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夏利退市危机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汽夏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5 16:38
如果一汽夏利无法在明年年底之前将业绩扭亏为盈的话,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品牌将面临退市危局。
10月27日晚,作为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夏利”)最为重要的战略转型产品,一汽夏利首款都市SUV骏派D60在北京万事达中心正式上市。发布会现场,媒体对这款车型的关注不自觉地与一汽夏利黯淡的未来联系起来。
就在此前两周,一汽夏利发布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称,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7亿至7.3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幅度达575%至635%。这意味着,从2013年净利润开始亏损计起,过去不到两年时间里,一汽夏利亏损12亿元。
作为开启中国普通家庭“汽车梦”的“国民车”,夏利小轿车曾连续18年夺得全国经济型轿车销量桂冠。而如今利润、销量均陷入连跌窘境,当年的奇迹创造者或面临退市风险。
“连亏王”面临退市
10月30日,一汽夏利正式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实现营收6.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42亿元,净利润为亏损6.9亿元,同期降幅达到599.87%。这是目前已发季报的上市车企中数据最差的一家。
针对亏损原因,一汽夏利表示,公司目前正处在产品结构调整转型期,受市场消费升级、部分城市限购、国家节油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型轿车市场出现负增长,公司的产销、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公司参股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产销量同比下降,导致向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
事实上,这一解释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一汽夏利的财报中。2013年,一汽夏利实现营业收入 56亿元,同比下降25.04%,营业利润-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下降1503.44%。该公司同样称是受到市场消费升级、 部分城市限购、国家节油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翻阅一汽夏利此前的财报,该公司净利润的崩塌之势一目了然:2010年,一汽夏利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亿元,2011年为1.09亿元,2012年为0.34亿元。到了2013年,一汽夏利开始变身“负翁”,全年亏损4.77亿元。
细究这些账面数字,这些并不好看的业绩其实还包含了一汽丰田的投资收益,以及政府的巨额补贴。以2013年为例,一汽夏利亏损4.77亿元,一汽丰田的投资收益9.73亿元,自主汽车事业亏损高达14.5亿元;此外,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政府补助“输血”,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将高达2422%。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合资“输血”与政府补贴,一汽夏利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除了利润暴跌,一汽夏利的汽车销量也遭遇连跌态势。上半年,该公司夏利系列和威系列共实现销量37301辆,与去年同期的71526辆相比,下滑48%。其中,夏利系列前6个月实现销量30437辆,与去年同期的52883辆相比,下滑42%;威系列实现销量6864辆,与去年同期的18643辆相比,下滑幅度达到63%。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亏损,就会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则将被强制退市。这意味着如果一汽夏利无法在明年年底之前将业绩扭亏为盈的话,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品牌将面临退市危局。
“国民车”的跌落
夏利前身是天津市微型汽车厂。该厂第一款红色两厢夏利于1986年问世,从此,夏利轿车开始风靡全国,“走街串巷黄大发、天安门前红夏利”即是当年真实的写照。
上世纪90年代,夏利年产15万台轿车、20万台发动机,连续18年登上全国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的宝座,超越当时的桑塔纳、富康等品牌,成为国内轿车的龙头老大。
1997年,公司改制成立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两年后成功登陆深交所。
2000年前后,夏利在全国出租车市场的份额超过40%,在北京更高达70%以上,当时能坐着夏利出租车在京城大街小巷穿行的,也算得上是先富起来的人了。不仅如此,夏利还开启了普通中国人的“汽车梦”,许多人平生买下的第一辆车就是天津夏利。可以说,夏利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国民车”。
在1999年销量突破10万辆之后,2000年之后的夏利销量突然一蹶不振,这一年,急于在自主上有所作为的一汽重组了天汽,成为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案。天汽将所持有的天津汽车夏利公司84.97%股份中的60%转让给一汽,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正式成为一汽的子公司。
天汽与一汽合并最初是基于市场互补的考虑。一汽在中型车、商用车领域风生水起,在小型车领域却是一片空白,当时的天汽则是国内小型车的领军者。舆论认为,这次重组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由此,处境艰难的天津夏利将获得重生的机会。天汽集团董事长张世堂在签字仪式上宣称这是“强强联合”,然而夏利轿车在“天一重组”后的日子变得日益艰难起来。
从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黄金发展十年”。 然而重组后的一汽夏利并没有抓住发展的好时机,而是把自己定位为“经济型小车”生产基地,产品推新速度慢,难以跟上时代节拍。因此,“国民轿车”的荣耀也成了昨日黄花。
对于夏利没落的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指出,天汽在“天一重组”中不过充当了一汽和丰田牵手的媒介。通过“天一重组”,一汽顺利实现与丰田的合资,还拥有了经济型轿车品牌,并于2004年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百万辆的汽车企业。
“大股东不断从中吸金,而没有对其进行投入和支持,才造成了夏利今天业务板块的萎缩。现在老本吃完了,业绩也就下降、亏损了。”贾新光认为,现在一汽股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发展“嫡系”的奔腾和红旗品牌,因此,未来夏利的前途堪忧,“它的产品日渐边缘化,品牌也在边缘化,未来几年如果没有新的投入,市场会自动将其抛弃。”
多管齐下求翻身
虽然主业陷入困境,但自7月以来,一汽夏利的股价却大幅上扬。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对一汽整体上市的强烈期盼,是推动一汽夏利在股市走红的主要原因。日前,一汽-大众股比调整方案日渐明晰,这被资本市场解读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障碍已被顺利解决,上市进程或将进入快车道。然而,一汽夏利连续两年亏损或将拖累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进程。因此,业界认为,一汽必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一汽夏利直接退市风险。
“从春节开始算起,许宪平总经理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已经三度造访天津一汽,足见集团领导对公司运营情况的关心。”天津一汽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党仁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强调道。
一汽确实在行动,其中第一招就是对高层进行“大换血”。今年4月1日,一汽夏利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张鸿儒为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聘任田聪明为公司总经理;经田聪明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定聘任金叙龙为公司副总经理。
翻看田聪明的履历,其在天津一汽任职期间也曾临危受命:在天津一汽重组初期,田聪明带领企业完成“金字塔式”的产品战略布局,使彼时产品销售不佳的天津一汽重获新生,销量逐年攀升。后来,田聪明加入一汽丰田。在他带领下的一汽丰田交出了一份年度同比增长12%的成绩单。此次田聪明的回归也被认为是担任了“救火队长”角色。
然而,对于田聪明及其团队而言,扭转一汽夏利巨亏局面决非易事。有观察者指出,一汽夏利管理层面对的问题确实很多,然而夏利产品的销量若没有改观,即使公司不会放弃夏利品牌,但是市场不认可,品牌的生存危机依旧很大。
为此,一汽集团为一汽夏利开出的解决方案是: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品牌形象。其中,骏派品牌的推出及骏派D60产品的上市就被认为是承载了一汽夏利的“翻身”梦想。
在骏派D60上市发布会现场,一汽夏利总经理田聪明向外界表达了一汽夏利的全部诚意。他表示,为了保障骏派D60成功,天津一汽几乎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其中,研发上,一汽集团罕见地为天津一汽打造骏派给予了技术支持;在生产上,全新的华利工厂,仿照丰田的管理模式而造;在零部件配套上,博世、电装、大陆、爱信四大国际知名供应商,均被纳入到骏派的零部件体系中。
据悉,骏派D60拥有1.5L和1.8L两种排量7款车型,其售价从6.49万至9.99万元,比预售价7万至12万元有小幅下调。一汽夏利选择这个价格区间的SUV作为其新品牌骏派旗下的首款产品,被认为与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SUV是中国车市中最火爆的细分市场,自2010年起已连续多年年均增幅超过两成,远远高于乘用车市场不足10%的增幅。其中,7-9万元的SUV细分市场又多被自主品牌热销车型占据。党仁也曾透露之所以选择SUV作为骏派品牌的首款产品,正是看重了这片蓝海的发展前景。
然而有分析指出,SUV市场进入相对高速发展的时期,骏派D60的推出是顺应大势的好动作。只是,夏利的改变太慢了,因为骏派D60所处的细分市场,从去年开始已经从蓝海变成红海。据不完全统计,除第一批上市的翼搏和昂科拉外,今年还有近20款小型SUV密集上市,包括东风标致2008、广汽本田缤智和北京现代ix25等。这些合资产品,在品牌和产品优势外,价格也下探至10万元区间。因此,骏派D60到底能否赢得市场还是个未知数。
此外,一汽夏利高层人士还透露,明年为有效提振销量,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其中新款夏利N7将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推出1.0L手动挡车型;新款夏利N5将推出自动挡车型,以丰富现有的产品阵容。而骏派品牌在推出D60后,明年还将上马一款新品A级轿车。党仁表示,“明年骏派车型规划销量为6万辆,月销将超 5000辆,相当于承担起今年75%的销售任务。”
对一汽夏利来说,如今已经站在生死关口。发布新品牌、推出新产品、更换新团队……这一切改变都是在实现“自我救赎”。至于结果如何,那只能由市场来给出答案。
文| 《小康·财智》记者 温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