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构生产看广州当代艺术发展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机构,广州,艺术
  • 发布时间:2015-04-01 13:43

  中国当代艺术的概貌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窥见,一是国家性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推广,它的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公共文化属性;二是藏家、画廊一干体系在审视当代艺术时所做出的选择,这无疑会携带与生俱来的资本化倾向;三是游离于前两者之间,自主的、个体的自发性艺术机构。美术史告诉我们,一些非主流的艺术机构或群体,往往会生发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这三者在艺术发展史中各自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却缺一不可。其中民间艺术机构的力量尚且处于“低产”阶段。这里所谓生产即是随着依托于机构的艺术创作、展览实践而获得的知识的产生。机构作为游离于美术馆与民间的中介,其艺术生产的力量有时直接决定了当代艺术的前瞻性。

  从青年艺术生态看机构在当代艺术中的生产力量

  正如西方自主艺术机构的生成一样,国内散落艺术群体的形成同样受惠于资本的出场。从早期的缘影会、博尔赫斯书店到维他命艺术空间,再到现今围绕学院周围的艺术小片区、员村红专厂、小洲村村落及广东当代艺术中心、黄边站等自发性的艺术机构,不难看出,广州民间的艺术力量都在循序渐进地生长着。但如实来看,广州的民营艺术机构无论从规模、影响力还是活跃度上依旧没有北京、上海等城市来得激烈,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机构群落,也没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起到广泛或突出的影响,更较少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艺术活动中。这与民营艺术机构基础薄弱、资源有限,以及学术定位不强等综合因素有关。因此,整合民间艺术机构、扶持青年当代艺术家与推动广东当代艺术密不可分。基于以上考虑,广东美术馆策划了此次展览——“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从机构出发,展现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其目的是在于让新生的、民间的艺术力量与国家美术馆发生关系,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广州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同时,从美术馆自身来说,对实验性、原初性的艺术创作进行抽样研究,进一步考察广州当代艺术生态的样貌,也是充分发挥美术馆研究职能和健全美术馆学术体系的有效途径。

  由于时间等各方面客观原因,此次展览只抽样选择了学院、小洲村、黄边站、广东当代艺术中心等为出发点进行艺术生态考察。虽然我们落足点主要在广州范围,但艺术不分地域,当代艺术的自发性与流动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在我们所选择的机构和艺术家中,有些是从外地甚至其他国家来到广州,有些是已经在其他城市或国家落足发展的本土艺术家,还包括一些游走型的艺术家。艺术家的多重身份,决定了此次展览具有广阔的辐射性。所以此次展览不仅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广东当代艺术生态样貌,同时也是管窥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生态切面。此外,展览中我们将目光定位在青年群体,并非一个年龄段的概念,而是一个标志,即新生的、实验性且活跃性的代表。广东美术馆愿意为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艺术家提供平台和支持。不仅是对青年艺术创作价值的肯定,也希望借此改善资源聚集化的现象,并引导健康有序的当代艺术生态,从而保证广东持续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化零为整,从五个单元窥见当代艺术发展面貌

  广东美术馆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曾拟定多个展览主题对当代艺术进行探讨、研究与呈现。而此次展览从青年艺术生态考察入手,通过抽样、观察、分析、参与等方法,勾勒出广州当代艺术的生态地图。我们以艺术机构为始发点,依托其生发的艺术群落具有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通过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展现出相对全面、真实的广州当代艺术生态面貌,从而映射出位于全球化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应于机构与展览区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学院超链接”(由胡斌策划)、“黄边时间”(由李耀团队策划)、“在小洲:你想/你能干点啥?——2015小洲艺术生态抽样调查报告”(由胡震策划)、“转换”(由李冠宇团队策划),以及(由wx团队策划的)“游走于虚实之间”。

  在“学院超链接”部分中,以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其他高校和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为着眼点来勾勒学院以及因学院而起的艺术群落。“当代”作为一种思潮并不与学院割席而立,学院虽然秉有传承传统的任务,因此导致生产的艺术知识相对体制化、规范化,但随着当代艺术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发展,当代艺术作为创作理念和价值理念已在方方面面融入到学院之中。回顾历史,无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端的成名艺术家,或者是“00后”崛起的艺术新秀,大多都出自于学院。此次参加展览的学院艺术家,在面对潮流迭起的当代艺术圈时,他们源于学院的历史传承给予自身不同于其他机构对于社会现实的审视角度。他们用具有差异化的视觉表达,讲述着自身生活状态与生存经验,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具有学院气质的青年一代的艺术理想与精神诉求。

  展览的第二部分为“黄边时间”,是以时间为线索,用静态的文献、录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对黄边站成立以来的实践和运转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黄边站作为民间艺术机构与广东美术馆的主题核心不同,所承担的公众教育与研究职能也相对较少,所以它可以更为自由随性地与艺术直接互通,换言之,它的存在可以让当代艺术在民间活跃起来。同时,也不会因为过分强调学术的教化功能而失去朝气。毋庸置疑,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正需要这些民间机构的努力。

  “转换”作为广东当代艺术中心的单元主题,重点着力于进驻在广州的艺术家。工作室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场域,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它的存在与集结都在一步步地参与到当代艺术的发生模式之中。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并逐渐形成所谓的艺术区或者画家村,艺术家创作也逐渐从个体艺术行为转向集体艺术行为。广东当代艺术中心的成立不仅给艺术家提供了创作场地,也让在此的艺术家集结起来,共同经历和验证艺术发展的风起云涌,其间便有了沟通与互设。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另一方面随着商业与市场的进驻,艺术工作室也渐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性质。因此,在资本、市场合谋下的艺术家工作基地,同时面临着各种希望与危机,对这一部分青年艺术家生态的展现组成了艺术生态面貌的重要部分。

  不同于前三部分的抽样方式,在“在小洲:你想/你能干点啥?——2015小洲艺术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中,采取艺术作品配以艺术家采访的方式,通过对长期居留在广州小洲村的青年艺术家和相关机构负责人的采访,呈现小洲村独特的艺术生态。对于甚嚣尘上的艺术圈而言,小洲村尚算得上是一方净土,但目前小洲也与早期纯粹且朴实的民风有所转变,由于多少受制于商业的泥潭,偶尔也呈现出混杂疲惫之态。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这一单元直接展现了在淳朴与商业的碰撞下,小洲村青年艺术家的抉择与应对。

  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是由wx团队策划的“游走在虚实之间”,与其说这一单元从属于展览的第五个部分,不如说它是整个展览的贯穿路线,整合着各个单元以及展览空间。“艺术生态地图”这一贯穿整个美术馆的地图,标识出了不同艺术机构群体的地理位置,让此次展览各个独立的单元在时间与空间上有了合理的、序列性的依托。除此之外,这一单元还包括“记录光”和“光合作用生态项目”,终其主旨,都是让展览各单元集结成有关联的因子,并在同一频道,发出各自的声音。这便成就了真实且直观的青年艺术生态全貌。

  知识生产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众所周知,知识生产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但如果仅依靠单一艺术模式所生产的文化知识,必然导致文化体系的单一性与片面性,而各民间艺术机构的生产将多元化的丰富知识系统的构架。从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中,中国当代艺术若想寻求发展首先要认识自我,即从本土文化发展入手,而本土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对本土青年艺术家的扶持。此时广东美术馆,也要在当代和前卫艺术面前表态,即帮助本土艺术家发出真实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美术馆将成为操纵民间机构的力量,而是共同努力,是对话与共享的关系。与此同时,广东美术馆将持续关注广州艺术生态的变化,并随之策划相应的展览对接与学术研讨,从而真实、全面地探讨广州本土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与本质。

  文:罗一平 图:广东美术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