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安全警示录:盘点那些让人栽跟头的理财陷阱(下)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改变着整个投资理财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理财的行列中来。但借助新的技术和手段,理财中的陷阱和骗局也在不断地翻着新花样,让不少投资者栽了跟头损失了不少。下面,小编带您回顾那些曾经让人栽跟头的理财陷阱,以学会见招拆招,调整理财心态,在2015年里走上健康理财的正轨。

  P2P理财陷阱

  高收益可能隐含高风险

  业内观点普遍认为,2015年也许是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最后一年,监管部门对P2P(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理财平台的监管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不过,在具体的监管细则出台之前,P2P理财还是存在不少陷阱,导致投资者产生损失。

  P2P理财最大的理财陷阱来自于P2P网贷平台跑路。在2014年年末,平均每月都有近百家P2P理财平台跑路。这些跑路的平台往往以30%以上的高利率引诱投资者,这类平台没有合作的金融担保机构,而是对借款项目进行自担保,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

  近来,一种新的P2P“组团”投资方式也容易让投资者掉入陷阱。在P2P投资圈里,有一群人长期活跃在论坛和QQ群里,与别的投资人分享P2P投资经验,等有了一定知名度后,会集合一群投资者的钱去跟网站谈判,这种行为被业内称为“组团投资”。

  见招拆招:

  专家指出,“组团”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投资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最终跑路,连团长也人间蒸发;而当“组团”资金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发生资金“易进难出”的状况,而为了追逐高利润其潜在的风险就更大,且“组团”容易出现盲目跟从团长投资的行为,但团长未必会与团友公开与投资平台谈判的全部内容,这当中也会潜伏有风险。

  防范P2P理财陷阱的关键在于选择靠谱的平台。在投资之前要充分了解一个P2P网贷平台的背景,如风险控制能力、自由资金实力,还有该平台的借款人来源是否有抵押。而在当前P2P投资收益逐渐回归理性的情况下,更不应该被高收益所迷惑,投资者也不应该将投资资金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注意分散投资。

  信用卡诈骗

  勿连接不明WIFI或扫描不明二维码

  对于2014年出现频率较高的信用卡诈骗方式,利用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新手段层出不穷,值得持卡人警惕。据相关机构总结的2014年信用卡高频率骗术来看,一种是不明来源的免费WIFI,不法分子在热门购物场所使用黑客软件,建立免费的不明WIFI链接,当持卡人连接这个WIFI后登录信用卡网银,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手机的IP地址和上网时的各种信息,轻松窃取信用卡账号及密码。

  另一种则是不明来源的二维码,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消费者在网购时扫描到此类二维码,其手机就会被诈骗分子支付手机木马病毒并自动提取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发生银行卡盗刷。

  见招拆招:

  专家提醒,持卡人在登录网银时要确保是在安全的环境下登录,不要贪图一时之快随便连接不明来源的免费WIFI;而对二维码的监管,目前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广大用户应加强防范意识,在扫二维码前核实来源,选择正规的途径及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