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玻璃艺术的光影盛宴——“新潮”当代艺术玻璃展

  玻璃可以用来做什么?或许在我们的概念里,玻璃可以作为镜子,参照自身;可以作为屏障,抵挡外界的威胁;或许可以作为器皿、装饰,盛放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在西方世界,玻璃这种材质早已打破藩篱,以超脱的艺术形式呈现。

  9月15日至11月2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新潮”当代玻璃艺术展,八位世界顶尖玻璃艺术大师,102件惊世之作,为读者带来一场玻璃艺术的光影盛宴。展览摆脱玻璃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限制,打破传统造型与外观界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表现玻璃“匠人”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美国莫里斯被公认为全球最具天赋、最大胆的玻璃艺术家之一。他的玻璃已经超脱于惯常见世的形态,像水晶、骨片、陶瓷、木材,甚至皮革。莫里斯出生于临床解剖医学世家,以至于他的很多创意来源于人体结构和骨骼形态,令人惊叹。

  彼得·布雷莫斯

  (Peter Bremers)|荷兰彼得以窑铸雕塑闻名。对大自然的好奇,让他成为旅行者和艺术家。他用玻璃雕塑通过光照,呈现出蔚蓝的璀璨浩瀚星空。《冰山与其他》《峡谷与荒原》等系列作品,展示了冰山的壮丽和沙漠峡谷的不朽,更践行了他“取之于自然,还之于世界”的创作理念。

  卢西奥·布巴克(Lucio Bubacco)|意大利

  布巴克是艺术领域里的独特人物,出生于玻璃之岛慕拉诺,从小就对玻璃艺术感兴趣。他将威尼斯独特的拉丝热塑技艺推至巅峰,善于将精湛的技艺与叙事故事连接,描绘上帝、神、人之间的关系。作品有华丽的、戏剧的、悲喜的、庆祝的。

  瓦茨拉夫·席格勒

  (Vaclav Cigler)|捷克席格勒是“捷克玻璃运动”的倡导者,作品创作来源于哲学,善于用极简的方式表达柏拉图式的造型。他的作品每一块都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学,凭借光的反射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于此,“光学玻璃艺术”给艺术领域带来了深厚的影响。

  朱利叶斯·韦兰

  (Julius Weiland)|德国利用实验室玻璃试管创作是韦兰作品的标志。移动、弯曲、变形、排列的试管呈现出奇特而活泼的外观结构。同时光照又赋予他们生命,黑暗中作品折射的光像探照灯般明亮璀璨。《紫》《充满物质的空间》《摆动》等作品充满动感韵律。

  理查德·朱利(Richard Jolley)|美国朱利的作品有着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以人为核心,有时伴以花、鸟、叶,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画面。《新世界》中,男女站在两棵树前,同时又站在一个开满了鲜花的球体上,寓意新世界充满爱,其倒映在墙上的浪漫图景,令人向往。

  瓦茨拉夫·马查克(Vaclav Machac)|捷克

  初看马查克的作品,不觉得这竟然是玻璃,更像是玉石之类。他擅长于挖掘艺术家最常忽略的技术——在雕塑模型里吹制玻璃。他热衷于以马头为创作主题,作品不仅结合了美、和谐、自由与力量,更赋予了某种因失去而带来的痛苦情感。

  亚罗米尔·雷巴克

  (Jaromir Rybak)|捷克

  雷巴克的作品常来自于异次元,奇思妙想中幻化出不少怪物。鱼类张着有锋利牙齿的大嘴,长着大眼睛还有透明的鱼骨。鸟类则长着巨型的喙,奇怪的植物也因基因突变而叶子臃肿。通过作品,他以求揭露那些“完美虚假”表象背后“残酷并令人不快”的真相。

  编辑/ 李金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