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美术馆怎么做?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美术馆,博物馆,新挑战
  • 发布时间:2015-04-01 13:26

  [人物]杨劲松: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

  潘力: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馆长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馆长

  所有的高等美术学院都在思考21世纪中国和世界开始新的交流时,如何有自己的一些新举措,这些举措不仅仅停留在思想性的描述上,更多的是思考在大学、在美术学院的环境里,能够为新思想的滋长和自身成长提供新的土壤,毫无疑问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大学工作的新工作与新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馆长蔡劲松对大学博物馆有很多的研究,并出版相关刊物,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也成绩斐然,备受关注;杨劲松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这几年的工作也开展得非常热烈,目前也正在建立一个博物馆群。

  围绕当前大学美术馆如何工作的话题,这三位馆长也有着不同的思考总结。

  杨劲松:突破固有思维局限

  围绕这个话题的理论很多,我直接从我们的案例入手,我们刚刚做了一个“1∶1计划”,初衷是想联合各个大学共同面对当下的艺术教育话题。这个展览计划蹉跎了一年,我觉得这个展览可以引出很多话题,我们遭遇的问题是大学美术馆体制和美术馆本身是大学的教育辅助还是知识生产者?以及美术馆如何成为知识生产的场地?虽然这个场地好像是有的,但是却因为社会与大学固有体制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些工作没那么容易做。

  大学教育的主题是青年,这是一个绝对的命题,但是面对这个命题的态度、角度以及方法却是完全不同的,这个绝对命题里包含几个范畴,也就是青年的未来基础知识是什么?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美术馆是一个尴尬的角色,我们学校也在努力改变这种状态,我们有一腔热血想把青年循规蹈矩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力。

  当前社会的思想状态是碎片化的,这是大学美术馆所遭遇的最为为难的状况。我们组织“1∶1计划”是为了让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学生能够在将自己在读书及创作时遇到的问题与两所美院的老师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学生却基本上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能力捕捉老师的创作转折点,他们更关心的是作品的技术性以及分析老师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当然可能也因为参加展览的老师与艺术家的特点和影响力不同,分解了学生的关注点。但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话题分类并举办研讨会的时候,学生们仍然无法面对这样的交流方式,我觉得可能我们的模式是错的。学生无形之中形成了老师与学生的主从关系的潜意识。我们发现最近30年来,艺术家对技术的分析远远超过对文化的分析,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也讲到当前美术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认知观的打造和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如果在大学美术馆教育中看不到真实与虚假的关系,我们便无法面对真正的敌人或者解决自己的问题。美术馆以前是大学的教育辅助单位,当前大学中的美术馆、图书馆、实验室成为大学教育的新模式,但是美术馆作为教辅的身份使我们在汇聚、归类、典藏的关系中扮演被动的角色,我们无法主动出击,所以现在的分类是过去时,但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却是当下和未来时。

  当前的大学美术教育有70%是固化的教学内容,20%是因为教改而正在形成的内容,10%是各授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兴趣进行的拓宽实验和跨领域尝试。前两类主要靠体制红利和政府支持工作,第三类主要靠企业和国内外的基金会以及政府的宽松政策维持运作。这就是美术馆当前进行主动实践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架构。

  我们曾经做过大量的调查,当前在北京漂泊的年轻艺术家都曾经是美术院校的尖子生,他们曾经在大学里获得过金银铜奖无数,但是他们一毕业就处于失业的状况,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是美术馆出了问题?还是大学出了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上文提到的知识构成、大学体制、美术馆职能等等,造成青年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以及判断力和价值观的缺失。青年学生已经意识到技巧的娴熟已经不再是美院的优势,如果仍然挪用知识技术,中国的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有崭新的伟大作品出现,不可能为社会输出创造和发明。

  另外,当前艺术生产的流通传播方式已经不再是之前自给自足的模式,在以前,院校的老师抗争不过体制的力量,便会宣称自己“为艺术而艺术”,而当前这种逃避的方式因为艺术流通模式的变化而在产生变化。大学美术馆、策展人、赞助人、管理商、画廊、批评家这些艺术生产的要素环节已经丰富和完善,而新的思维与话语方式也逐渐形成,如果这时的大学美术馆不能只再批判制度的欠缺和仰仗现有的优势红利,大学美术馆也不会像社会中的基金会那样注重商业回报率,因此它是可以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是我们在认识和操作上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这就使得我们大学美术馆面对市场与社会时出现巨大的落差。

  我们做的“1∶1计划”其实踉踉跄跄,我们面对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容易快速解决,我希望大学艺术教育尽快摆脱被动模式以适应新的艺术生态环境,希望提供艺术交流试验平台,鼓励专业态度,锻炼人们的精神。

  潘力:未来的大学精神

  作为传媒博物馆讨论美术馆有点跨界,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之中扮演同样的角色。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大学精神与未来。

  什么是大学精神?它是我们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理想与理念,是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灵魂所在。这种精神在大学生存发展中起到了引领、激励、凝聚作用,是人类创作力最为宝贵的财富。

  我想从四点阐述未来的大学精神:凸显人文关怀,彰显科学理性,加强文化自觉,强调开放包容。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对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价值。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修正人的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大学认识自己的社会职责,更重要的是大学需要形成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最广泛意义的塑造发展。这也促使大学充分完善人格教育。

  科学理性实际上是执着的探索精神,强调对真理的超越和创新。现代科学的目标也是探寻真理。追求人文社会科学的至真至善至美,更是大学人的精神品质,特别是在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具有意义。

  第三,在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理性的批判精神。大学是知识思想理性精神的延伸,是现代社会理性批判精神的前沿阵地,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经说过:

  “大学是世界之光,不应随波逐流”,这既是大学本质的显现也是社会价值灵魂,不仅关乎大学的命运,也关乎人类的命运。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开放和包容,实际上未来的大学精神更应该强调开放和包容,因为大学是具有高度自我调试能力的组织,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正是因为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才使得我们大学不断获取或更新大学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蔡元培先生吸收借鉴的是欧美优秀的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推动了中国的伟大进步。而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知识爆炸、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全球化迅速发展,这要求大学必须具有开放精神。

  我们认为中国大学必须推动向社会的开放,以便于吸收来自大学外部的信息和资源,取得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并通过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保护大学的生命与灵魂。我一直做传媒研究,我认为现在的美术馆、博物馆应该走出自娱自乐的状态,我觉得美术馆是进行有效传播的渠道,我们可以将现在的理论探讨扩展为全国性探讨并与媒体进行合作,掀起全国的创意热潮,把美术界的创意思想传承并传播出去。引领未来大学的繁荣和发展。

  蔡劲松:科学与人文互通

  我是来自理工高校的从业人员,我的职务不仅仅在艺术馆,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不仅仅是跨界,甚至有一些越界,但是这样的交流互动非常有意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近几年我们非常重视人文艺术学科的发展,建立了新媒体与艺术学院,虽然我们的主题学科与优势是航空航天,但是我们最近越来越觉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人才培育与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文和艺术文化的建设,大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播非常重要,我们先后改扩建航空航天博物馆,新建北航音乐厅,我们也推荐了一些艺术家展览。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以新的活动方式更有效地进行大学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例如2012年的作家艺术家计划,在吸收借鉴港台的相关经验后,我们的这项计划请来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对理科生进行相关培训,一个月之后,学生们也能创作出相当出色艺术作品,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

  我认为这都传达了科学精神与人文艺术互动,对人才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学精神的未来我有三点思考:

  首先要以建设性的姿态探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讨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公众对大学发展的关注,大学当然应该受到公众关注,因为这里不仅是高素质教育的摇篮,更是文化高地和精神标杆。但关键在于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以怎样的心态来探讨大学精神。大学的本质问题关系到大学精神层面与创新发展的社会性、制度性以及文化性问题。现代大学在中国刚刚度过100年历程,人们对大学的认知距离大学体系化的构建还有巨大差距,社会转型对大学的办学产生巨大冲击,社会对大学的热议也脱离了理性的轨道。现代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是个体之中富有生命的滋长。所以,现在从大学文化创新的视角审视大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大学博物馆是大学精神的特殊气质与韵味之体现,作为承担特殊使命的创新型社会的组织,大学是客观的存在,但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其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文化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应该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价值品格和精神纽带,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核,是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呈现一所大学独特气质韵味和价值规范的核心。大学精神的诠释与塑造,传承与认同对于每一所大学都非常重要,它渗透在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也通过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给予生动呈现。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大学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形象,是大学精神气质与韵味集中的体现。大学博物馆的建立与大学的文化创造,学科优势和文物标本资料等实物藏品为前提的,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也是高校向社会展示的文明橱窗。

  无论是珍藏研究展览还是公共教育活动,只要进入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体系和范畴,就等同于上升到一种大学文化的范式,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经常是多维度多渠道的应用有形的展品在大学的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深层次地呈现出来,成为校园中启蒙思想、启迪智慧和启发心灵的知识传播的结合体,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拥有什么藏品,或者拥有什么样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文化传播之中做了什么。当前我们国家的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需要进一步厘清文化定位,始终坚守文化性、教育性和公益性价值的目标,将文化育人和公共服务作为大学博物馆的核心属性和要求,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适应未来的目标和经营管理的模式,以有效保障大学博物馆科学有序的发展,比如说在坚持满足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开放的程度将文化育人、文化传播和公共服务作为内在发展的要求,比如说在保持馆藏经典和文化的水准的前提下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提升公众获取展品信息的能力,比如说开展各种协作和学术活动,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提升大学品牌的影响力。

  无论是国家文化部门还是大学决策层,都应当从顶层和外部提高对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建设发展的重视,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自身也应该通过观念更新,通过视野拓展和管理探索,特别通过创新博物馆组织架构,破解现有体制的局限性。

  第三,大学精神重在塑造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其实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力量的推动,从时间维度和文化学的角度把文化机遇当做推动性的力量,大学在它的数百年发展的历程中把文化的内生性与科学人文历史等等范畴紧密相连,透过大学博物馆美术馆这样的文化机构架起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雅斯贝尔斯也说过任何一座大学都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观念:学问的传授,科学学术的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但是在全球化,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背景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也在发生急剧变革,大学面对这样的变化能不能始终传承和弘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能否坚守大学之道不动摇,能否坚持大学理想不离弃,在文化的传承中把握核心使命,作为大学的博物馆、美术馆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保持一致,在文化的保存、创造和文化育人中提升自己的文化价值尤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我看来,塑造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应该成为大学文化框架中,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反映大学气质的重要文化形态,当下的大学精神,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尤其需要人文艺术的滋养,人文艺术代表着人类对社会自然生命的理性认知和情感的依托,或者人文艺术是应对于人们现实生存所需,物质生产的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产,或者说是审美化的竞争信仰,每一个人都天然地携带着人文的基因,对它的开发将使生命更加完整。

  文:胡兆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