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逐步演进的概念,德国企业正在这条路上大步前进。
“工业4.0(Industrie 4.0)”是一个诞生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的词汇,只用了短短几年,它在全球都找到了自己的近义词:美国的“工业互联网(Industry Internet)”,中国的“互联网+”。实际上,这些词汇都在表达着同一个内涵: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实现物物相联,机器与产品之间的信息可以无缝交流,高效地按需生产,最终形成生产与消费的闭环。
这么说听起来有点晕,能“举个栗子”吗?C2B在电商领域并不陌生,消费者订制生产,但需要达到可以启动一条生产线的量,这也是“众筹”常常被当作预售的一种方式的原因。简单地说,“工业4.0”是工业生产领域的C2B,即使是一台产品也能被个性化地生产出来,这使得生产线要更为柔性化。比如说,通过手机或是其他智能设备,为自己下一台汽车的订单,工厂的生产线自动按照需求进行了生产。而这条生产线上还在生产着别人订制的汽车。更进一步地,当这台汽车开了一段之后,根据你的驾驶习惯、喜好等,AI会自动为你升级换代甚至订制你的新汽车,至于此后更为科幻的未来,你还可以尽情想象。如果是锅炉、涡轮机等工业设备,在“工业4.0”的语境中比较可能的现实是,在庞大的工业领域中,如果某天某部分出现了维修和生产需求,机器本身会发出指令,进行自我维护。
不可否认的是,鉴于技术水平的发展,“工业4.0”依然是一个逐步演进的概念。在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人们看到的不是以后几十年,而是现在便可以实现的“智能工厂”的现实状况。在灵动的机器人与严肃的生产线等重装备之外,是微软、思科、Infosys、IBM等为代表的IT公司对产业融合的理解。一个并不太准确的表达可以是,当工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和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相遇,这可能就是“工业4.0”以及所有近义词想要到达的境界。
那边厢,从汉诺威工业展到安贝格智能工厂,一种实践路径的探索。以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已经走在工业4.0的路上,如钢铁机器一般将这样的未来一步步推进。这边厢,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层碰撞从思维的激荡开始拔寨攻城。虚拟与真实两个世界终将实现高度融合——那么,我们应该或者必须做点什么呢?
文/郑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