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震——沈也当代艺术方式之阐释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艺术,新媒体,策展人
  • 发布时间:2015-04-01 13:15

  沈也现生活工作于中国上海,任教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任教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1996年至今,他十多年的艺术历程经历了装置艺、新媒体、行为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沈也进入了许多重要策展人的视野,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展览。由于他长期居住在福建本土,以观念艺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其艺术内在的逻辑生成了作品自身的面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就视觉艺术而言,我把它的当代性看成是一个发现和反思中国问题,并重构中国形象的特殊历史时期。当然,在这一总体基调或起点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观念、方法和路径。我以“共震”为主题作为沈也这次艺术个展的关键词,并用它来阐释和分析沈也十几年来创作艺术作品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强调沈也在当代艺术格局中独特的艺术观念和方法。

  自1996年以观念性的装置参加“单称陈述:福州当代艺术展”之后沈也就一直以装置和多媒材结合,以及行为的方式讨论艺术和社会问题。对架上艺术的放弃和对装置多媒材的兴趣,说明沈也关注的不是传统艺术语言已有的惯性力量和审美习性。尽管说,就艺术“范式”而言,沈也仍然在杜尚开创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方向上探索,但这一事仍然不能掩盖如下的意义,那就是观念性的装置艺术,在中国当代社会情境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的针对性。在此我想说的是,对于沈也来说,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方式,并非只是个人的艺术兴趣,他还包含着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问题的思考。

  如前所述,中国艺术的当代性表现在对中国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形象的重建上。不过沈也的艺术更侧重前者,即以艺术的方式反思和表达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在十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沈也从早期的《存在》、《饮食文化》、《解冻》关注中国教育、饮食文化等问题,到后来的《午夜》、《快捷方式》、《危险关系》、《逻辑》、《水之祸》、《格》、《从1843年爽到2003年》、《都市流行》、《!》、《麻》等作品,针对的是中国都市的问题,如都市化后的人类生态、人际关系、一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等;而《无法选择—婚宴》、《中国式方法》、《明天会更好》等作品,则与中国文化中的仪式在当代社会中所承载的复杂功能和意义有关。

  在我看来,沈也不仅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重要社会问题,而且能以艺术的智慧对它们进行观念和语言的转换,出人意料而又准确有效地表达它们的意义。究其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沈也善于在一个给予或想象的艺术或生活空间,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一个开放而又自律的语义场,在这个语义场中,沈也根据问题选择的物体、媒介等对象,通过重新组合和装配,或行为展示的方式,使其具有了自我生产和繁殖意义的能量;同时,在这一语义场中,语义因相互关联而自发地产生陌生化的“共震”艺术效果。

  原始的意义既有鲜活的优点,也有明确的限制,这意味着,怎样把握对象的原始意义及其确定性与向艺术转换的可能性和多义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并让这些对象在新的语义场中的意义得到新生,但又不失去与生活中的原始意义的联系,从而使作品既能在内部产生“共震”的艺术力量,又能在与接受者的交流中产生“共震”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对他的艺术智慧的挑战。我以为,沈也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早已摆脱了早期用生活中的物体直译观念和社会、文化问题的阶段,而形成了他创作观念性的装置和行为艺术的独特方式。即在把生活中的对象、媒材和行为转换为艺术的过程中,他通过挪用、重组、改写、象征、隐喻和转喻等方法,使其原始意义与新的语义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又丰富。如在《麻》、《撞台》等作品中。沈也把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和娱乐,变成了对人在当下的尴尬处境,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而在《口岸》这一作品中,口岸被转换为与口岸的实际形象无关的人的口型和牙齿,以及与海相关的切鱼用的刀子。在这一语意转换中,沈也突出了口岸与海边人们的生活,如人与动物、人与饮食之间相关的意义,这样就既突现了展览主题“舶——厦门港”的中心观念,同时又表明了沈也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福建沿海的人对厦门港口的体验和理解。其实进入21世纪之后,沈也的艺术方式已越来越成熟和独特。换句话说。沈也已能很好地处理显示、观念和表达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它表现为社会现实能上升为超越现实又针对现实的观念,观念则能渗透在表达的媒材、形态和组合方式之中。

  沈也的“共震”艺术方式的当代性,从根本上说表现为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的“共震”,这也就是说,沈也作品内部语义的“共震”与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共震”是紧密相关的,这也是沈也艺术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虽说这是沈也所有艺术作品的一般特征,但也更为明确地体现在他依据特定时空的社会和文化性所创作的作品上,如2007年参加上海多伦美术馆主办的“威海路696——上海当代艺术的文化特征创作的。沈也在谈到这一作品的意义时说:“作品用一种会鸣叫的虫(蝈蝈),放置在多伦美术馆展厅内各角落。多伦美术馆地处的这条街,‘五四’时期因众多名家聚集成为了‘名人街’,作品想通过虫子的鸣叫来‘预祝威海路696——上海当代艺术状态&开放工作室联展’‘一鸣惊人’,与名人街共鸣。”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之后,沈也创作的这类作品越来越多,如参加2006上海双年展“超设计”的作品《超戒》,就选择了上海美术馆的主体建筑——钟楼为创作元素。沈也依据“超设计”的观念,就地取材、缩小、复制,并改变材料及其用途的艺术方式,是《超戒》这一作品能与上海双年展及其众多文化意义“共震”的关键。

  沈也属于那种思考型的艺术家,这使他的“共震”艺术方式带有几分优雅的书卷气息,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他的艺术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像古钟,其声音能像杜甫在《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一诗中描绘的那样“晨钟云外湿”。

  文:邹跃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