫谣言澄清
一则关于“猪肉生虫”的传言引起湛江、徐闻、江西等多地居民对猪肉产生恐惧。经过媒体、专家、政府部门的调查了解,所谓的“钩虫”其实是毛细血管或结缔组织。谣言的影响力借助人们常识的缺乏和对食品安全的焦虑迅速蔓延,徐闻政府部门、国企通过媒体和派发2万份传单的方式缓解谣言对养猪业的冲击。(徐闻食品总公司陈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