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斤“蟹王”养成之路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蟹王,蟹塘
  • 发布时间:2015-02-03 12:58

  夺得“蟹王”称号的吴有达在兴化有60亩蟹塘,虽今年大闸蟹价格遭遇腰斩,但吴有达的亩效益达到6000元以上,坚持养大规格,保证大闸蟹品质是他看好的养蟹致富之路。

  11月30日,在江苏兴化举行的第二届“澳华杯”蟹王蟹后争霸赛上,养殖户吴有达凭借自己养的525g重的公蟹夺得了“蟹王”称号。会议现场,参会的养殖户和饲料经销商对这个近1.1斤的“蟹王”是如何养出来的很感兴趣,当时吴有达只是进行了简单分享,为了一探究竟,笔者跟随吴有达来到了养殖现场。

  兴化苗易出“蟹王”

  吴有达60亩蟹塘位于江苏兴化永丰开发区。众所周知,兴化大闸蟹养殖面积近40万亩,永丰和安丰两个紧邻的小镇是兴化大闸蟹养殖的“最高地”,这里有全国两大大闸蟹交易市场,是大闸蟹养殖技术最高点和市场交易集散地,“蟹王”出在此处也就不足为怪了!

  初冬的蟹塘上寒风呼啸,养殖户们却正在忙着挖环沟、清蟹塘,准备明年2月份放扣蟹苗。交流中,吴有达告诉笔者,今年他的蟹塘放养的是本地培育出的扣蟹苗,约750-800只/亩,成活率在7成左右,因本地培育的蟹苗比外地来的蟹苗成活率高,容易养出大规格,所以兴化螃蟹养殖多用本地苗;套养品种方面,不像其他地方的养殖户套养青虾或龙虾等,吴有达的蟹塘只套养鳜鱼10尾/亩,他认为套养青虾等会增加饲料投喂量,增加成本,同时还会影响螃蟹生长和规格。此外,螺蛳是蟹塘不可缺少的生物,每年须投放约500斤/亩,可在后期为大闸蟹提供天然饵料。

  分阶段巧投喂

  兴化永丰大闸蟹养殖饲料投喂分为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扣蟹苗下塘后到第一次脱壳之前,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要投喂点冰杂鱼;第二阶段是螃蟹第一次脱壳到第四次脱壳之间,全程投喂高档大闸蟹配合饲料(蛋白含量40%以上);第三个阶段是第四次脱壳以后,在投喂颗粒饲料的同时,投喂1个月左右的冰杂鱼,主要目的是催肥,另外还要投喂一点玉米,当地养殖户称为“荤素搭配”,很多人认为后期投喂玉米可以保膏。总体来讲,正常情况下每亩塘投喂200斤配合饲料、80-100斤冰杂鱼和几斤玉米。

  今年,吴有达养殖的大闸蟹规格比较大,母蟹平均规格在3两/只以上,公蟹在5两/只以上,亩产达到160斤/亩以上。在今年螃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吴有达的大闸蟹销售价格平均在50元/斤左右,投入成本在3000元/亩左右,亩效益达到了6000元以上。

  好效益原因分析

  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益、养出1斤多的大闸蟹,吴有达分析原因主要有:首先是兴化水土适合大闸蟹养殖;其次是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良好水质,水质的具体要求是放苗前水要保持一定的肥度,防止青苔生长,在水草长起来以后,水质一定要清澈见底、非常清爽,这样有利于水草和大闸蟹的生长,大闸蟹基本不会发病,才能养出大蟹,提高亩产量;再者养殖密度不能高,他认为750-800只/亩的放养密度最合适;第四是水草的管理,放苗面前在环沟中栽种伊乐藻,清明前后在中间塘面上种水韭菜(苦草),水草维护主要是要保持水质清爽,水浑伊乐藻很容易死亡;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饲料对大闸蟹规格和后期催膏有很大影响,吴有达坚持全程使用高档饲料,明年还计划使用更高档的饲料”。

  除了以上几个关键点外,吴有达的蟹塘喂料食路非常多,从而保证了投料均匀,同时根据吃料情况及时调节投喂量。另外,日常保证水质良好,且高温季节及时改底、调水,保证塘底环境良好。

  今年大闸蟹价格遭遇腰斩,在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吴有达却非常自信自己养螃蟹肯定不会亏本,并能够赚钱:“无论行情怎么样,我们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大规格螃蟹肯定比小规格有价格优势,所以我还是坚持养大规格,保证大闸蟹品质,肯定能赚钱。”

  文/本刊撰稿人 孙华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