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回武汉,登上飞机之后空姐递来几份报纸,其中有份报纸一下子就吸引注我——《武汉晚报》。原因无他,只是从学生时代起,我就经常阅读这份报纸,它不是什么大报,它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只管一家之事的都市报纸。显然,作为市民,在没有互联网、没有各类手机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时代,我们可以从这份报纸上得知武汉市的一切,小到张家长李家短,大到市政规划与宏观政策。总之这是一份和我们生活很近的报纸。
离开家乡工作后就很少接触只有在武汉才能买到的《武汉晚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下我也无暇关注那个生活了23年的城市里的大事小情,所以在飞机上拿到《武汉晚报》自当如沐春风感觉即刻就回到家了一般。
这份报纸果然不负所望地在第一时间让我闻到了最真的家乡味道,一篇《8种“爆款”汗味年菜,你吃了冇》,武汉方言入标题、最具年味题材赫然醒目,我已经倚在飞机舷窗上“开怀大吃”起来。
文中所列八大汉味名菜,无不为我所爱,好吃之人请先自备解馋之物方来浏览以下菜名:排骨藕汤、炸藕夹、腊鱼腊肉、腊肉菜薹、粉蒸肉、地菜春卷、珍珠圆子(丸子)、红烧鳊鱼,年夜饭齐聚八样菜式,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各类其他美食则可称为武汉的“满汉全席”。所幸,我最喜爱的排骨藕汤居然以78.5%的民众投票率高居最受欢迎8大名菜之首,武汉的孩子,口味相当“整齐”。可是就这个大众情人排骨藕汤,却也是一家一种口味。
排骨和藕的比例决定了汤汁味道的腻与否、食材和水的比例决定了汤汁的清浓寡淡、熬汤所用的器皿决定了汤汁的回香、熬汤所用时间则决定了排骨和藕块的绵软与口感,每家每户酌情而定,再加上依据个人口味添加的少许其他佐料,难怪排骨藕汤已是一家一味。
很小的时候,我便懂得妈妈是制作此汤的民间高手。上好的排骨被切成较为整齐的6公分长短,藕块切成5公分长短,由此既能轻松入味、方便夹食,又不至于切得太小被熬化了。排骨和藕块的比例,大约是6:4,这比例恰好让肉香与藕香的交融达到最佳味觉体验。
将一堆排骨藕块倒入瓦罐,倒满清水,放在炭炉上小火煨制一整晚。第二天一早,便能被绝妙的汤骨香味逐渐唤醒。这期间,还需勤快,加上两三次水是必要的。由此得来的排骨藕汤,盛出来放在大汤碗里,加入些许盐和胡椒,碗口冒着夹带浓郁香味的蒸汽、汤面飘着少量淡黄的油花、汤水变成接近深红藕块的灰红色,排骨早已熬得松软一碰就骨肉分离、藕块变得粉粉的,我心目中人间第一靓汤就是这样的。
当我蠕动着嘴巴睁开眼睛的时候,飞机已经处于平流层,一看飞行地图,我回家的路已经飞过一半。肚子开始饿了、嘴巴也干了,嗅觉变得越发灵敏,似乎已经闻到家的味道、排骨藕汤的味道。
即使平日里可以到外面聚餐,但我们自家年饭还是要在家里制作的。我妈主持,我爸帮手,我负责试味,一连几天家中都会出现各种准备食材的叮叮咣咣的声音,其乐融融。以前过年如此,现在也如此。我以为,这比提前几个月预定个什么酒店年夜饭、一家人像赴宴一样出去吃一顿来得有意思多了。一来,年饭的味道是独家定制;二来,一家人自给自足充满欢乐氛围;三来,年饭嘛,还是要在自己家里吃才有味道,才是自家过年的味道。
郭智毅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副主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