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虾产业梳理,产业链问题显露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广西,虾产业
  • 发布时间:2015-02-02 15:45

  广西对虾产业发展2014年学术年会于11月27日隆重召开,广西对虾产业联盟主席、对虾产业分会会长韦锡健表示,今年的对虾年会召开的环境不同过去,2014年对虾养殖业疾病猖獗,EMS等病至今未能解决,广西沿海一带又遭受两场台风的破坏,今年的养虾成功率低。他希望通过这次年会,能够做到行业年终总结和推动行业发展、拿出解决对策三大主要方面,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来推动对虾产业的发展。

  会上获悉,广西对虾养殖面积及需求量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却由于工业、房地产业的影响,全区养殖面积已经出现小幅度缩减,目前约为31.2万亩,产量约22万吨。广西水产科学研究员副院长陈晓汉总结了2014年广西对虾产业的发展情况,目前全区已有规模育苗场166家,育苗水体13.93万m3;连片开发、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达15家;水产加工企业103家,年总加工能力33万吨。

  对虾养殖的高回报率吸引了众多社会流散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大量的浙江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浙江人在广西的对虾养殖的面积大约为10万亩,在广西养殖总面积的3成以上,他们的养殖规模主要10-100亩之间,养殖模式大部分为土塘。“浙江人蜂拥进入广西对虾养殖市场,导致年租金由原来每亩300-500元上涨到2000-3000元。本地东家也看不清塘租的行情,只愿意短期出租虾塘,租期一般为3-5年,投资者惧怕投资收不回,不愿投入资金改造虾塘,这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养殖基地难以形成。”陈晓汉说。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肖珊就广西对虾产业发展情况发表看法,他认为全区年产虾苗约200亿尾,数量上能满足全区30万亩虾塘养殖生产的需求,但正面临良种缺乏、优质虾苗繁育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境况。因此,肖珊建议扶持良种生产并加强苗种生产管理,应该制定一系列对良种生产的倾斜优惠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广西对虾协会常务副会长庞德彬就困扰对虾养殖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做了分析,建议通过少施肥来控制养殖水体蓝绿藻的生长;发现倒藻应该及时排污,加注新水;经常抽查对虾的吃食情况和巡视虾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出现对虾EMS病等。(郭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