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赛事增强中国体育底蕴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冬奥会,体育,姚明
  • 发布时间:2015-09-01 07:55

  2015田径世锦赛、2019男篮世界杯、2022冬奥会,我国7年将举办3项洲际体育赛事,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改善体育产业结构、提升体育文化底蕴起到积极的作用。

  继7月底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中国又在8月初申办男篮世界杯成功,参与了两场申办的大使姚明幽默地将其比喻为两罚全中。屈指算来,加上田径世锦赛,从今年开始至2022年,中国每隔三四年就会举办一次洲际规模的体育赛事,就举办赛事的频率来说,中国已跨入体育强国行列。

  关于举办大型赛事,舆论颇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这很好拉动了体育消费,改善了体育产业结构,同时宣传了城市形象。当然,也有些人认为花费颇多,劳民伤财。不同的声音可谓见仁见智。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办大赛≠花大钱

  举办大型赛事的确花费颇多,最典型的例子当属2014年俄罗斯的索契冬奥会,总预算高达500亿美元,让全世界为之咋舌。但物极必反,索契冬奥会也成为大型赛事举办方式的一个拐点。

  索契冬奥会的不惜成本,直接效应就是吓退了众多申办城市。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最终只剩下北京与阿拉木图,令国际奥委会非常担忧,如此继续下去,大型赛事很可能陷入无人申办的尴尬境地。

  反思之后,国际奥委会强调,他们会非常在意申办城市的市民支持,同时,必须注意节俭。也就是说,奥运会不光要办得漂亮,还要省钱。谁的预算低,谁更有可能申办成功,因为这不仅关乎举办城市的经济压力,更关系到奥运会的长远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办一届既出彩又节俭的大型赛事?里约似乎给出了答案。2014年,巴西成功举办了足球世界杯,2016年,又将承办夏季奥运会。三年两办大型赛事,这早在里约的计划之中。巴西人认为,连续举办大型赛事,成本是最低的,无论在场馆建设,还是赛事服务及人员培训方面,第二次办赛的成本都会远远低于第一次。

  让我们看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预算,仅为30亿美元,远远低于索契的500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用好了夏奥会遗产。在北京赛区所需的12座场馆中,11座为现有场馆,只需新建1座。现有场馆中,就包括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2008年夏奥会场馆,这就大大节省了办赛的开支。

  另外,在器材的使用方面,2022北京冬奥会更多采用租赁方式,在购买、仓储以及赛后处理方面,又节省了大量开支。申冬奥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说:“正是因为我们办过一届奥运会,才懂得在哪里可以省钱。每一度电、每一吨水都要计算到位,保证预算是真实的,可操作的。”

  反观北京的对手阿拉木图,预算为35亿美元。正是因为没有可供使用的大赛遗产,他们将预算压缩到最低,仍比北京多出5亿美元。在具体的操作环节,阿拉木图也需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保证比赛在低预算模式下顺利进行。

  烧钱办大赛的模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留给中国体育的课题是如何低成本办好比赛。毕竟,兴建大型场馆的投入是巨大的,赛后闲置才是最大的资源浪费。盘活、用好这些体育遗产,是当代体育人的历史责任。

  要有长远目光

  办大赛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可否认,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发生了重大转型,最明显的就是由此前的竞技体育拓展到开展群众体育,拉动体育产业。近年来,中国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各类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2008年之前,马拉松赛事的参与者多为专业运动员,大众关注度不高。但近些年跑步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其中,盘活了马拉松这项极限运动,同时也催生了各种路跑赛事。

  2015年田径世锦赛的第一项比赛男子马拉松赛中,有一万多名普通跑者参与其中,他们与专业选手同场竞技,完成了10公里跑。这是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创举,改变了此项赛事只有专业选手参赛的局面。另外,在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规划中,到2022年,中国将会有3亿人上冰雪。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冰雪体育产业,尤其是举办冬奥会的北京来说,将是重要的发展契机。

  大型赛事对一个国家体育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竞技实力、群众参与度外,中国的体育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这与国务院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目标是一致的。

  丰富体育文化

  与冬奥会不同,男篮世界杯是世界顶级单项比赛,它的受众面相当广泛。尤其是在篮球运动极为普及的神州大地,篮球是青少年人群中热度最高的运动之一。

  徐济成亲身参与了冬奥会和男篮世界杯的申办,他表示,能连拿两项世界大赛的举办权,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当一个国家崛起,GDP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后,体育产业是其新的转型和组成部分,正好需要这种国际大赛作为支撑”。

  徐济成认为,在全媒体传播时代,重大赛事不仅需要剧场级的比赛场馆,还需要场馆所在城市拥有大量热情的体育迷。这正是北京及其他7个联合申办城市的优势所在。举办一届男篮世界杯,篮球在中国的影响力、参与度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形成对民众和赞助商的强烈吸引力。

  可以预见,未来的北京等大城市,参与体育活动,尤其是篮球运动的人将会更多,篮球或许将成为“全民时尚”,由此形成的固定体育消费人群将成为相关体育产业的最佳催化剂。

  未来7年,北京将接连举办男篮世界杯和冬奥会。五棵松篮球馆将先后承办这两项大赛,包括男篮世界杯的大部分比赛和冬奥会冰球比赛。

  作为万事达中心和五棵松篮球公园的管理方,华熙国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国今娇对于接连承办这两项大赛感到十分欣慰。她说:“这两项大赛对场馆群的发展,以及未来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肯定有很大帮助。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会让更多普通百姓开始接触冰雪运动。对篮球来说,国际篮联考察团年初看过场馆后非常满意,并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包括要增加适合各个年龄段市民参与的活动,让五棵松成为京城篮球乃至京城体育的圣地。

  据介绍,目前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这个占地总面积逾12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文体休闲聚集区将改变依靠比赛日球迷群体的潮汐性经营模式,把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文 陶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