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汽车,还是要舒适?

  衣食住行乃生活中关键领域。轿车进入百姓家中,在“行”的方面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这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但从两则没什么直接关联的新闻来看,我们可能要面临“要么汽车、要么舒适”的两难选择。

  第一则新闻:就在2015年元月下旬,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公布了2014年上海综合交通运行年报。年报显示,上海交通拥堵状况快速恶化;年报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上海将加强对外地牌照的管理,以缓解拥堵。

  年报一出,引发各方议论。市民们的各种言论在网络空间里形成了“拥挤踩踏”的局面。有车、无车的市民形成观点相左的两派;沪牌、外牌市民水火不容;有车位、无车位的各不相让;市区、郊区的难以调和。难怪有人这样说:牌照政策撕裂了社群!就连白领的办公室也因为牌照观点而形成激烈冲突的不同派系,午餐时间往往变成了辩论时段。

  作为一名目前无车、也暂时不考虑买车的人士,我本人尚能够中立、冷静地看待各方言论。这则新闻所引发的热议,反映出的是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有了轿车,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是必然的,但与此同时,汽车多到这个城市难以容纳的地步,汽车带来的就必然是苦痛烦忧。有车有沪牌的,操心着停车、操心着擦碰、操心着禁行限行标志;越是遇到拥堵,他们就越是不满于外牌车辆占用高架路资源。毕竟自己多掏了十几倍的牌照费用,一看到路上的外牌车辆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建交委官员提及“牌照只是一种资格,不能继承”,以及市井传闻“政府可能设定牌照使用期限”等说法时,车主们更是操心自己手中沪牌的市场价值。上了外地牌照的市民,原本还能够侥幸捡了便宜(损失的只是高峰时段的高架道路通行权),但是看到新闻报道里面对外地牌照限行的风声骤紧,不免忧心忡忡。想去拍一块沪牌,又担心大半年也不一定拍得到,拍到了还要考虑怎么处理手头上的这部车。

  汽车,似乎不等于舒适生活。至少不全是舒心。

  第二则新闻,说是某企业家舍弃百万年薪,逃遁避世,在西安附近的终南山里隐居。此君住茅庐草棚,种白菜地瓜,吃粗茶淡饭,就着青灯读古卷,终年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能够成为新闻,首先是因为事件的反常性。“百万年薪”为很多人所向往,人们理所当然把这样的经济收入与便捷舒适的现代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而隐居者却自甘“一夜回到解放前”,着实匪夷所思。

  能够成为新闻,也可能因为这样的个别事例能够传达出这个时代的某些普遍性的变化。在这则新闻的页面上,也有好几个相关链接。点击之后,我发现隐居的还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这些年来,终南山上形成了一个隐居群体,隐居时间有短有长;身份有白领、也有高知;经济条件则以富裕人士为多。再考察了一下,发现这种现象在两三年前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此事必有蹊跷!初步推测:这样的生活方式所包藏的生活观念得到了某种认同。这类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反映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观、舒适观的变化。一些人已经意识到: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横向地看,体现类似观念的生活方式,还有素食主义、禅修灵修、茶道香道……我身边的朋友里面,就有一位时不时就斋戒辟谷的,还有另一位喜好打坐参禅。每当手机、微信、QQ、电子邮件统统联系不上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正忙着摆脱一切忙碌。新闻里的隐居者我并不相识,记者的记述是否真切我也很难判断。但是身边多年的朋友我还是知根知底的。他们并非异类,并非厌倦了舒适生活。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为了享受舒适--享受“真正”的舒适生活。

  其实对于何为“舒适”,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理解。关键的分歧在于:现代科技是否等同于舒适生活?在汽车这个话题上,就是对汽车与舒适生活的关系。

  对照了两则新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鲜明可见。汽车与舒适生活的关系似乎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这种认识,应该是管理汽车社会的前提。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