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或者合伙,不拘于形,发乎于心
- 来源:设计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业,合伙,建筑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4 12:15
——访GOA大象设计合伙人王彦
时下,国家领导层在经济增速放缓之际,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大众创业创新的新闻频传,有人预言,近年最大规模、最高热度的青年创业潮即将来临。建筑界的青年创业者一直不乏其人,前些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批建筑青年独立创业,或以小规模工作室的形式坚持创作,或以商业事务所的形式市场化规模化运作,成为不容忽视的建筑力量。王彦出生于1970年代末,与同时代出生的很多建筑学子一样,大学毕业后,王彦去了发达的欧洲继续攻读建筑学,多年国内外建筑教育和实践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建筑观。2007年,回国仅一年的王彦在毫无积累的情况下,组建了事务所并成功完成人生第一个文化建筑项目“上海油雕美术馆”。独立开事务所,困难很多,要考虑成本控制、办公场地租金、人员规模,最重要的是要有项目支撑,从没有项目到接到不同类型的项目,王彦抓住每一个建造的机会,同时还积极地做一些市场推广工作。2014年,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有机会设计更多更大更丰富的项目,王彦带领事务所成员加入GOA大象设计,成为GOA上海合伙人之一。对于放弃自己一手创建的事务所,王彦说:“我希望有机会做各种类型的项目实践,而且能够建成一些作品,并被人们认可,本身就是对建筑师的认可。”有舍便有得,如今王彦有更多机会和兴趣设计更大型的博物馆、酒店和综合文化园区等项目。
谈及近两年对中国市场的观察,王彦直言:市场在缩小,竞争变得更激烈,国内外设计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面对这种竞争,王彦非常自信:如我一般年纪留过学的建筑师,不论是接受的建筑教育,还是经历的建筑实践,都已经进入了可以和很多国外建筑师竞争的时期。王彦认为国内事务所想要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要“提高设计师自身的素质”,因为“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走到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人的思维和立场。”除了是一名建筑师,王彦同时还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课程客座教授,他为未来的建筑师们精心设计了课程,希望能在建筑教育方面挖掘一个小口,让学生能走得更深远。日常生活中,王彦喜欢绘画,唱歌,他说:“我经常用手机录制歌曲,这是能让我完全放松的休闲方式。”
建筑设计是一个能结合自己兴趣的工作
《设计家》: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习、成长和职业经历。
王彦:我从小喜欢绘画,在同济大学读书时学了一些绘画技巧,闲暇时喜欢画两笔。大学毕业后,一方面我很向往向欧洲著名的建筑师学习,另一方面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老师向我推荐苏黎世联邦高等工学院,那是一座很好的学校,有许多著名的教授,像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两位教授当时就在那里任教,所以毕业后我去了苏黎世联邦高等工学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设计家》:您为何选择建筑设计?
王彦:我读了建筑学后才喜欢上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既与工程有关,同时又与艺术相关。我当时觉得建筑设计是一个能结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而且当时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学了建筑学后,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我喜欢建筑设计。
《设计家》:中外不同的学习经历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王彦:我在欧洲读了三年书,又工作了两年,对建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济大学教的是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对于建筑设计是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学,这种学习很实用,学生掌握后能很迅速地做出设计。但是在苏黎世联邦高等工学院,在一个课程中,会把一个问题研究得很深入。欧洲的学习经历完全是一种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对我后来做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瑞士,我经常到实地看建筑作品,对于建筑师的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去实地感受大师的设计作品,才能收获更多。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有的开阔了我的眼界,有的启迪我的思想,他们教会我很多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像科尔霍夫教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教授,他们教授的内容与国内的建筑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开阔了眼界。
《设计家》:您出于何种考量选择回国?
王彦: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与很多外国建筑师相比,回国有很多项目可以参与进去,有很多发展机会。回国后我去了北京,在一位建筑物理学教授Keller教授开的建筑技术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主要设计绿色建筑,如恒温、恒湿等技术型建筑。我对这种建筑设计很好奇,在瑞士也学过,当时Keller教授已经完成了北京锋尚国际公寓项目,我去看过,建筑品质已经达到欧洲住宅的水平。也是这段工作经历,让我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品质与欧洲建筑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有些建筑技术确实能提升居住在其中的人的生活品质,如我们身体所能接触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洁净度等,它们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现代人对好建筑的理解偏差较大,对建筑品质的理解也有很多不同,这种技术型的建筑设计很重要,因此我回国后没有去纯粹的建筑设计公司。
从创业到合伙,期待更丰富的实践
《设计家》:您有怎样的机缘组建了原先的事务所?
王彦:我开公司未必与条件成熟与否有关,我一直认为创建一个公司要在两种情况下比较合适:一种情况是你什么都没有,那么即便失败也无所谓失去,因为本来就一无所有。另一种情况是当你什么都有时,人脉、经验都具备了,这时候尝试开公司,成功率会更高。我开公司是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只想尝试一下。当时也算赶上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高峰,2007年上海有不少项目可以参与进去。开始时都是一些小项目,后来陆陆续续接到一些项目,公司设计师人数也慢慢增加,但一直处于一种工作室的状态,项目的规模也都比较小,从几百平方米到两万平方米。
《设计家》:创建事务所您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王彦:困难很多,比如控制成本规模,我们与其他事务所可以分摊办公场地租金,从一个人到十个人逐渐根据营业规模扩大人员规模。事务所生存要有项目支撑,从没有项目到不同类型项目,我们一方面抓住每一个建造的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地做一些市场品牌推广的工作,树立正面积极的影响。
《设计家》:事务所的第一个项目是如何获得的?之后的项目是如何获得的?
王彦:我原先在瑞士凯乐公司工作,积累了高舒适度微能耗建筑经验,回上海创业时,通过原来老板的介绍获得了一个别墅改造项目的机会。业主是常驻上海的一对德国夫妇,我们把他们在上海浦东棕榈泉的别墅改造成了高舒适度微能耗建筑,全年室内温度稳定在20-26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到70%之内,每平米建筑热工能耗仅40瓦,达到瑞士节能住宅的标准。
《设计家》:是什么原因导致您做出关停事务所的决定?您出于何种考量加入GOA大象设计?
王彦:GOA是国内少有的成熟合伙人制度的大型建筑设计公司,追求高品质建筑空间设计,这点也是我追求的。在更大更完善的平台上,我会有机会做一些规模更大类型更丰富的项目,这更是作为年轻建筑师所希望获得的。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不用去多操心行政等杂事,专心的做好建筑设计工作。对我来说,兴趣不是一定要成立一个跨国大公司,而是能够有机会做各种项目实践。能够建成一些作品,能够被人们认可,这本身就是对建筑师的认可。
《设计家》:开事务所这段经历对于您在GOA的工作有怎样的帮助?
王彦:我原先的经历让我具备了全面的项目设计操作经验,并且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行业资源,同时我现还在同济教授实验班设计课程,可以更好地做到将公司实践与学术理论相结合。这对GOA的工作都是有益的。
《设计家》:GOA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作为GOA合伙人,您目前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王彦:GOA大象设计前身为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于杭州,2003年起使用“GOA绿城东方”,2014年正式更名为“GOA大象设计”。公司项目涵盖住宅、酒店、办公、教育、医疗、商业综合体、文化、城市规划、改造改建等多种类型。GOA实行合伙人负责制的工作模式,这个模式是GOA的核心制度,它帮助公司发现每个人不同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GOA在杭州、上海、北京和南京四地分设办公室,团队成员人数已逾七百人,GOA上海办公室有一百零五人,由三个合伙人分管,除了由公司统一分配项目外,其他项目执行都是合伙人直接管理。我现在主要做建筑设计,行政管理方面我不喜欢也不擅长。自己开事务所时,很多精力都花在繁冗复杂的其他事务上,要洽谈项目,要管控设计,要跑施工现场,还要维护公司资质等,我希望能够集中精力做纯粹的设计。GOA的组织架构提供了这样一个集约化的服务平台,让设计之外的配套工作都集中到这个服务平台之上,让设计合伙人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设计本身,更好地提升创造力。
《设计家》:公司内部项目如何进行分配?
王彦:项目来源有很多种,有的是客户直接找到合伙人谈,有的可能是上海办公室接到的项目但地点在杭州,或者杭州办公室接的项目地点在上海。对于项目,我们的原则是找合适的团队做设计,每个人擅长的设计不一样。但如果一个团队同时在做三四个项目,那可能没有更多精力管控更多的项目质量。另外,一些项目分配也与合伙人具体的情况有关。我现在做文化类建筑多些,如文化类的博物馆,但也会尝试做一些酒店设计,还有文博园区设计等,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和体验。还有些项目会有很多要求和条件,也会决定项目的分配。比如精品酒店,它与大型酒店不同,它的面积不大,要求特色多,需要很多想象力。
协调建筑、人、自然与城市的关系
《设计家》:请介绍几个您主要的项目。
王彦:今年有一个小艺术馆快要建成了,客户是鼎立雕刻馆馆主的朋友,艺术馆很小,只有几百平方米,但设计很有意思,我将自然光、绿色的庭院环境融入到空间的设计中。还有一个千岛湖的精品酒店项目,规模也不大,只有几千平方米,但因为处于山地上,需要很丰富的想象力,揣摩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设计家》:您在设计中坚持的价值观是什么?
王彦:第一,一定要到现场去看,如果不看过现场,我不会轻易设计建筑。建筑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仅给我一块空地,我反而觉得很难设计。第二,我试图在每个建筑设计中,在继承原有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再往外扩展一部分,这是我做建筑设计的乐趣所在。我希望做有挑战的设计,没有建筑应该被重复,环境不同,建筑设计也应该不一样。
《设计家》:上海油雕美术馆是您设计的第一个文化建筑作品,设计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王彦:当时油雕美术馆做了一个竞赛征集,有三家单位参与竞争,三家都与艺术界有些关系,但最终通过设计方案比较,他们选择了我的设计。开始是希望将整栋楼拆掉重建,但与规划局沟通后发现不能拆,所以后来又重新设计了一个方案。新方案经过了许多轮的讨论和调整,从艺术家委员会到文广局到院领导,层层把关后才最终定方案。这个过程我受益良多,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完成一个作品,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建筑师比较感兴趣的艺术类作品。我投入了很多精力,常到现场蹲点,把控所有细节,最终建成的执行度还不错。
《设计家》:在油雕美术馆项目中,您如何在项目预算较低的情况下控制项目的质量?
王彦:造价有限的情况下要有一些策略。第一是预算的策略,要明确哪些设计是最重要的。在油雕美术馆项目中,预算只有九百万,非常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的设计中最花钱的是灯,展品能否展出最佳效果与灯的质量有关,需要花一些代价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二是控制空间。油雕美术馆是以营造空间的背景舞台为主,一切不必要的墙壁都被拆除了,不会花太多预算在无谓的结构上。第三是材料选择。我们选用了混凝土板,这种混凝土板在同等造价下,具有自身的个性能展现建筑不一样的艺术气质。项目有了细节设计,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经常到现场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油雕美术馆在上海,我可以经常到现场去,工人很多不理解的事情都可以直接问我,在现场可以做到很精确的控制。
《设计家》:您认为一个好的文化建筑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王彦:美术馆这类文化建筑首先建筑与展品要有一个清晰的主次立场,即美术馆应该保持怎样的立场?我看过很多外国的艺术场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建筑本身极具标志性,却使得内部展品很难凸显,而是建筑呈现出一种非常平静的感觉。建筑不是主角,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和场所,艺术家能够最大自由度地展现艺术品的魅力,同时让参观者感觉是一种享受。要知道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才是更多的参观者来到美术馆的原因。其次关注参观者的体验感。有时候艺术家会极其关注自己的作品如何被展出,却忽略参观者的感受。比如油雕美术馆从外观上看是一个比较封闭,没有窗户的建筑。艺术家希望展品是在灯光控制下进行展览,这导致建筑中自然光要尽量少,甚至没有。但对参观者来说,这种设计会让人感觉压抑,从参观者的角度看需要设计窗户。经过多次讨论,最后的方案是在建筑的角部开窗。最后是注重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管什么类型的文化建筑,都要考虑它所处的环境,及它在城市中呈现的姿态,因为它们是公益性的公众场所。如果是处于自然环境中的文化建筑,就需要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人、自然、城市和建筑本身具有的文化,是文化建筑中比较永恒的影响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设计师的思维和立场
《设计家》:近一两年,您对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有怎样的观察?主要关注了哪些问题?
王彦:第一,在原先的事务所时,我们并不服务于大的房产商,也没有大型的连锁开发商,都是小型的项目,很多业主都是通过口碑找到我们,因此受到市场形势的影响不大。但GOA服务的都是一些最高端的房产商,如雅乐居、绿地集团等,因此受市场影响较大。市场变小了,竞争自然就更激烈,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求也更高,更专业。当然,要想做一些公共建筑,需要参加政府的投标,投标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在国内外建筑事务所中竞争更为激烈。但国内事务所在项目落实等具体方面有优势,可以想象国内事务所如果具备了一些国外事务所的特征后,对国外事务所的冲击会更大。第二,像我这样出国留学的建筑师,不论是接受的建筑教育,还是经历的建筑实践经验,都已经进入了可以和很多国外建筑师竞争的时期。未来十年,国内外建筑设计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原先一边倒的形势现在也已经变成相互之间平衡的状态,这是目前市场的特点。第三,经历过原先的建筑高潮后,人们发现吸引眼球的建筑完成后可能运营不好,很多人吃亏了,大家就变得更加务实,这就给建筑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建筑师不仅要真正把建筑设计做好,且设计的建筑建成后要能够用好。现在的建筑市场进入到适者生存的状态,而且国家也在整顿市场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和现象。总体来说,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设计也会越来越规范,大方向是好的。
《设计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国内设计事务所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王彦: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设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最终还是看人的思维、经验和技能。说起来就是提高设计师自身的素质,但就目前看,国内设计师与国外相比,整体素质还是参差不齐。一座城不是一个两个建筑师设计出来的,而是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一大批建筑师共同设计建造的。一个真正能打动人的城市,它依赖的是整体建筑设计师的素养的提高。这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城市有一个立场,即你要设计怎样的建筑,能让人感受到建筑氛围适合时代、适合城市、适合身边的人。我们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走到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人的思维和立场,一个公司或团队能够走下去,需要观点和立场,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这点。
而恰恰在国外事务所,即便是很小的事务所,这种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会被贯彻下去,业主可能提出各种要求,但他们的优秀之处在于既能够满足对方的要求,又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变。最近我们有一个新建成的华信接待中心项目,业主要求让面积只有两千平方米的建筑看起来像四千平方米。我想他的愿望就是建筑够气派,大气,于是我把两千平方米的地块一切为二,分成两部分,又将两部分错开,在顶部做了个大顶,空间就变大了。当然建筑师也要有自己的底线,我曾经问过科尔霍夫教授,他在柏林刚开始设计的一些建筑与那个时代里其他人的设计大相径庭,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要勇于说不,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当项目无法协调时,果断选择放弃项目,这样可以保证他能够建起一个系列的作品,当一个、两个、三个都是好作品时,慢慢的时代也就改变了。虽然不能说因某一个建筑师改变,但他一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设计家》:您同时在同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您授课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王彦:我的课程兼顾了同济大学对于建筑类型设计的训练,同时我更关注建筑本体的东西。不论中西方何种类型的建筑,都会存在一些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的规律性的东西就是建筑本体。认识建筑的本体不仅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也是建筑师的看家本领。我很注重学生建筑素养的培养,也希望能在建筑教育方面挖掘一个小口,让学生能走得更深远。另外,我是上海人,对上海也有一些了解,在设计课程中,我会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将建筑师应该对城市持有的一些立场传达给他们,包括保持城市风貌的延续性及整体性。今天的学生毕业后未必如同当年的我们一样,能有一块完整的平地让他们去做设计,反而在很多城市已经有很多成熟的风貌区域,他们需要在这些风貌区中去做建筑设计,要以怎样的姿态和立场站在那里,这很重要。
《设计家》:您对个人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王彦:做建筑设计是我的一种乐趣,我希望尝试一些不同的项目类型。但可能我做了各种类型的项目后,业主评价说我只适合做文化建筑,那我就好好把美术馆、艺术馆做好就好。在世界的潮流下,艺术馆设计已经到了第五代。它是建筑与艺术品两者完全融合的设计,这样的建筑在我国还没有,但我们希望以后会有。
《设计家》:您业余爱好做什么?您认为它与工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彦:平时喜欢绘画,唱歌,现在用手机录制一些歌曲,歌词都是自己写的。现在手机制作很简单又方便,抽空半小时就写完了,当然你脑子里要有这个素材。这些娱乐活动让我能真正放松,做这些事情时才不会想到各种建筑方案、汇报之类的问题,而且还能给自己的脑袋换个思路。
采访:《设计家》 整理:王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