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翘嘴鳜腹水病的诊治分析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腹水病,养殖户
  • 发布时间:2015-02-03 09:55

  本文对一例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翘嘴鳜腹水病进行诊断分析后开具治疗方案,并进行总结分析,可供养殖户参考。

  6月,笔者接到江苏省扬州一养殖户关于其养殖的翘嘴鳜出现腹水病的报告后,经现场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对该病进行了准确诊断,并对病因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发病塘口水面共10亩,水深1.5米。2014年6月11日,该养殖户在塘边发现翘嘴鳜腹部膨大并出现死亡,随后几天翘嘴鳜持续死亡,而且死亡数量不断增加。虽然使用了强氯精、聚维酮碘等消毒药物,但未见好转。由于对该病的病原不清楚,因而果断进行了问诊。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肉眼检查:典型患病翘嘴鳜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腹部膨大。

  解剖检查:病鱼腹部充满腹水,肝脏变黄。

  实验室检查:取病鱼病灶组织液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杆状细菌。经分离纯化、致病性分析和ARIS2X生理生化鉴定,进一步证实为霍乱弧菌。故该病应为霍乱弧菌感染所致。

  三、药敏分析

  采用纸片法分析了该病原性霍乱弧菌的药物敏感性。该病原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链霉素高度敏感,对磺胺甲基异噁唑、新霉素中度敏感。故选用性价比较高的诺氟沙星作为防治该病的药物。

  四、治疗方案

  根据以上诊断与药敏分析,笔者给养殖户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马上使用诺氟沙星,以1克每公斤鱼体重的剂量与鱼糜拌匀后投喂,连续投喂5-7天,同时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15公斤/亩,并开启增氧机3个小时以上。按照该方案仅一个疗程,病鱼即痊愈。

  五、小结与讨论

  1、该病的发生一是由于翘嘴鳜养殖密度高,残饵、排泄物增多,长期累积造成水质、底质变坏,导致致病性霍乱弧菌滋生,产生各种毒素。

  二是翘嘴鳜作为肉食性鱼类,长期食用具有质量安全隐患的冰鲜鱼饲料导致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经大量霍乱弧菌侵袭而诱发腹水病。

  2、6-9月为细菌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期间要做好细菌病的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保持水质稳定并选用营养全面、新鲜度好的鲜活鱼饲料,保证翘嘴鳜的均衡营养。

  3、养殖户在疾病发生早期,要尽快问诊,根据病因合理用药,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

  文/上海海洋大学泗洪水产类人才创新创新实训基地 曹海鹏 李怡 张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