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迁学投资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5-31 16:26
股票市场是个标准的舶来品,但投资和投机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趣的是投资的本质低买高卖,数千年来都不曾有过任何变化。自1840年以来,很多人逐渐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但可曾想到,在经济及投资思想史方面,《史记》作者、后人称为“太史公”的司马迁早已说过很多。

  司马迁说,“投资”的正规说法是“货殖”,货者,商品货物也;殖者,生也。“货殖”甚至比“投资”更符合其本意。《史记?货殖列传》如同今日的富豪榜,但他在其中更阐述了不少经济学和投资学思想。

  不少股民在A股6000点时还在不停买入,强力看多,但在2000点时却缩手缩脚,斩仓割肉。司马迁曾说: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这段话堪称投资经典,大意是研究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之后,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一定会下跌;物价贱到极点,就一定会上涨。当价格贵到极点时,一定要及时卖出,把它视同粪土一般;当价格贱到极点时,一定要及时买入,把它视同珠宝一般。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般自然。

  这不恰是低买高卖、高抛低吸吗?投资之道,古今皆然。但看看如今市场上的人们,股价飞涨时跑去追涨,股价下跌时却使劲杀跌,正好是高买低卖。

  形势好的时候往往蕴含着危机,正因为形势好,加大投资会造成生产过剩。形势差的时候却蕴含着机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破产,很快会迎来供不应求。司马迁对此有个很形象化的表达: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而有太多人却在涝时准备船,在旱时准备车,正好踏错了节奏,弄个满盘皆输。

  如BDI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国际海运情况权威指数)向上涨的时候,很多人纷纷投资造船,BDI指数跌去90%的时候,却纷纷丢弃订单,甚至有人连定金都弃掉了。去年5月以来,BDI指数一度从万点以上下跌至不足千点,今年前三个月小幅上扬至2000点左右,但同期全球新船订单仅有26艘、130万载重吨位;与此相比,作为废铁被拆解的船舶有237艘、750万载重吨位。这难道不是预示着下一轮航运业的牛市吗?

  在股市中有很多个人投资者,看着大盘扶摇直上的同时,感叹自己手中资金太少,希望能够像私募基金操盘手一样掌控千万元级以上的资金。司马迁总结了一套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赚钱的方式方法: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这段话对于年轻一族的投资者是很好的启发。没有钱财只能出卖劳力,稍有钱财便玩弄智巧,已经富足便争时逐利,这是常理。对于投资来说,最佳的起步时期是尽早开始,因为那时候自己资金很少,即使亏了也算不上大损失。投资的本金则是通过努力出卖劳动积攒而来。因此保持节俭的理财习惯非常重要,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就有资金抓住机会。

  司马迁的理论不仅仅对个人投资者管用,甚至还能指导政府行为。前两年猪肉价格和粮价大涨,但现在猪肉连续十几周下跌。司马迁曾借战国著名谋士计然之口,阐述了先秦的宏观经济学思想: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是关于经济周期的绝妙评论,指一般而言粮食的丰收都有周期可循。若粮价太低,则农民会受损;若粮价太高,则商人要受损。商人受损,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田地就没人种。粮价若在固定的箱体波动,大家都能得利。若粮价平稳,其他物价也会稳定,市面上货物不会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经济周期对于投资来说极端重要,因为这会造成价格的大范围波动。政府部门应该在粮价下跌的时候收储,在粮价上涨的时候释放库存。这就是汉朝的宏观调控,和现在并无区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