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银行业:走出去才有未来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韩国,金融协会,服务
  • 发布时间:2014-12-15 08:53

  据《韩国经济》2014年10月30日报道,韩国授信金融协会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韩国银行卡使用金额达147.17万亿韩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6.3%。其中,信用卡使用金额为117.26万亿韩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3.3%(3.8万亿韩元);checkcard使用金额为29.4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0.5%(5万亿韩元)

  新韩银行的标准普尔和穆迪的信用评级分别为A-和A3。2003年新韩银行在美国纽约证券市场上市,包括韩国在内,该银行在全球共设立分行1000多家,拥有职员14000多名。拥有9个国家23个海外分行及法人机构。1994年,新韩银行首先在天津设立了分行,为中国国内的韩国企业及侨民提供优质服务。2008年5月12日,该银行以中国企业及公民为对象,为了扩大业务范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北京设立了新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目前,该银行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天津分行、上海分行、青岛分行、北京分行、无锡分行、长沙分行和深圳分行等,下辖天津滨海支行、奥城支行,上海浦东支行、虹桥支行,青岛城阳支行和北京顺义支行、望京支行等。

  韩国新韩银行(Shinhan Bank)1897年在韩国首尔成立,是新韩金融集团全资控股的银行,它是韩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韩国银行业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临的新调整

  虽然现阶段韩国银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错,但是其盈利模式却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从银行价值实现的流程来看,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发展规模、利率水平、业务结构、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因素。但从国内情况看,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资本监管持续加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趋势影响下,韩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弊端已逐渐显现。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革新,韩国银行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些银行传统的业务和功能正在弱化甚至可能被替代,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新的发展环境和市场格局下,以新韩银行为代表的韩国银行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银行功能的变化源于客户需求的变化。长期来看,客户对银行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功能的依赖度在降低,而对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提升。针对这种需求的变化,韩国银行业可能要做出3个方面的调整:

  升级技术手段,改进客户体验,优化传统的支付功能。特别是加快移动支付和网络银行的发展,在满足客户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促进网点转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这方面,目前国内银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谁能把握先机谁就能抢占新的市场份额。

  调整客户和产品定位,发挥信用中介功能。特别是要充分发挥银行的渠道优势、信息优势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快中小企业和零售业务的发展,批量开发和经营客户。同时,加强与电商等中介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网络贷款,重点是提高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摸索出成熟的信用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式,快速形成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

  加强综合化金融服务优势,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银行和客户价值。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正在出现交叉、合作乃至竞争的态势,银行综合化经营成为趋势。一般民众都相信,银行是最值得信赖的金融机构,因此未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能整合在银行综合平台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甚至是兼并收购的方式,在核心功能基础上扩展自身的边界。

  总体来看,银行单一的货币经营职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要,银行功能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未来的金融服务模式可能延伸拓展为“1+N”模式,“1”代表的是传统的“存贷汇”商业银行业务,而“N”代表的是与金融市场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投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移动支付+网络银行+……”的业务组合,其核心是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寻求多元化的业务收入和降低经营成本。

  当然,在特定的金融功能范围内,银行的组织形式依然是多种类型并存的。不同类型的银行,其禀赋优势和发展定位是不同的。从组织形式来看,金融控股公司、银行系控股公司、专业型银行是主要形式;从经营范围来看,主要包括社区银行、地区银行、全国性银行、全球性银行等主要类型。

  未来,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本方向是建立“低资本消耗、低成本扩张、高风险溢价、高综合收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低资本消耗强调的是资本的稀缺性,要求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消费信贷、交易金融业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来提高资本效率,适当增加经营杠杆来提高回报水平。

  低成本扩张强调的是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进步,银行通过发展移动支付、网络金融的新兴业务来批量开发和经营客户,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来提高收益水平。

  高风险溢价强调的是为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银行大力拓展小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等业务,通过提高定价水平来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高综合收益强调的是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要求银行加强业务协同和交叉销售,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来提高客户综合回报。

  总体来看,这种集约型盈利模式强调的是结构调整,通过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来支撑银行战略转型。转型的重点包括: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客户结构转变;业务结构向对公业务与零售业务协调发展的结构转变;资产结构向资本利用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转变;负债结构向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协调发展转变;收入结构向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调发展转变。

  未来的新模式

  对于外资银行来说,要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必须适应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可能包括3种模式:

  传统型银行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对公业务、零售业务及中间业务。其中,对公业务方向是要积极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业崛起、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两岸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对公业务机会,重点发展投资银行、资产托管、金融市场、跨境融资结算、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业务。中小企业客户是重要的目标客户群体。零售业务重点发展消费信贷、个人经营贷、理财、私人银行、移动支付、保管箱、代理贵金属、书籍和高档商品销售等业务。除了中高端个人客户以外,女性客户、老龄客户、跨境客户和年轻消费型客户都是未来零售业务的目标群体。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综合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这是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发挥的是金融服务功能。从组织形式来看,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信誉和渠道优势代理各类金融服务是综合经营的初始形态,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系控股公司将是发展方向。从盈利模式来看,银行追求的是综合经营产生的协同效应带来的范围经济优势,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收益。但是,综合经营也是有边界的,适度的综合经营可以提高资本回报率并降低整体风险,但盲目的混业扩张将可能遭受更大的风险冲击,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银行综合经营寻求的是一定风险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其核心是资本、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稳健经营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银行资产仍然是主体。

  网络金融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相比,网络金融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和全新的商业模式。除了之前提到的移动支付和网络贷款以外,网络金融还可能孕育出“云银行服务”新模式。目前,云计算已经引领各行业的业务模式创新,我们可以把商业银行基于云计算创造的业务模式成为“云银行服务”。这种服务对国内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产生企业数据新服务。未来的社会将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可能出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需求,需要银行提供数据托管、代理报表、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大量信息服务,而银行由于具备高信誉度和很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通过“云银行服务”实现这种功能。同时,数据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掌握数据就占据了经营的制高点。由于庞大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群体,中国的银行每天几乎要处理全世界最大量的交易数据。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并用于决策支持,能够给银行带来新的机会。

  其次,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以企业数据服务为基础,银行可以围绕客户的关键业务和财务活动,获得企业所在行业的经验和专长。从而,银行可以为同类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业务处理和数据服务支持,便于深度洞察客户潜在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将使得银行能向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增加了客户的依存度,提升了客户的价值贡献。比如,银行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云端的从采购到支付的全流程处理支持,实现客户的业务流程和银行的支付结算、信贷支持、现金管理等全流程配套服务。

  最后,改善客户体验。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已被客户广泛使用,尽管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程度已经提高,但受限于便携性和体积的要求,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快速提高。云计算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短板,通过将存储和计算从移动通信终端转移到云计算的服务器,能够迅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正是基于云银行服务,客户可以用手机实现多渠道信息共享、银行流程交互和验证,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地获取金融服务。甚至于银行可以利用云标准化与自主服务的特点,将某些原本需要银行完成的业务流程交由客户完成,移动支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此外,“云银行服务”还可能改变传统银行的营销模式、协同模式和风险管控模式,并且随着行业合作的深化,未来的应用领域和范围还可能进一步延伸。

  总体来看,通过在传统商业银行基础上的不断拓展和创新,未来银行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其功能定位、盈利模式、业务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是商业银行根据新的市场资源和经营环境做出的重要突破。

  目前,中韩两国银行业交流合作日益深化。2013年9月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与韩国银行业联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了2013年中韩银行业发展论坛,主题为“中韩银行业海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来自两国监管机构、银行及银行业协会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期间,中国银行业协会与韩国银行业联合会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双边合作,促进两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方国家的发展,从而满足双边贸易增长对金融服务支持的需求,推动两国银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双方同意发布共同声明。内容包括:双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两国政府开展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包括有关银行业的谈判,为两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方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双方向两国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以尽早完成谈判并实施中韩自贸协定。

  双方将扩大双边合作,积极拓展两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领域,如促进双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方国家的分支机构加入当地银行业协会、为两国企业海外合作协议及联合投资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本刊特约撰稿人 文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