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票看估值 小股票讲故事

  本轮反弹行情从7月22日起步,当时上证指数仅在2050点附近,截至12月3日,盘中创出2824点的新高,短短91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高达38%。

  特别是从上周开始,市场“二八”分化现象明显,在券商、银行等大蓝筹股票的带动下,上证指数狂飙,直接从2400点一口气站上了2700点,同期创业板走势要逊色得多。

  可以说,目前主导行情是大市值股票,其主要集中在上证50成分股,其共同特征是行业的龙头或具代表性的企业,其业绩优良,同时价值存在低估。

  从以往市场来看,大市值股票不受重视,主要在于其股票盘子大,推动价格上涨需要的资金量大;另一方面,大市值股虽然业绩稳定,但成长性显得不足,因此其虽然估值较低,但价格上涨缓慢,对以资本利得为主要获利目的投资者来讲,缺乏吸引力。但从近期资金层面来看,特别是沪港通开通之后,A股市场资金日渐充裕,再加上融资余额的暴增,使得股市资金十分充沛,而近期创下的7000多亿的成交纪录足已见证。在此背景下,大市值股票被彻底激活。

  另一方面,小市值股票虽然在此期间表现不像大市值股票那样抢眼,但创业板指数也创出历史新高,足以证明其中仍存在机会。不过,对于小市值股票而言,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估值已经不便宜,66倍的平均市盈率显得有些高处不胜寒。

  券商股涨幅最为耀眼

  A股市场上的“二八行情”中的“二”所指的是蓝筹股;“八”代表的则是除蓝筹股外的其他股票。近期上升行情的主线是大市值股票,表现出突出的“二八”现象。

  首先从分类指数的涨幅来看,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至12月2日,上证指数涨幅12%,上证50表现最好,上涨幅度达到15%。其50只成分股中,仅有三安光电一只在此期间实现负收益,其他全部收益为正,涨幅排在前10位的股票除东方明珠一只外,其他均为券商和银行个股。

  同时,从申万行业二级分类来看,亦是大蓝筹个股集中的板块。其中,证券行业以38%涨幅雄居榜首;排在其后的分别为保险、航空运输、水务和银行,其涨幅均超过20%。(见表1)

  同时,在此期间,股价涨幅超过50%的个股达到22只(见表2)。光大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只券商股上榜。这些个股中,除宁波精达一只总股本低于1亿股外,其他股本均高于1亿股。

  大股票看估值

  大市值股票近期如此凌厉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价值低估、资金充沛等促成了近期大股票的涨势汹涌。

  首先,从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来看,截至11月16日,其平均市盈率为7.57倍,不仅低于创业板平均60倍的市盈率,也低于中小板平均37倍的市盈率,同时还低于A股平均13倍的市盈率。

  上证50指数反映的是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其股票多具有突出的盈利能力、良好的成长性,以及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分红与股息收益能力等特点,其主要股票构成为蓝筹股。

  本次涨幅靠前的券商、保险、银行股的估值也都相对较低。截至11月16日收盘,申万行业划分中,银行平均市盈率仅4.93倍,是所有行业市盈率最低的。非银金融的平均市盈率也只有18.5倍,远低于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动辄超50倍的市盈率。

  另外,从市净率的角度看,也能很好的说明本轮带有估值修复的大涨行情。

  银行估值从2010年开始回落,主要原因是2010年之后市场担忧四万亿产生的不良贷风险,2010年之后银行股估值一路下跌,银行股PE从16回落至最低4.7,PB跌至1之下。目前银行板块整体TTM市盈率为5.6,而港股银行TTM市盈率为8-9倍,A股银行板块估值仍相对较低。

  从基本面上来看,支持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理由包括不良贷风险可控,银行资产风险降低;流动性改善;基建投资减速,地产基本面改善,银行信贷风险不会进一步恶化;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安邦举牌民生银行,以及银行推行员工持股、银行发行优先股等事件因素驱动估值修复。

  同时,我们也看到,地产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10年以来地产板块也经历了类似的估值回落过程。2010年为了限制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各项限制措施出台,政策利空压制地产行业估值,地产板块PE从2010年20倍回落至最低10倍,目前地产行业整体PE约16倍,相对于行业历史均值(17-20倍)仍然较低,行业龙头万科相对于H股价格12.98仍折价13%。地产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政策放松,流动性改善的基础背景同样有利于地产板块估值修复过程延续。

  相关数据显示,除银行、地产外,钢铁、采掘、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市净值在本轮行情启动前,也都处于低位。因此,这次板块都有估值修复的要求。

  从以往市场来看,大股票往往多为机构配置,其活跃程度远不及小股票,同时在一轮上涨行情中,其涨幅也远低于小股票,但为何最近这段时间,大股票突然爆发?我们认为,除低估值外,资金层面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1月17日沪港通车以来,截止目前已有两周多时间,“南冷北热”仍是常态,相比港股通,国际资本显然对A股更加青睐。沪股通为A股注入了400多亿的新鲜血液,同时,A股近期迸发出来的赚钱效应,也刺激QFII、FQFII等境外资本加速流入国内资本市场,而这些新进资金都为炒作大盘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融资余额一路飙升。相关数据显示,上交所融资余额自10月30日开始从4400亿元一路上升到11月28日的5290亿元。虽然深交所融资余额不及上证所,但也达到近3000亿元。两市融资余额合计达8189亿元,与年初的3474亿元相比,已经不至翻倍。有分析人士表示,这轮股市上涨最大的来源就是融资交易。

  此外,随着行情的转暖,开户的股民也明显增多,11月17日至23日,两市新增开户数为23.36万户,并连续六周突破20万户。新股民的加入也对助推本轮行情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我们看到,近期资金纷纷出击大市值股票,短期内造成其股价的快速上涨,市场情绪亢奋,有的股票以涨停报收,短期内的大幅上涨使人看到以前在小盘股上炒作的影子。有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实际上是在寻找市场的不均衡,即发掘市场中相对低估的东西,一个低估被发现后资金就会不断涌入,价格不断被抬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其先前作为买入的理由逐渐丧失,低估也变成合理,进而高估,在此情况下资金又会寻找新的不平衡,并形成市场热点的轮动。

  经过这本轮波澜壮阔的上涨后,上证5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已从此前的7.57倍增加到8.67倍,估值得到一定的提升。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金融、地产板块大涨之后,短期可以关注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弹性较强的板块,如有色、煤炭等。

  小股票讲故事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就在上证指数不断刷新新高的时候,代表小股票的创业板指数在不知不觉中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本轮行情中,涨幅最大的创业板股票是新开源,该股区间涨幅高达102%,成功实现翻倍。此外,还有4只股票涨幅超过50%,分别为同花顺、九强生物、赢时胜和东方国信。与大股票在此期间有22只股票涨幅超过五成相比,创业板个股的表现则要逊色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大热的手游概念、影视股等已不再热门行列,取而代之的热门股要么有重大收购、要么属于业绩好。记者发现,近期涨幅可观的同花顺、赢时胜、东方国信等股票其主业都与金融行业息息相关,可谓是这轮反弹行情的双重受益者。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创业板股票平均估值已达到65倍,而在创出历史新高的12月3日收盘,其平均市盈率上升至66倍。远高于主板平均水平。因此,若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考虑,选择主板的股票会比创业板的安全得多。

  但是,创业板一直不乏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在上演,也正是在这些迷人故事的预期下,不少股票才有着彪悍的涨势。

  我们认为,未来创业板仍将是聚集着若干新故事的板块,目前可以预期的故事包括高送转、并购重组,以及一些受益于政策密集发布的板块。投资者需要做的是,仔细甄别这些故事,以找到最适合的投资标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