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之外“给予更多”
- 来源:设计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筑师,专业,合伙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4 09:37
——访丹麦SHL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创意总监Chris Hardie
Chris Hardie
丹麦SHL建筑事务所(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合伙人、创意总监。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教育者,目前常驻上海。过去15年,Chris带领他的创意和战略团队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工作,在文化、教育、办公、住宅等多个领域拥有地标性建筑设计作品。包括苏格兰阿伯丁大学新图书馆,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学院等。Chris目前带领团队负责SHL引人瞩目的亚洲项目,包括在上海梦中心项目的三座主要文化建筑(艺术与设计中心,梦剧场及“梦想巨蛋”演艺中心)、浦江西岸旧工业煤仓改造艺术馆项目、紧邻中国馆的原世博会址改造项目等。在宁波城市规划重点的东部新城地区,Chris领衔设计了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大型生态办公项目宁波市总工会职工之家、以及宁波市报业传媒集团总部大楼。
丹麦SHL(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86年,是北欧知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擅长文化、办公、教育、医疗或整体规划设计。Chris Hardie 2008年加入SHL,2014年成为事务所合伙人。“所有项目在满足业主需求和充分实现其使用功能后,能够“给予更多”——给与使用者更多,给予业主更多,给予这个城市和整个社会更多。”这是Chris对自己“民主建筑”设计理念的阐释。Chris曾在多个顶尖设计事务所工作,他认为对于建筑师来说,保持持续的设计灵感和专业的态度非常重要。2010年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Chris来到上海组建了SHL上海办公室。四年多过去了,上海办公室不仅拥有来自国内外30名专业设计师,而且从创建之初“手头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项目”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有许多在建的项目”。Chris拥有丰富的设计文化建筑的经验,在他眼里欧洲和中国的文化建筑设计没有太多不同,因为对设计本身来说都是“为人营造和设计空间,以人为本,为人所用。”对于中国市场上涌现的大批新建筑却不能达到质量把控的问题,他坦言“不单是中国才有的问题,在欧洲也有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项目比较多,建设规模史无前例,这个问题更明显地凸显出来。”谈及对中国市场未来的看法,Chris充满信心,因为“中国现在的客户追求更高设计的要求,且越来越多的项目由私人开发商运营起来,项目更加市场化,有更多机会。”SHL专注于公共文化建筑领域,时常参与各种设计竞赛,Chris建议年轻建筑师从“视设计竞赛为发展和展示我们所倡导的设计的机会”的角度看待设计竞赛。而作为一名大学老师,Chris给未来的设计师们最简单的建议: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业主。
建筑师保持持续的专业实践很重要
《设计家》: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您为何会对建筑感兴趣?学习中有哪些特别的体会?早期的实践经历有那些?
Chris Hardie:我出生在英国,是一名建筑师,也是丹麦SHL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我在英国和美国学习的建筑设计,早年在阿伯丁的斯科特萨瑟兰郡建筑学院、伦敦城市大学,以及芝加哥的伊利诺斯理工学院读书。选择建筑设计,因为它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师有机会用自己的创意营造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甚至精神层面上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这种影响建立在科学和技术的实现上,这一点总是令我着迷。
《设计家》:您早期的工作经历,对您后来在SHL的工作有怎样的影响?
Chris Hardie:我在美国、英国和丹麦工作过,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我在伦敦工作了十年,伦敦有许多优秀的建筑事务所,我有幸在其中顶尖的几家工作过,包括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Haworth Tompkins Architects。随后我加入了丹麦SHL建筑事务所的伦敦办公室,直到今天成为SHL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所有这些经历都对今天的我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团队,我非常有幸能够在相当优秀的团队里工作,参与许多项目的设计,这种持续而连贯的专业实践经验对建筑师来说非常宝贵。
对于建筑师来说,保持持续的设计灵感和专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SHL今天已经是一个160多人的国际性事务所,每天和我们团队里各种优秀的人才一起工作,倾听他们的想法,受到启发,互相讨论,过往的经验和团队成员的思维碰撞,我仍不断有所收获。
《设计家》:您何时加入SHL?又是如何成为SHL的合伙人之一的?您在SHL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Chris Hardie:我加入SHL是在2008年,当时我和SHL的创始合伙人Morten Schmidt先生一起主导SHL伦敦办公室的项目设计。2010年我晋升为协理合伙人,后来我搬到上海创办了SHL上海办公室,辐射整个亚洲地区的业务。2014年我成为SHL的七个合伙人之一。目前我常驻上海,全面负责公司在亚洲的项目。
SHL的上海办公室现在是一个有30人的团队,我和另一位合伙人,我们的项目总监陆蓉女士一起带领整个团队。我们的团队非常国际化,现在我们的建筑师有来自丹麦、瑞典、英国、美国、德国、荷兰、塞尔维亚、葡萄牙、台湾、澳门和中国大陆的。
我会整体把握所有的项目,主持持续的公开型设计讨论会,我们的团队成员一起开放地探讨各种创意想法和可行性。我们非常注重关键的设计流程控制,透彻研究每一个项目,充分倾听业主的想法,花时间理清每一个难点,把握每一点机会。
在功能之外“给予更多”
《设计家》:您在设计中坚持的价值观是什么?
Chris Hardie:我常常提到“民主建筑”这个词,意思是我认为设计应专注于“人”。我们的设计不以追求创意形式为导向,也不拘泥于特有的风格,我们相信优秀的建筑设计可以促进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建筑以人为本,永远充分考虑到使用建筑的人、路过建筑的人、建筑为社区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最终以最适宜的设计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
《设计家》:您何时开始设计公共文化建筑?您认为一个好的公共文化建筑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Chris Hardie:公共文化建筑设计是SHL的品牌之一,在公共文化建筑领域我们有大量优秀的设计案例,尤其是图书馆和博物馆的设计。而事实上,我们对于设计的理念、元素、要求贯穿我们所有的项目类型,无论办公、教育、医疗或是整体规划,这些都是相通的。
对于所有的项目,我们的出发点都是“民主建筑”这一理念,无论类型、大小或项目位置,我们都首先充分研究这个项目怎样在满足业主需求,充分实现其使用功能后,能够“给予更多”——给予使用者更多,给予业主更多,给予这个城市和整个社会更多。
这里我举些例子: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是我们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有“黑色钻石”的美誉,它毗邻水岸,是哥本哈根第一座建在水边的现代建筑。在原本的规划中,毗邻水岸的是繁忙的公路,我们的设计转移了道路,把建筑推向水边,营造了一片活跃的水岸空间,人们在这里会面、享受阳光、阅读,甚至举行婚礼。这也间接促进了哥本哈根市政府对于城市水质的重视,今天的哥本哈根拥有欧洲最活跃的水岸空间。
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我们为丹麦银行Nykredit设计的总部“水晶大楼”,采用了极富张力的几何切面造型,配以清澈通透的玻璃幕墙,宛若一块落在城市广场上的“水晶石”,透明闪耀。建筑只用一点和一线支撑,轻盈提起,从而开辟出开放型的公共广场,供市民们休闲使用。
这种“给予更多”的想法几乎贯穿在我们所有的项目中,在中国宁波我们正在建设的宁波市总工会“职工之家”项目,两座多功能主楼在基地的两侧,中间我们设计了长达半公里的绿地景观公园,绿色生态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休闲和互动的场所。所有的市民都可以前来,这就是我们能够营造出更好的环境,给与城市更多。
《设计家》:您认为在中国设计公共文化建筑与在欧洲有什么不同?
Chris Hardie:这个问题一直有许多人问我,我们在世界各地做设计,现在有许多中国项目开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中国生活了四年之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日趋成熟了。
从本质上来说,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不同。也许在项目运作上有稍许不同,比如我们怎样做汇报、业主怎样批准和推进项目——但是就建筑设计本身和设计理念来讲,无论我们在哪里开展设计,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我们仍旧是为“人”营造和设计空间,以人为本,为人所用,SHL在丹麦、挪威、加拿大、英国、新西兰、中国的项目,都是一样的。
《设计家》:您如何管理团队并管控设计质量?
Chris Hardie:我们非常幸运,SHL吸引了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人才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像我之前提到的,我们的办公室运作非常开放和灵活,所有人在一个开放的办公空间里一起工作,竞赛团队和设计团队成员也都坐在一起。我尽可能多的花时间在办公室里,和不同的项目团队进行持续的讨论和推进,探讨项目的进展、创意想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一般大概有10个项目同时运行,我会安排自己每周至少和每个项目团队碰面两次。
国际化团队,做有趣且有意义的设计
《设计家》:2010年,您组建SHL上海团队,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Chris Hardie:上海办公室是2010年建立的,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中国工作了五六年,了解到了这里的市场情况和项目运作。并且在这里完成了一些不错的住宅项目,如北京的阳光上东“安徒生花园”。但是后来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有些项目并没有按我们预期的顺利开展,我们意识到,从遥远的丹麦和伦敦远程遥控在中国的项目是很难保证质量的,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在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在中国设立办公室,有常驻中国的优秀设计力量。
通常其他事务所设立中国办公室的时候,都是为了支持已经在中国进行的项目。但是当我来到上海创办SHL上海办公室创立的时候,我们手头并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项目,这是我在上海第一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在欧洲,SHL是非常知名的北欧事务所,但是在中国,并没有很多人了解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宣传和证明自己,认识新的业主,建立信任。
到今天,SHL上海办公室已经顺利运作了四年,还是有许多人并不了解我们。像我之前说的我们的设计是“民主建筑”,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能被人们认可和喜爱。我们对未来几年充满期待,因为我们在中国的许多项目,尤其是上海周边的项目将会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我们非常努力在确保这些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给更多人提供直接感受我们设计的机会,人们在我们的设计中工作、生活、共同体会着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设计家》:目前,SHL上海团队的建设情况怎样?服务内容和项目选择分别是怎样的?
Chris Hardie:上海团队现在有30人,刚才我已经提到我们的团队非常国际化,目前我们专注在公共文化建筑、企业总部办公建筑、教育以及整体规划领域。我们的强项是概念设计——所以我们专注于项目前期,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阶段。我们和中国本地设计研究院紧密合作,确保项目后期能够高质量完成。
我们会首选我们感兴趣的项目,这是一个创意与严谨紧密结合的产业,我们希望设计有趣且有意义——好的项目也会让我们认识到优秀的业主,在共同合作中受到启发。当我们和业主共同想要完成优秀的设计项目时,这种共识会推得我们走到更远更好,实现更多,更像我刚才说的,在设计之外“给予更多”给业主、给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设计家》:请谈几个团队在中国的重要作品。
Chris Hardie:目前我们在中国有许多项目在建。在上海,我们参与设计了位于徐汇滨江的“上海梦中心”项目。“上海梦中心”由香港兰桂坊集团、美国梦工场及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携手打造,是对徐汇滨江地区重要历史基地的重建和再发展。项目为原上海水泥厂所在地,是上海旧工业时代的重要遗迹。SHL承担设计其中三座主要文化建筑的设计及部分水岸空间规划,包括两个工业改建项目和一个新建项目:“梦想巨蛋”、“艺术与设计中心”及“梦剧场”。“梦想巨蛋”将前水泥厂直径80米的预均化库翻新设计为多功能演艺馆;“艺术与设计中心”由原水泥厂仓库改建而成,将成为整个梦中心扶植艺术发展的基地,配备咖啡及创意设计商铺;全新设计建造的“梦剧场”,位于梦中心整体项目规划一角,毗邻水边,设有1800个观众席位,建成后将承接顶级音乐剧及百老汇歌剧在沪的演出,建筑外立面采用玻璃和金属网材质,与原水泥厂工业遗迹形成鲜明的对比,呼应现代与未来。
同样是在黄浦江畔,我们在北外滩设计了一个艺术博物馆,由旧上海的煤炭仓库改建,从造型到概念都体现了“从煤炭到钻石”的主题。我们在上海还有位于世博会原址的大型生态办公区世博“绿谷”,毗邻标志性的中国馆,今天的中华艺术宫。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宁波,市政府规划了东部新城,在这一区域,我们有三个大型项目在建。首先是宁波报业传媒集团总部大楼,我们设计了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办公大楼,建成后将成为宁波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八家媒体的办公总部;我们为宁波市总工会设计了总部,称作“职工之家”,建筑面积125,000平方米,设计有大型景观公园,包含办公、休闲、商业、培训、体育场馆、展览展示空间等等。另一个大型项目是我们在2012年赢得了宁波市图书馆新馆的设计竞赛,这将是我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图书馆项目,我们非常期待。
改建项目注重绿色可持续
《设计家》: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SHL在中国的发展有没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有何应对措施?
Chris Hardie:我们也意识到人们认为建筑市场在放缓,中国许多地方的住宅建筑市场在放缓,但是我们并没有大量设计住宅,所以没有受到直接影响和冲击。总体来说,我相信好的发展需要有更多时间,更理智的选择,更严谨的跟进,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对于SHL,我们一如既往努力工作,用事实证明SHL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过去四年我们在中国顺利地成长,我们设计完成和正在设计的优秀项目,都是我们走向更好未来的保证,我们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
《设计家》:近一两年,您对中国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市场有怎样的观察?主要关注了哪些问题?
Chris Hardie:我认为大量的建设、大批新项目涌现,有一个主要问题是质量把控没有达到最优。这不单是中国才有的问题,在欧洲也有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项目比较多,建设规模史无前例,这个问题更明显地凸显出来。
最近几年,许多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和事务所涌现出来,这是中国建筑设计巨大进步的体现。而且今天的业主更有意识要求更好的设计,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加深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有信心,相信我们会在这里实现优秀的设计。
《设计家》:您如何评价中国公共文化建筑的现状和未来?SHL在中国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Chris Hardie:SHL充分看到中国市场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项目,展开一些激动人心的实践和探讨。在公共建筑领域,我们会不断精进,把经验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项目带到中国;对于中国的文化建筑领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项目由私人开发商运营起来,比如我们参与设计的“上海梦中心”,这是非常棒的,因为这使得项目更加市场化,更加有挑战性,我们非常期待更多这样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想提到的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可持续是我们努力贯彻的,我们在上海设计了许多改造项目。我们在改造项目上有大量实践经验。在北欧,政府会出台规章和政策,对城市改造给出严格规定,这就使得建筑事务所必须透彻研究这一领域,所以我们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未来几年中国的改造项目会是一个很大的发展领域,旧的建筑经过翻新设计,可以实现新的用途,怎样在整个过程中注重环保,采用可持续的设计手段,使其适应未来使用需求,这是我们一直专注的问题。
《设计家》:您曾以独立建筑师身份赢得了美国纽约科尼岛一个文化馆项目的国际竞赛,并且SHL上海团队也通过竞赛获得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图书馆竞赛项目,您认为年轻设计师应该怎样看待设计竞赛?
Chris Hardie:对于设计竞赛,我们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但是爱还是比恨多。我们专注于公共文化建筑领域,意味着很多项目是由政府来主导的,这样的项目总是采用国际公开竞赛的方式,我一直在竞赛。这当然是有压力的,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享受整个过程,因为竞赛会迫使业主尽早表达出自己的所想所要,这给我们创造了深入研究业主需求的机会,从而做出最能实现目标的设计方案。所以,我们视设计竞赛为发展和展示我们所倡导的设计的完美机会——我建议其他年轻的设计师,也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设计竞赛。
另外,竞赛带来的挑战、限制、时间安排,也会激发整个团队的创意和斗志,我们的竞赛团队永远会深入进项目里,直面难点,进行头脑风暴,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可行性方案的探讨,最终拿出我们的方案展现给业主。这是SHL保持探索精神、保持设计能力、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的方式。
《设计家》:您在多个大学担任教师的工作,您对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有怎样的建议?
Chris Hardie:非常简单的建议: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业主。
采访:《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