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的时候要想着光明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光明 叶俊英
  • 发布时间:2010-08-16 13:40
  他,最喜欢的四个字“见素抱朴”,取自老子《道德经》,有无为而治之境界。他的企业文化——“持信、抱朴、存谐、潜修”也有此意。他,诚然经历万千世事,有黑暗也有光芒,但每每黑暗之处总被他一笑而过,即便是光芒四射的2009,他也说,其实我没有刻意,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动。

  他,所领导的公司多年来经营稳健、业绩优秀,2009年资产管理规模更从2008年的第五名跃升为榜眼,并由此赢得了“十大金牛基金公司”的称号。而如今,这家公司更是以愈加骄人的业绩稳居行业“龙头”;他也被同行称为可敬的对手;而他仍旧低调,不提百年老店也不说宏大梦想,他说战略还需未来10年边践行边总结,当下筹划过多并无益处。

  他就是易方达基金的总裁、2000亿资产的掌舵人叶俊英博士。

  心中一碗清水

  叶俊英的办公室里有一幅2米长、1米宽的大幅书法,上书四个大字“见素抱朴”,下配道德经第19章全文。他解释说,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崇尚自然,简单朴素。

  “见素抱朴”,或许这就是叶俊英眼中投资与做人的最高境界吧。

  与最早成立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相比,第十一家成立的易方达,自从2001年成立伊始就凭借持续稳定的发挥,业绩呈快速发展。

  据介绍,2009年,易方达价值成长净值增长率达102.9%,位列混合-灵活配置型基金第一名、所有开放式基金第十名;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主动型基金;货币基金B级和A级2009年收益率分别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并且在最后关头战胜博时基金公司,拿下中国公募基金业的2号交椅。

  “在2009年,我没计划要进第二,当时想保持第五也挺好,甚至跌出前五也能接受。” 谈及过往叶俊英表情淡定而从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团队的努力,也和发行的时机有关。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点成绩就得意洋洋。顺的时候要想不顺的可能,不顺时候倒要想着光明。”

  面对骄人的成绩叶俊英有“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之境界,而面对工作和生活上他亦是如此。

  30岁就在证券公司管投行做副总的叶俊英,曾经是一位“年轻气盛”的副总——由于工作压力大、避免不了发脾气。但是他并没有一直让这种“坏脾气”保留至今,而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改变这种生活态度。

  在谈到自己性格的转变时,他向记者讲了曾国藩的一个小故事。而今的叶俊英也正如曾国藩当年从京返湘的转变般,开始由波涛汹涌的溪流渐渐汇成一条缓缓畅流的平坦大江,宽阔而浩荡。叶俊英坦言,现在的自己“面对高兴的事情,不会太过于欣喜;对于不好的事情,也觉得其实并没有什么”,如一碗清水置放于心中,映世间万物,波澜不惊。

  他随即解释说:“对得起自己这辈子,对社会有意义,做点事情就可以了。比如说两个石匠,一个人想着靠打石头养家糊口,另一个人想着打出来的石头能建一座宏伟的教堂。虽然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很可能结果不同,其间的快乐程度也不同。”

  不提百年老店

  通常金融机构都志在做“百年老店”,而叶俊英却说现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或许我没有宏大的梦想。战略还需未来10年边践行边总结,当下筹划过多并无益处。”

  叶俊英认为,基金业是人的事业,人在基金公司里头干,必须让他形成稳定的预期,要形成稳定的预期,必须是股权结构、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队伍以及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稳定。

  他感慨国内基金业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股权,困扰着他和很多同行。这其中有制度性的原因,也有股东自身的原因。“股东的经营层对自己都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他能对你作出长期的承诺吗?或者说,它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它能不卖你的股权救命吗?这几年要不是证监会顶住压力,力排基金业的不稳定隐患,行业可能发展不了这么快!”

  在这一点上,国外同行则要令他羡慕不已,如美国的富达基金管理公司,始终是家族控股,从成立到现在没有变过,管理规模最高时做到一万亿美元。波士顿的惠灵顿基金管理公司,掌管4700亿美元的资产,它采取的是合伙制。此外,资本集团也是员工持股,管理着4000多亿美元的资产。

  “惠灵顿和资本集团的业绩,在全美一直名列前茅,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得那么好?因为他们的预期很稳定。他们的战略是持续的,产品线是一贯的,投资风格是一致的,人员也是非常稳定的,所以他们能够做到!”叶俊英并不掩饰他的向往之情。

  “股东要能长期稳定,管理层和员工的预期就稳定了,愿意持续地拼命做下去。可能走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不是我要多少钱,我奔着钱来,他就是要一个稳定的预期,一个良好的感觉,觉得在这里很舒服。刚刚进来可能收入低一些,干个五年十年,就可以过上很体面的生活。”叶俊英说道。

  尽管目前并没有看到破冰的迹象,但在《基金法》筹备后期参与了大量工作的叶俊英对基金业的员工持股依然抱着乐观态度,“基金法在起草的时候预留了空间,对于员工持股这一块没有规定——也就是说没有禁止,这本身就是很大的突破。”

  然而,叶俊英很清楚,仅有明晰的产权是不够的。要打造百年老店,基础因素是产权,同时还需要有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加上现代管理构架的运用,公司治理的运用。显然,他追求的是脚下每一步的稳步成长。

  以人为本,自我管理

  易方达既不是老十家也不是银行系,它不在北京也不在深圳,而是偏居于广州一隅。因为地理位置上略处劣势,所以易方达的大部分基金经理和行业研究员都是由公司自己培养。

  截至2010年3月31日,公司的员工有 260名(其中香港子公司7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56.2%,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占30.8%。公司高管人员人均金融从业时间16年以上,全部具有经济学或管理学教育背景。公司的投资研究队伍专业、稳健、勇于进取,现有投资和研究人员共59名,其中基金经理、年金投资经理等投资管理人员人均证券从业时间9年,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占37.5%;研究人员共27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占66.7%,具有复合专业背景的占51.9%。

  在管理上叶俊英尽量给人员授权,着力于建立一种和谐宽松的企业文化,对研究人员和基金经理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为他们充分发挥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他表示,作为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前些年连买什么股票他都是参与讨论的,而现在的他已可做到完全不管,只参加每月一次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其实也只是听听而已,尽量不说,说了也未必有人听!”他还调侃说,自己在投委会上是最无权威也是最不自信的,轻易不太敢发言,怕被年轻人当场反驳,面子挂不住。而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上,现在基金经理有很大的自主权。

  他经常鼓励员工要自我管理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套用德鲁克的话说,“知识型企业要进行自我管理”,一个员工是不是管理者,不是看他有没有下属,而是看他要不要单独做决策,只有单独决策的员工才是管理者。在易方达每个员工都是管理者,公司充分地相信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实行自我管理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对于基金经理,叶俊英则不会太急于评价他们的投资业绩,而是会给他们3—5年的时间去表现自己的能力。他不强求基金的业绩排名要排在第一第二名,而是要求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

  由此看来,叶俊英对员工的宽容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但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了基金经理更多在失败中成长的机会,也培养出一批忠诚于公司的优秀人才。

  更令人折服的是,他还鼓励员工试错,他表示在易方达主动工作、积极工作都不够,而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可能找到规范和创新的最佳结合点。

  除此之外,易方达在用人上也是特别慎重,反反复复看,反反复复谈,还要在公司呆一段时间。他们不仅看重人的基本素质、能力和经历,更看重人品,而对于每个刚进易方达的人员,叶俊英每次都要亲自面谈,并鼓励新人员要多读、多看、多想,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