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歌中的“义勇军”原型 曾奇袭北平监狱震惊中外

  • 来源:广东电视周报
  • 关键字:国歌,义勇军,北平监狱
  • 发布时间:2015-04-08 13:22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曾经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为抗御夷狄、护卫华夏而浴血。而促使聂耳谱写出这支曲子的原型部队,则是来自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东北义勇军打响了抗日第一枪,“以灌溉中华民族自由之花”,而奇袭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一役,更是震惊中外。

  令聂耳热血沸腾的英雄之师

  1933年2月的一天,聂耳随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来到热河抗战前线慰问驻守在那里的抗日骑兵部队。在采访义勇军官兵时,他听到战士们正激情澎湃地高唱这首《义勇军誓词歌》,顿时热血汹涌,激发了强烈的创作灵感。这支促使聂耳谱写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型部队,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初期,东北各阶层民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他们没有系统的组织与统一的指挥,旗号繁多,各自为战,成分复杂。据学者研究,其中农民约占50%,原东北军官兵约占25%,曾当过胡匪的约占20%,其他工人、学生占5%。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番号不一,且变换不定。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只是其中的一支。

  在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史册上,还有成千上万个英雄的故事:首举义旗的高鹏振,“天狗司令”郑桂林,毁家纾难的唐聚伍。这些来自不同阶级的爱国者,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国难,英勇战斗,消灭了日军大批有生力量。据日伪官方统计的数字,从“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2月义勇军各部相继失败时,日伪军“战亡人数为6541名”,而实际情况大大高于这个被压缩了的数字。以至于日军的广懒将军胆战心惊地说:义勇军的顽强斗争,“竟至出乎余预料之外,这种‘讨伐’战争之剧烈情形,使我不期然回忆起日俄战争的情景来”。

  奇袭德胜门外第二监狱

  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义勇军英雄。

  北平沦陷后,广大市民陷入绝望灰心之中。为了鼓舞民众的抗日信心,这支部队决定出师奏捷,干一件大事,让北平人民知道它的存在。不久,这支以学生为主的抗日武装,竟然夜袭德胜门外的“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轰动全国。

  1937年8月22日夜,他们先打发一个小孩,叫他装作好奇跑到监狱跟前喊:“日本军官来了!日本军官来了!”接着就来了一伙冒充的日本军官和翻译,他们在门外故意高声地讲着日语,声称是日本司令部派来押解中国政治犯的。管狱士兵一听是日本司令部来的人,赶忙开门。赵侗、纪亭榭等人一拥而入,立即破坏警报器,割断电话线,缴获全部枪支。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顶上脑袋,看守人乖乖交出了钥匙。他们宣布:“我们是义勇军,凡是愿意抗日的可以跟我们走!”在狱的587名囚犯全部释放,其中约300人自愿参加他们的队伍。这之后,一批批要求加入游击队抗日的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来,队伍迅速壮大到1000多人。从此,“学生军”在平郊群众中遐迩驰名,开始与日寇正面作战。

  9月8日的黑山扈战役,是国民抗日军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锋。战斗使日军连续受挫,死伤累累,并且首次击落一架敌人的飞机,大大鼓舞了军民斗志,使侵略者的气焰首遭沉重打击。10月初,不甘失败的日寇动用一个旅团的兵力,出动12架飞机围攻游击队,日军伤亡惨重,国民抗日军安全突围,队伍一下发展到1500余人。

  至此,国民抗日军声威大震,国内外报纸争相报道。连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也两次以大量篇幅报道国民抗日军的成立,奇袭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以及黑山扈大捷的消息,指出国民抗日军“义声所播,民气大振”,是“北平近郊抗日的中心力量”。

  打响抗日第一枪

  在整个东北义勇军抗日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则首推黑龙江省义勇军。1931年11月,在张学良不抵抗而将东北军撤往关内的情况下,日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的大部,并直逼黑龙江省。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将军率部奋起还击,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开始。英勇的抗日官兵在马占山、谢坷等将领率领下,奋起抗战。他们凭借简陋武器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仅江桥一役,歼灭日寇185人,打死打伤伪军七百余名,日寇入侵以来第一次遭到如此惨重的失败。

  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领导、有组织地发起的抗日斗争第一枪。江桥抗战一时间成为最光彩夺目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而推动了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发展。

  当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东北的关键时刻,东北义勇军在优势敌军面前,毫不示弱。1931年12月末,东北军放弃辽西地区撤入关内后,东北的抗日历史重担便全部落到义勇军的肩上。他们表达了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我三千万民众,决以此满腔热血,溅于白山黑水之间,以灌溉中华民族自由之花,敌氛未靖,誓不生存!”

  随后,各路义勇军便使用低劣武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收复失地。在漫长的寒冬,由于后援无继,东北苦寒的气候将义勇军战士们折磨得骨瘦如柴。1932年9月19日的《申报》披露了当时义勇军艰苦作战的状况:“因经费困难,一切殊感艰苦,故在前线作战之义军,粮食均由就地之民众供给,因之恒两三日不得一饱,尝以窝米为充饥之妙品。夜则露宿田野,是以患病者极多,失去战斗力不少,伤者无以为医。”然而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东北义勇军依然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战斗频繁,四处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来源:人民网)

  延伸阅读

  辽宁义勇军痛击日寇

  1932年3月,日寇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这时,“国联调查团”也要来东北进行调查。为了用实际行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向全世界表明东北人民推翻日伪殖民统治的决心,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命令辽宁义勇军攻打沈阳市。

  3月10日、3月28日,辽宁各路义勇军两次联合攻打沈阳市,后来在8月末的一次袭击中“竟攻入市内,一度占领东塔机场,烧毁敌机多架”。4月初,吉林自卫军集中5万兵力反攻哈尔滨市,逼近市郊,毙伤日伪军数千人。9月初,冯占海部吉林救国军联合各小股义勇军围攻吉林省城,一度攻入市内,伪满首都新京(即长春)为之震动。(来源:人民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