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的未来之路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艺术市场,电商交易,趋势
  • 发布时间:2015-04-01 13:57

  2014年艺术品市场究竟该何去何从?2015年开局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新问题,什么样的新机遇,有哪些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影响了什么?电商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等等鹊起是否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结构和业态结构?四位一线拍卖行业老总为您分析。

  温桂华 苏富比拍卖北京负责人

  温桂华:艺术市场的多元化

  我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多元艺术、立体收藏、广泛参与展开讨论。讨论的是艺术品市场经营的多元化。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的主力军,其多元化极具代表性,而且是时代的产物,或者可以说整个艺术品市场自我繁衍和调整下的缩影。

  第一,艺术创作的多元化。

  艺术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的产品,艺术家作为艺术产品的创作者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异常紧密的关联,在当下互联网信息时代,海量元素被敏锐的艺术家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油彩、水墨、新材料、多种媒介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饱满多样。这些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听觉上折射出艺术家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历史、美学甚至科技等不同领域的思考,自我价值系统的表达,而且越发具有国际性,缩短了艺术家与世界的距离。

  第二,社会认同的多元化。

  当下有一个很好的接受艺术的社会环境,无论是经典的延续还是新锐艺术家培育的认知空间,各种艺术机构如画廊、艺博会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新的增长点。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纷纷迎来了画廊的热潮,而画廊的数量、规模、发展也带动了艺术区的成型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莫干山艺术区,在北京、上海艺术区规模上也呈现了外延拓展的趋势。北京在城市东北方向的望京、来广营、大山子、酒仙桥形成以798为主的艺术区,涵盖草场地艺术区、环铁艺术区等。除了以上描述的特征外北京、上海越来越多成为海外画廊的竟技场,从2005年开始海外画廊的数量逐渐增多,从资本的来源包括亚洲、欧美各个方向,从国家来源看韩国画廊在中国的数量已名列前茅,北京一地韩国画廊近八家,从中看到韩国对中国艺术圈的介入程度和影响力。此外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画廊还包括瑞士人主持的上海香格纳画廊,批评家主持的佩斯空间,策展人主持的北京公社,德国人主持的空白空间,艺术活动家组成的唐代当代艺术中心,著名音乐人主持的北京现在画廊。2007年是中国艺术博览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艺博会的开创人先后创办了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和艺术北京三个不同的艺术展会平台,在2007年9月长期以来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展会不得不面对上海的竞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策展团队入户上海,与上海艺博会展览、展会合作,拓展上海当代艺术新展会的项目,是中国艺术发展国际化的目标。以上种种展示对艺术家而言对社会了解认知、熟悉接受的重大环节,各大博览会新鲜展览一个接一个的举办,琳琅多元的艺术元素吸引了大量的人气,上百场艺术雅集、沙龙、论坛吸引更多民众前来参加,广泛参与艺术交流。参与者在深层次了解艺术家创作思想的同时系统地构筑了自己的收藏体系,大家对艺术品的热情急剧升温,可谓盛况空前,以上种种无疑证明了艺术对社会的多元认同。

  第三,藏家的多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藏家群体本身构成了多元化;二是藏家收藏品类的多元化。除了艺术圈大家熟悉的老藏家外,新藏家群体入场现象突出,一方面金融专业人士、高知,以及海外留学生活背景的藏家成为市场新的空间力量;其次新藏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理念超前的新藏家拥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判断价值,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热点方向。另外新近藏家携带大量资金进入多重艺术板块门类,比如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从绘画雕塑到生活设计。同时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欧洲经典和西方当代艺术。

  第四,艺术品市场经营的多元化。

  当代收藏是一件充满可能性的事情,充满了创新、调整和活力,在如上所述的艺术收藏多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市场经营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

  艺术品市场的多元化从三个方面体现:

  拍卖板块的多元化。对应当下多元艺术,苏富比拍卖行在原有拍卖板块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回顾历史苏富比在1973年于香港成立亚洲办事处之初,著名中国瓷器权威朱汤姆森主持了第一场拍卖,拍卖由最初的中国瓷器拓展到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当代亚洲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洋酒以及最近引进的当代水墨共十个拍卖门类。

  业务方式的多元化。苏富比定出全方位策略,2012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于香港开幕,定期举办多元化艺文活动,包括非常设拍卖、私人洽购展、私人收藏展、讲座等等,突破了春秋两季拍卖的限制,呈现了耳目一新的亚洲苏富比与新老藏家的互动,其中私人洽购成为发展非常迅速的业务,苏富比艺术空间起用后曾举办了不同主题的展示会,由西方印象派作品到欧洲花样年华的作品,以至当代水墨风采各异,艺术风格各异,全方位满足亚洲藏家越来越广泛的收藏品位和收藏需求。苏富比其他销售渠道包括两项零售业务,苏富比钻石、苏富比洋酒。2014年9月份苏富比在香港正式开展洋酒零售业务,顾客透过双语零售、网站做网上订购。

  拍卖参与方式的多元化。2015年苏富比将与易贝携手合作发展网上平台,让全球1.45亿易贝用户进行艺术品交易。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75后、80后生活的方式,这样的便捷性是传统画廊及线下拍卖无法达到的。多场精选拍卖会提供全新即时竞投服务。易贝网上拍卖全面照顾到首次参与竞投的新买家,拍卖会将涵盖18个收藏类别,探讨根据主题拍卖及现实拍卖的可能性,把研究、服务延展到苏富比全球其他地点举行的拍卖会,晚间拍卖会暂时不在计划之内。此举不但大幅缩减了藏家与世界的距离,让艺术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大家的生活,让艺术的生活方式成为普遍的流行。由此可见多元经营艺术市场在不断地培育并逐渐成熟,未来苏富比也将继续呈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提供更多元的竞买方式,令买家和藏家拭目以待,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及客户带来新的艺术体验。

  董国强 北京匡时拍卖负责人

  董国强:多元化的困难

  在现在的市场变化过程当中,国内艺术品市场应该还是发展非常不均衡的状况。绝大部分的企业是瘸腿的,包括匡时拍卖在内。也就是说一旦市场尤其是中国书画市场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或者是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冷的时候,我们日子就比较难过。所以我想各个公司都一样,包括保利拍卖赵旭也说将尽可能地开拓更多的项目,让其他的项目能够增加成交额。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这样,我们这几年也陆续增加了很多项目,从刚开始的书画、油画、器物这三大板块,增加了茶道具、佛教艺术品、包括2014年秋拍首次推出的珠宝拍卖。但是这些项目很多都不会为我们的拍卖贡献太多的成交额,除了珠宝以外,珠宝是一个有很大前景和潜力的市场,这个市场需要花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培养。茶道具价格比较低,参与人群相对比较小,更多的可能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通过吸引更多的人让他们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他对整个市场的贡献有多大?包括当代瓷、紫砂、当代工艺品,这些项目都是这样的,情况差不多,每场拍卖的成交额大概都是1400-1500万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这样项目也要配备一定的人员,征集、图录、拍卖预展也要辟出场地,最终一场拍卖却只有两三千万,这样的项目是不赚钱的,对于拍卖公司来讲成本在增加,成本增加同时又看不到利润的增加,所以现在来说国内的拍卖一旦遇到书画市场的冷意,日子就很难过。如果要谈拍品设置的多元化,那多元化有很多困难,也是我们无法解决的困难,有些市场做也做不大。

  我相信艺术品电子商务一定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改变,但是从目前来讲,短时间来讲,我们传统拍卖的形式,也可能是我们的认识没有达到那一步,目前看至少从大家普遍地来看是很难被颠覆的。传统拍卖是需要亲身体验的,这个服务是不能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艺术品拍卖为什么短时间内无法颠覆,就是说传统艺术品真伪的辨别是需要看实物,需要前期的做功课做准备。

  另外,我们的艺术品拍卖还有什么样的功能?这也是和今天社会发展阶段相关联的。拍卖是一个秀场,很多人觉得在拍卖会上举牌买东西有一种成就感。因此拍卖公司现场竞拍的形式和场面,对于参与的人和参与的积极性有这密切的关联。很多人都说拍卖不在现场通过电话委托比较理性,现场举派比较容易冲动。人都是有弱点的,特别在现阶段发展下这种弱点暴露得更明显。目前来看,电商还有很多无法满足的一些方法,能让我们继续地存活下去,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消灭。

  刘尚勇 北京荣宝拍卖负责人

  刘尚勇:艺术市场的新常态

  荣宝拍卖是老字号,归中宣部管辖,所以我们比较讲政治,我的题目叫“艺术品市场的新常态”,这是引用习主席的词“新常态”,所以回顾一下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国经济面临着必然的下行趋势,将会走进新的常态:

  第一、新常态是要求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不是“高速发展”,这像说艺术市场。他还说:“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

  第二,最后习书记又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虽然可能发展缓慢,但是存量可观。”这个像艺术市场,虽然不像前期发展过快,但是我们已经云集了很大的市场存量。“平稳和多元”,这里说多元了,今天的主题是“多元”,习书记前两天也说过。

  第三:新常态下结构要升级,发展要更加稳定。这是政治上的表述。

  艺术市场怎么表述?有常态肯定有“异态”。

  前几年的亿元行情显然是让我们无比怀念的一个“异态”,但是它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固然有政治上反腐的原因,也有经济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还不适应。不适应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能动性和文化动力不够。

  难道因为反腐就不可以把这个行情继续下去吗?难道中国经济转型就不可以进行下去吗?难道真的缺钱吗?不缺钱,股市一天可以交易1.2万亿,中国肯定有钱,中国艺术品精品少了吗?没有,谁也不可能把精品买回去消费掉。我说不缺钱、不缺精品也不缺信心,因为有钱、有精品就有信心,缺的是“文化动力”。

  什么使我们的亿元行情不复存在了呢?因为社会的文化力不够,而且严重缺失。

  比如看到关于高价位拍品的讨论,往往你看着像儿戏和街闹,这在很严肃的学术问题,特别是《功甫帖》的争议上反映特别突出,变成了街头围观和街闹。我们看到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把亿元行情持续下去的。

  中国没有贵族文化,经过一百年以来的战争,中国已经没有贵族文化了。所以画廊一直感到很困难,原因是没有贵族文化在引领。我们经过长时间的革命,我们的“贵族文化”没有了,但是“暴民文化”有了,因此我们的亿元行情不能持续还是跟这个有关。

  后来经过保利拍卖的努力,这两年也有两件亿元成交,即使这样也已经无法改变市场调整的趋势,即使有亿元成交,已经无法改变市场要继续调整的趋势。因此我们说市场下行与中国经济一样,趋势很难用一两件高价拍品去改变。

  艺术品市场的“新常态”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板块不地碎裂;行情有分化,有的小板块非常好,有的板块在下沉;表现最好的是特色专场,这是在新常态中的一些“新特点”。

  比如2014年秋拍有很多特色专场都是白手套成交,100%成交,这是非常可喜的。我们在调整当中,在危机当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市场的新常态,新常态看到一些特色的小专场往往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如果说要把一个有特色的小专场拍好需要有很好的“文化解释力”。所以在秋拍当中,我也没有参加太多的座谈和讲座,但是我参加了几个。因为有几十场之多,这是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所有这些文化讲座都是公益性的,是市民文化教育,这些事情都为这个行业成长和生存培植了更加丰厚的土壤,但是这件事情完全由拍卖公司来做我觉得也是力所不能及的,这是全社会的事。拍卖公司虽然做了几十场文化讲座,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

  王振华 台湾罗夫奥拍卖负责人

  王镇华:精品的价位尴尬

  罗芙奥的秋拍刚刚结束,跟2014年春拍成交总额不相上下,但的确可以感受到行家对于高价拍品非常理性,我的看法是价格在3000万台币以上的拍品价格回落较多,类似这样的情况说明藏家已经渐趋理性。这其中有一些原因,例如是不是有资金效益的问题,大陆的某些买家和藏家在股票市场火热时,肯定会有一些人将资金拨到股市之中,存在一定的暂时性。我个人认为资金排挤效应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一次大陆股市是经过长时间的整理而非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因此,经过一段时间,估计到2015年春拍,很多在股市中获得丰厚回报的人会回归到艺术市场,所以我比较偏向乐观,这是罗芙奥在台湾和香港市场的观察。

  我们公司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大名家的经典作品,这几年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明明知道谁有很好的作品,对方也很愿意拿出来拍卖,但是委托人都会给出一个超出市场价很多的价格,这是我们同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以前罗芙奥能够拍出价格很不错的常玉作品,我们很高兴但也很忧心,因此下次征集的时候委托人又会坐地起价,要更高的价格,如果放弃就没有办法上拍,如果上拍,按给出的价格又会造成招商的困难。拍卖公司在精品级拍品的征集上会遇到很大的困境。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公司在台湾和香港,尤其是台湾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竞拍人中很多都是以兴趣为主进行购买,纯粹将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的人相对较少,所以这样一个经过多年培养的收藏群体,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会很大。

  关于罗芙奥未来的多元化经营,我认为拍卖行业面临精品征集的瓶颈,欧洲公司的侧罗是进行艺术品私洽,罗芙奥2015年也将加大私人洽购部分的业务。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罗芙奥的私人洽购过程:2002年我们开始第一次引进欧洲印象派大师为主的作品,做了私洽展售,之后几年也一直进行相关作品的私洽,因为欧美这些比较好的艺术家精品,市场价格很高,只要销售几件作品,就相当于我们一般的拍卖会总额。在当前这样的拍卖背景下,罗芙奥在2015年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另外两年前罗芙奥投资了一个“艺术仓储管理公司”,结合产业进行多元发展以服务藏家,这方面的问题是很多藏家不习惯把艺术品交给专业机构做管理,藏家还是喜欢放在自己的地方,仓储服务将调整至以保藏大型装置为主,我也认为电商是未来趋势,在未来几年,通过电商交易的大部分金额将以低价位为主,高额的艺术品通过电商买卖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够慢慢形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