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回观中国,香港和上海是快节奏、高效率的代表城市。作为港口城市,两地受西方文化影响颇多;作为金融重地,在这两地生活的人都分秒必争、高速运转。但他们也并非只在乎物质享受,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紧跟世界步伐,高端艺术展、大型交响乐演出、名品鉴赏会……在这两地也广受欢迎。

  香港虽然是很小的地方,却聚集了很多不同的民族,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海纳百川,来自全中国的人都喜欢聚集在上海这个地方。在香港,你很难找到一个原住居民,大部份的人都是移民过来生活的。当初来香港的时候,他们喜欢按照省份聚集在一起生活,所以香港这弹丸之地也分成小福建区、小上海区和小潮州区等等。另外,在香港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有着很多不同的同乡会,为人熟知的有潮州商会、苏浙同乡会、上海总会等等。

  我妈妈原籍苏州,住在香港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可是她的广东话还是讲得不好,原因是她身边全都是上海人,就算生活在香港,他们还是习惯用上海话交谈,所以广东话就说得不好。其实在香港有很多上海人生活,而且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帮忙,互相照顾,平时吃饭也喜欢约在上海总会,那里的服务员也都是说上海话。

  由于中国的方言种类实在太多,所以就算大家都是中国人,往往也存在沟通上的困难,不同地方人的沟通习惯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当外国人想理解中国人的时候,就会存在很大的麻烦。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跟外国人打交道,我接触到的很多外国朋友都会跟我讨论这个话题,香港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需要找到容易理解的方法,为想进入中国的外国朋友解释中国的情况,最后,我想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明方式,让他们能够轻松理解这种状况。

  我跟他们说,其实欧洲和中国的面积是差不多大的,欧洲有43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政府和文化背景,而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虽然我们都被统一叫做中国人,但不同区域的人所面临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俗都大相径庭。当你能理解所有欧洲人不是同一类人,而是分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并且意识到他们都有很大的差异时,那你也能用同样的思维方式理解“不同的中国人”。

  所以在中国,当你想了解对方时,首先应该先问一下他的籍贯,这样你就会知道他究竟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的性格了。我用这个方法解释给外国朋友听,他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他们在中国会遇到这么大的沟通困难。现在,他们会努力地去研究各个地区的人都有些什么不同点,例如上海人喜欢吃甜而四川人喜欢吃辣,东北人性格直爽而江南人性格温和。

  想要了解某一地区的人的普遍性格,有个捷径,就是先了解这个地区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先拿欧洲的国家来说,提起德国,人们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严谨”,这和德国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都息息相关。德国是工业大国,工业的发达离不开对每个环节的周密计划和几乎零瑕疵的要求,这就塑造了德国人守时、纪律、勤勉的性格。社会学家马塞尔哈森说“德国人这种严谨的民族性格与自然条件有关”。德国纬度较高,光热不足,森林平原较多,他们时常要与寒冷和饥饿抗衡,于是形成了严肃、保守、自省、谨慎的性格特点。而法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浪漫”的代名词,其原因也是与文化背景不可分割的。作为文艺之国,许多浪漫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诞生于此,从而塑造了法国人优雅、休闲,崇尚精神富足的特质。

  回观中国,香港和上海是快节奏、高效率的代表城市。作为港口城市,两地受西方文化影响颇多;作为金融重地,在这两地生活的人都分秒必争、高速运转。但他们也并非只在乎物质享受,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紧跟世界步伐,高端艺术展、大型交响乐演出、名品鉴赏会……在这两地也广受欢迎。而在中国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例如四川、云南两省,慢节奏和休闲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早晨睡到自然醒,下班后朋友小聚小酌,饭后家人相伴到公园散步,生活就像一部用慢镜头播放的文艺电影。因此,中国各个城市的差异,便是因这些城市背景、节奏和定位而产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