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墨变成科技范儿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水墨,科技,作品
  • 发布时间:2015-04-01 09:54

  您想不想知道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您想不想拿起苹果手机就能亲身体验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艺术作品?这不是天方夜谭,请用您的苹果手机或者iPad下载一个名为“幻镜拍拍”的App,按照本文操作过程,就可以神奇地看到该作品的动态创作影像。

  当今社会,科技和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艺术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代艺术,其与科技的结合由来已久,在各种新媒体艺术展上,众艺术家变身技术控,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大显身手,然而,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当代水墨却鲜少有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案例。9月5日,由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在北京圣之空间举办的“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展”上,出现了一个水墨与科技结合的案例,那是厦门艺术家吴少英的一件互动装置作品,让年轻观众们倍感新奇,玩得不亦乐乎。

  水墨or新媒体艺术?

  吴少英的这件作品第一次把先进的新媒体AR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艺术领域,将水墨艺术延伸到当下的对人们影响最深的社交虚拟媒介当中。所谓增强现实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将一些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增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吴少英的这件作品是一个互动装置,挂在墙上的部分是一个传统的卷轴,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内容并不是用传统的水墨技法绘制而成,而是吴少英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水墨实验,在玻璃上先后倒上墨、水和黄色颜料,让三者互相碰撞、渗透,然后取最终的画面作为母本,喷绘在绢上。观众只需要用iPad或者iPhone手机下载一个名为幻镜拍拍的APP应用,启动APP后,把屏幕对准墙上的图像(本杂志的图片也可以),屏幕中就会显示作品的动态创作过程。

  有人质疑,为什么在一个水墨展览中展出这样的类似新媒体艺术的作品,质疑作品是否属于水墨范畴,也许放到新媒体艺术展览中会更合适。其实,策展人赵力和陈琳认为展览不应该以画种和媒介去区分,水墨也属于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而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与科技结合,两者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更何况吴少英作品中本身是含有浓郁的东方精神和水墨意境。所以,吴少英的作品可以参加水墨展览,同样也可以参加新媒体艺术的展览。

  赵力从继承传统的角度分析,当代水墨应该和传统发生关系,但是发生关系的方式不应该是死板、形式主义的笔墨相承,而是应该通过观念、精神等方式获取一种价值观。吴少英除了作品中来自传统文人画的水墨精神和意境外,还通过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中已经存在,因为中国传统绘画创作原本就存在很强的虚拟性和记忆性。当然,赵力相信,科技对于水墨的创作来说也只是一个媒介,绝对不可能成为艺术价值的全部。

  水墨与科技结合存在难度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存在两个难点:其一是技术难度,科技是非常理性、严谨的,不能出现丝毫差错,而艺术家是感性的,双方的合作方式一般是艺术家提供大致的方案,然后由科技圈的人落实,但是隔行如隔山,双方的沟通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且找到合适的技术和条件要靠机缘,很多艺术家不知道该找哪些人、哪些机构来合作完成创作;其二,新媒体需要强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创作成本相对比较大,导致很多艺术家的想法搁浅。

  其实,吴少英在实践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这样的难题。早在2005年接触新媒体艺术的时候,吴少英就希望可以把科学技术用在自己的作品上,把感性水墨与理性科技结合起来,并希望能通过这些好玩的技术,把年轻人吸引到水墨艺术中。这8年来,她一直在寻觅,苦于很多结合方式已经被别人做过了,很难突破。今年年初,上海的一家科技公司研发了增强现实技术,看到这个技术的时候吴少英很开心,因为终于有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于是,在与该公司一起努力研究了三个月后,她终于呈现了这件作品。

  当然,结合的过程同样是艰难的。考虑到观众举着ipad会比较累,APP演示的时长一度从15分钟缩减到1分钟,最终减到45秒钟,并且加入了一些音乐。虽然演示时间只有45秒,但是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前期需要尽量跟技术人员沟通,然后吴少英把视频做好,交给工程师,并一起去做修改,花费了非常大的精力才把影像写进程序,这个技术是第一次被用在艺术上,着实来之不易。吴少英现在在考虑下一件作品怎么做,很多技术很好玩,她希望能很好地利用它们。

  新技术推广艺术

  在展览现场,吴少英发现很多年轻人玩得很开心,因为年轻人对科学技术的接受度比较高,会玩iPad和iPhone这些科技产品,也很享受虚拟现实。陈琳认为,吴少英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把握很精妙,作品仍然是视觉艺术创作,艺术感更强烈,即便是被这种有意思的互动效果吸引来的年轻人,在玩之余也会欣赏到水墨的流动性和意韵,感受到其中的水墨精神,从而对艺术也有所体会。而这正是吴少英尝试与科技结合的初衷,展览现场,年轻人的表现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策展人赵力非常赞赏吴少英的这种表达方式,并称之为科学经验。20世纪以来,不乏艺术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创作,比如照相机、摄像机、互联网等。他认为吴少英长期探索水墨与科技结合,会使水墨更宽泛,更有表达力,甚至是有未来性,富有当代艺术的内涵和强烈的视觉性,充满创新和时代精神。技术美学理论认为技术本身拥有美感,所以,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出现了很多围绕着机械、技术的新艺术创作形式。比如,现在风靡全球的光效应艺术,用霓虹灯管做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再比如很多艺术家用互联网的形式去创作,英国某位艺术家用苹果手机的绘图软件进行创作,然后发给画廊,由画廊打印出来进行销售。如果买断并得到艺术家的授权,就可以无限次打印。这种新技术无疑是普及推广艺术的一个良方。还有一些艺术家的创作是通过互联网反商业,比如通过无限下载的方式,把艺术的授权平分给所有粉丝,每一个粉丝虽然不能独立拥有这个作品,但是他们拥有下载、分享的权利,改变了艺术作为有钱人的收藏品或者是投资品的认知,变成了平民艺术。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概念,包括了艺术家的创造力、社会责任,甚至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呈现,高科技是真正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的方式,用得好的话是普惠,所以赵力非常赞成这种方式,希望吴少英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虽然存在难度,但其实艺术家与科学家的这种结合是两情相悦的,因为科学圈希望能够借助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来寻找灵感,而艺术家因为在作品中加入了科技成分而存在了更多可能性,更吸引人。而且,这种互动艺术让观众站在和作者平等的位置上,摆脱了被说教的角色,因为如果观众不参与,这个作品就是不成立的,只有观众参与进来,才会发生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对于作品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当然,两者的结合也存在一些诟病,比如,新媒体艺术家只是把科技当做一个工具,并没有去考虑这个工具本身在当下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不过,术业有专攻,这些应该交给研究者去考虑。

  文:王金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