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脆肉鲩养殖模式简介及投喂分析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脆肉鲩,养殖,底层鱼
  • 发布时间:2015-02-03 12:16

  脆肉鲩养殖具有投资高、风险小、收益相对较高的特点,但近两年脆肉鲩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在9.3元/斤波动,养殖亩效益减少,平均收入约为3000元/亩。

  中山市东升镇作为“中国脆肉鲩之乡”,具有20多年的脆肉鲩养殖历史,养殖规模在1万亩左右,约占东升池塘养殖总面积的35%,已成为当地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2007年以来,东升镇通过举办每年一度的脆肉鲩美食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前往品尝,扩大了脆肉鲩成品市场,推动了脆肉鲩养殖。

  一、脆肉鲩养殖成本及效益核算

  脆肉鲩养殖具有投资高、风险小、收益相对较高的特点,但近两年脆肉鲩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在9.3元/斤波动,养殖亩效益减少,平均收入约为3000元/亩。

  从养殖角度分析,影响脆肉鲩收益的关键点主要包括脆肉鲩产量、配养鱼产量和饵料系数三个方面:脆肉鲩产量和饵料系数直接与年大鱼斤数相关;配养鱼产量主要由大头和底层鱼(大鲫鱼、小鲫鱼和鲮鱼)产量组成,大头产量相对较稳定,底层鱼产量差异较大,主要与成活率和大鱼规格相关。

  据2013年干塘数据分析,脆肉鲩养殖亩投入28000元左右,其中饲料占比41.5%,蚕豆占比15.7%,苗种投入占比26.4%,塘租、药品、水电和人工等合计占比16.4%,如图1。

  养殖效益以东升镇坦背村海大集团优秀养殖户苏老板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如表1),全年共投资725882元,平均亩投入25030元,平均亩利润6381元,总利润185049元,投资回报率25.5%,养殖效益较好。

  在2013年脆肉鲩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苏老板仍能保持25.5%的投资回报率,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1)市场行情把握较好,鱼骨差价利润高。脆肉鲩养殖中鱼骨(编者注:鱼骨是当地养殖户对买进鱼种的通俗叫法)的差价是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13年行情,鱼骨5.5元/斤,卖出价格9.3元/斤计算,鱼骨所产生的利润为:Y=(9.3-5.5)×5300×6.3×99%=125613元;

  (2)杂鱼产量高,效益好。苏老板2013年杂鱼产量达到1068斤/亩,共收入199500元,平均亩收入6879元;

  (3)全年投喂节奏清晰,脆肉鲩料比低(5.36),条鱼增重达8斤/尾。苏老板全年投喂节奏清晰,海大珠峰2612与065浮沉搭配投喂,同时配合鱼虾混养料投喂底层鱼,月有效投喂天数平均达到25天。

  二、主流养殖模式

  据2013年数据调查显示(如图2),脆肉鲩鱼种的放养规格从3斤到8斤不等,主要规格集中在5-7斤,其中5-6斤占比37%,6-7斤占比39%,7斤以上的占比11%左右。同时,放养规格会随着市场鱼种的供应及鱼种价格而变化。

  表2显示的的是东升脆肉鲩主流养殖模式,一般草鱼的放养密度为150-230尾/亩,年初放苗,规格5-7斤居多。配养鱼以大头、鲫鱼和鲮鱼为主,大头的放养密度为40-50尾/亩,规格为1-2斤;鲮鱼放养密度差异较大,500-900尾/亩不等,规格多为1-2两;近两年,鲫鱼放养密度有增加趋势,大规格鲫鱼(0.3-0.4斤/尾)放养密度从400-1500尾/亩不等,小规格鲫鱼(7-8朝)的放养密度为500-2400尾/亩不等,年底规格可达到0.3-0.4两左右,部分起捕上市,部分作为下一年养殖的鱼种。在近两年脆肉鲩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配养鱼的收入成为该养殖模式下盈利的关键点,可能决定全年的养殖效益。

  三、全年投喂节奏

  脆肉鲩养殖过程中的投喂管理关系到全年的养殖效益,在不同水温下,大草鱼摄食强度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养殖阶段饲料档次和投喂量差异较大。结合市场优质户养殖经验,将脆肉鲩养殖的投喂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养殖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投喂方式(如表3)。

  1、冬季保膘期

  在脆肉鲩的养殖过程中,部分客户会存在越冬投喂的问题,主要包括年前放苗的客户和年底脆肉鲩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客户。冬季投喂,多数客户习惯以小麦投喂为主,小麦煮熟后定点投喂,投喂量较少,主要是防止草鱼掉膘,一般每天投喂1-2包,每天一餐。在中山地区,一般从12月份开始,投喂至次年3月中旬(水温20℃左右)。

  2、投喂蚕豆前

  (1)逐渐上量期

  从3月下旬开始,大部分客户逐渐减少小麦投喂量,开始加大饲料投喂量,此时水温达到20℃以上。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饲料投喂量逐渐增加,但受限于天气及寄生虫病的影响,增幅有限,平均投喂量为1.6两/尾鱼(波动范围1.0-1.8),每天投喂2餐,阶段投喂量为9.6斤/尾鱼。优质客户投喂较稳定,每天的投喂量波动不大,月有效投喂天数可达25天以上,而普通客户日投喂量差异较大,遇天气异常时,很少投喂或停料。

  (2)大量投喂期

  从5月下旬开始至6月底,脆肉鲩养殖进入投喂高峰期,日平均投喂量达到2.1两/尾鱼(波动范围1.5-2.7),阶段投喂量约为8.0斤/尾鱼,月有效投喂天数达到25天以上。

  3、脆化期

  脆肉鲩脆化期间一般需要95-110天不等,在蚕豆投喂期间,日投喂量控制在1.5-1.8两/尾左右。蚕豆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根据脆化规格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养殖户根据预估上市规格的大小决定投喂量的大小,一般脆肉鲩上市规格与蚕豆投喂量在数值上一致,即1斤脆肉鲩需投喂1斤蚕豆才能达到较好的脆化效果。

  4、投喂蚕豆后

  (1)投喂高峰期

  脆肉鲩脆化后一般从10月份开始投喂饲料,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0月份是全年日投喂量最高的阶段,一般每尾鱼平均日投喂量达到2.2两/尾(波动范围1.7-2.4),每天投喂3餐,月有效投喂天数可达27天,阶段投喂量6.0斤。11月份与10月份相比,投喂量略有下降,平均日投喂有1.7两/尾(波动范围1.4-2.0),与4月份投喂量相近,有效投喂天数达27天,阶段投喂量4.6斤。

  (2)投喂下降期

  进入12月份后,脆肉鲩日投喂量显著下降,平均日投喂1.1两/尾(波动范围0.7-1.5),有效投喂天数31天,阶段投喂量3.4斤。1月份大部分客户投喂量较少,接近卖鱼,日平均投喂量0.82斤/尾,阶段投喂量1.6斤左右。

  整个投喂过程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投喂过程中根据天气及鱼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

  (2)鱼发病期间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

  (3)通过增加浮料的投喂比例可以提高摄食率,同时对降低饵料系数有较大意义,建议浮料与沉料1:1搭配投喂,并根据底层鱼放养量适当调整搭配比例。

  文/海大集团养殖技术研发部 饶海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