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环保哪家强?

  ——不同规模猪场环保措施大PK

  近年来,猪场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养猪与环保的矛盾更是日趋激化,“禁养区”、“限养区”以及强行拆移也是屡见不鲜。猪场无论大小,若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做好猪舍内粪污的处理问题,解决好环保问题。

  100头以下母猪场:

  这一类猪场目前在收集猪粪尿时,普遍采用水冲的方式,将粪尿排入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发酵后将沼液与沼渣一并排入到鱼塘中。但有一部分猪场因资金成本问题没有建设沼气池,直接将粪尿水冲至鱼塘中。

  与水冲不同,也有一部分养殖户采用刮粪法,据广东某80头母猪猪场场长介绍,目前该猪场每天两个人花费一个小时在刮粪上。刮下来的粪直接排入到40亩的鱼塘中,猪尿以及冲栏舍的水则进入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液储放在占地4亩的储尿池中,供农民种植蔬菜用,其中沼气池共投资3万多元。

  对于病死猪的处理,这一类猪场大多是挖1-2米的坑,对猪只进行深埋。

  ■行家点评

  深圳市科林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何飞雄工程师:发酵后的沼液与沼渣COD已除去50%以上,但还有超过3000mg/L,氨氮超过400mg/L。储尿池如果没有防渗漏结构,污染还是会进入地下水体,跟排放地表水一样,只不过是隐蔽些,造成的污染更大些。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王军讲师:将粪污沼气处理之后喂鱼,在厌氧发酵之后,粪污的能量变成了沼气,有机物的浓度也降低,病菌也几乎被清除了,用来喂鱼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只用处理后的产物去喂养提供不了全面的营养,要拌上鱼料去喂养才行。

  100-300头母猪场

  这一类猪场目前在收集粪尿时也是采用人工铲粪和水冲两种,收集的粪便排入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最后将沼液排入到鱼塘中,广东某200头母猪猪场采用人工铲粪,收集后用于种植柚子树等果树。猪尿和水冲栏的污水则排入到沼气池中,一部分用于灌溉果树,一部分则投入鱼塘。其中有些猪场还建设有净化池,进一步减低了污水中的有害成分。据悉,沼气池和净化池的成本从10万到20万元不等。对于病死猪的处理,部分猪场有投资建设无公害深井净化池,而一些猪场则将猪只深埋在大山中。

  在这一类猪场群体中,记者留意到建造在大山中的某130多头母猪猪场,采用人工铲粪来收集猪粪,每天有3个工人,每人花六个小时收集到1000公斤左右的猪粪,储存到一个固定的坑中(4m×3m),送给附近的农民种植果树,因为是免费的,很快就有人来拉走,该猪场场长表示有时还需要排队。猪尿和冲猪栏的水直接排鱼塘,每天用水量在40立方米左右。这种方法的成本不大,但是太耗时间,该场长表示受中央七套在屋顶做无土栽培报道的启示,目前对猪场有改进以发展水面种植的想法,靠水面的叶菜来消除肥水,并且已经做了小部分实验。具体为不再人工铲粪,而是直接用水冲至鱼塘,在鱼塘上使用泡沫板,在板上打一个小洞,调至直径3mm。空心菜、生菜和葱先在地上育好种,然后进行移植,在泡沫洞里用木糠侵入到水中定植,移植后就可以等待收获了,不需要任何的商品化肥,也很少喷药,做到低成本高产出。

  ■行家点评

  何飞雄:沼液需要增加发酵时间,如果发酵不够60天蔬菜会枯黄,用多了就不长了,少量一点问题不大。

  王军:不经过沼气处理直接排鱼塘的猪场,由于水体的净化能力没有那么强,猪粪在水中会对水造成污染,如果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种出来的水生植物给人或者猪吃都不安全。

  300-500头母猪场

  这一类猪场在收集粪尿时也是分水冲和刮粪两种方式,收集的粪尿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之后沼渣与沼液排入到净化池中,进一步净化猪粪,达到外排标准。其中也有部分猪场因成本养殖问题,并没有建设使用沼气池和净化池,某300头猪场场长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猪场主要还是水冲,因为场内有一较大的鱼塘,粪尿经水冲直接进入到鱼塘中。对于病死猪的处理,大多会建有化尸池和无害化处理池(投资从1-4万元不等),也有部分猪场深埋猪只。

  据广东某350头母猪场场长介绍,该场根据不同的栏舍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其中定位栏通常刮粪,而保育舍、产房以及大猪舍则采用水冲。收集的猪粪尿,其中一部分直接投入鱼塘,一部分进入沼气池(200m3,投资12万元),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进行燃烧处理,之后将处理的残渣排放到净化池(投资7万元),进一步净化后的猪粪提供给附近的农民种植蔬菜与果树。

  ■行家点评

  何飞雄:沼气池200m3太小,国家标准应该是600-800m3,净化池投资太小不足以净化完全。种植果树的猪粪如果量太多浓度太大,果树也不一定消化的了。猪粪必须埋在果树下面,不然如遇下雨天,可能会随雨水排入河中,污染水资源。

  广州巨邦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陶宇豪:500头以内都该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方式,这样会有一定的效果,投资也很小(前提是当地环保局放低排放标准才可以执行)。

  500-1000头母猪场

  这一类猪场猪粪的收集大多是水冲粪、水泡粪以及人工清粪,但基础建设比较全面,除了配备有基础的沼气池外,还配有固液分离机以及相应的后续生化处理设备。

  据了解,广东某600头母猪场猪舍采用全漏缝地板,猪粪尿通过全漏缝的地板进入到地板下面的一个坑中,每天早晚各冲一次,一天大约消耗60立方米的水。水冲的粪尿通过管道进入固液分离机后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而残渣则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爆氧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臭氧机进行电解处理,最终降低其中的COD和BOD,达到排放标准,据该场总经理介绍,整套处理设备总投资170万,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鱼塘以及种植果树、桉树等植物。对于病死猪的处理,该猪场分两部分,一部分猪只进行深埋,较小的猪只则进入化尸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化尸池共投资10万。

  ■行家点评

  何飞雄:如果一天大约消耗60立方米的水,整套处理设备总投资170万,这种方式是有效可行的,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王军:深埋不是处理病死猪的最好方式,最好不用,且深埋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及地面水。

  1000头以上母猪场

  目前这类猪场主流的猪粪收集处理方式是水泡粪法和干清粪法,也有部分建场较早的猪场还在使用水冲粪法,这部分猪场也在表示水冲粪耗水量太大,准备改进成干清粪法。

  某5000头母猪规模的大型猪场正在采用水泡粪工艺,据其负责人介绍,水泡粪的猪舍地板设计成全漏缝式,在猪舍下面建有一个1.5米左右深的粪池。猪舍进猪前加入60-80cm深的水,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到漏缝地板下的粪池中,1-2个月后,将粪池中的粪便抽入贮粪池中。粪便进入贮粪池(约300m3)后,抽到固液分离机中分离出粪渣与粪水,分离后粪渣可卖给农户用来施肥,用于种水果、蔬菜或者放鱼塘养鱼。而粪水则进入到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与沼液,沼气用来发电,而沼液则进入了好氧池,好氧之后再进入加了某些药物的设备中进行生化处理,以减少其中COD以及氮磷含量,将沼液处理至可以达标排放的程度。经过好氧池和生化处理后,污水进入一个比较大的储存池(约1000m3),这个储存池由高到低分为三格,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以及氮磷含量,最终达到外排标准,同时也可以用于桉树等灌溉。据悉,投资水泡粪工艺设备加上后期处理设备大约得600万。

  ■行家点评

  何飞雄:这种处理粪污的模式是可以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但是规模如此大的猪场需要配套很大面积的鱼塘和桉树林。

  陶宇豪:长期以往,污染面积还是很大的,按照现在环保法律法规必须采取环保治理设施,找专业的环保公司做处理。

  粪尿收集方式各有利弊

  通过对各个规模的猪场收集粪尿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有水冲、水泡以及干清粪法,500头以下的母猪场更多的是水冲和人工刮粪,水泡粪更多的是应用在5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

  水冲粪方式即每天用水冲洗猪栏,将混有猪粪尿的污水冲洗至储粪池或者沼气池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清除猪舍内的粪尿,保持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劳动强度小,效率高。但该法缺点便是耗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据估算,一个万头养猪场每天需消耗200-250m3的水来冲洗猪舍的粪便,同时后期粪污处理时干物质养分含量低,肥料价值降低。

  干清粪工艺主要是指粪便一经产生便进行分流,猪粪由人工或机械收集、清扫、运走,尿液以及冲栏舍的水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进行处理。此工艺主要是防止固体粪便与尿及污水混合,简化粪污处理工艺与设备,能够及时清除粪尿,保持舍内环境卫生,同时大幅度减少了用水量,处理后含水量低,粪中营养成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宜做有机肥,被认为是以后的趋势。但人工清粪因其劳动强度大,在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干清粪工艺在大型猪场也很难适用。目前很多大型猪场,采用机械刮粪,从而节省劳动力。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机械刮粪还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机械刮粪很难刮干净,这样就会堆积在栏舍内引来苍蝇、蚊虫,不利于猪的生长,同时刮下来的粪便运输也是一个问题,而且投资更大。

  水泡粪的工艺流程是在水冲粪工艺基础中改进而来,相比传统的水冲粪工艺能节省一半以上的用水量,同时水泡粪的机械化操作,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水泡时间太长会在舍内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及猪和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由于水泡时间过久,单次排污量很大,后期处理起来难度大,需要有配套措施,同时猪粪中的固体物料肥效也因水泡时间长久而大大降低,不利于制作有机肥。

  沼气处理成小型猪场主要处理模式

  近年来,沼气发酵处理是猪场污染物的热门处理方法,国家也对此进行重点推广,并对部分猪场的沼气建设进行资金扶持,因此沼气池成了很多小型猪场建设中必备的粪污处理设施。

  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生成沼气的过程。沼气发酵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处理后残渣中有机物含量减少;第二,消化后残渣是一种气味很小的固体或流体,不吸引苍蝇或鼠类;第三,可产生清洁而方便的燃料甲烷;第四,发酵残渣可作为饲料。据悉,修建一个容积为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天投入相当于4头猪的粪便发酵原料,它所产的沼气就能解决一家3-4口人点灯、做饭的燃料问题。

  化尸池成病死猪处理的主流

  目前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主要有深埋、化尸池以及焚烧。

  100头以下母猪猪场一般会用深埋法来做无害化处理,深埋法即挖一个坑,视坑的大小来填埋数量不等的病死猪,操作方便,成本低,据了解,一般一头死猪的处理成本低于10元。但其不仅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不利于防疫。根据《病害动物和冰海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规定,掩埋地应远离水源地、河流等场所,同时掩埋前应对病害动物尸体实施焚烧处理,同时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

  对病死猪进行焚烧也是一种无害化的处理方法,以煤或油为燃料,在高温焚烧炉内将病死猪烧成灰烬,可以避免地下水以及土壤污染问题。

  据了解,目前化尸池已经成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主流,很多猪场都有配套的化尸池设备。这种处理方式较为彻底,处理完后只剩下无机物,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李焕烈秘书长曾表示,猪场粪尿污水处理工程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猪场应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达标排放是最基本的要求。

  《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鲍恒 许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