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郭艾伦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郭艾伦,CBA,篮球
  • 发布时间:2015-09-01 08:55

  他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后卫之一,却可能无缘国家队。究竟是能力欠缺,还是风格不符,又或者是人为矛盾使然?此时,外界眼中的郭艾伦就如站在十字路口。

  向左还是向右,或许并不是郭艾伦能够决定的,他能做的是坚守自己心中对篮球的热情与信念,等待命运的召唤。

  生龙活虎的郭艾伦

  谁是如今中国篮坛的第一控卫?每个球迷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郭艾伦无疑可以算一个。

  郭艾伦在今年CBA总决赛之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八国邀请赛。对于刚刚从美国归来的他来说,那个赛事最多只能算是牛刀小试的一次热身,真正体现出价值的是接下来的斯坦科维奇杯赛。

  尽管中国国奥男篮在斯杯上4战皆负,惨淡收场,但是这掩盖不了郭艾伦的光芒。4场比赛中,他场均得到20分、5个助攻和3个抢断的数据,成为中国征战斯杯以来数据最好的后卫球员。

  从进入CBA以来,郭艾伦就一直吸引着球迷和媒体的目光,他顶着“星二代”的光环,有着年少成名的骄傲,也有着创下纪录的破格提升,“郭艾伦条款”的诞生让他早早被视作未来中国男篮后场的核心。

  和一些年少成名的球员不同,郭艾伦的起点很高,几乎每一个赛季都可以看到他的进步。从一开始的防守尖兵到反击的尖刀,再到阵地战中可以组织全队,郭艾伦的提高是全方面的,在不断强化自己长处的前提下,大幅度补充了短板。

  曾有人诟病他不会传球,不久,郭艾伦连续两个赛季拿到CBA本土助攻王的称号,还有一个全运会的助攻王,充分证明了自己在串联球队方面的能力;曾有人抨击他投篮能力太差,于是郭艾伦苦练投篮,让联赛中敢于放他投三分的对手都尝到了苦头。

  从CBA赛场上和小外援的对抗,再到如今斯杯上和外国球员之间针锋相对,郭艾伦的个人能力已经让人挑不出太多的问题。

  矛盾之下何去何从

  随着在斯杯上的抢眼表现,关于郭艾伦回归国家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在缺席了国家队大部分集训时间,尤其是重要的欧洲拉练之后,距离亚锦赛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郭艾伦的回归已经越来越渺茫。

  郭艾伦和宫鲁鸣到底有没有矛盾?还是辽宁男篮和国家队存在隔阂?这个夏天,类似的猜测一直搅扰着郭艾伦和他的队友们。4名辽宁球员以“因伤无法完成训练”为理由离开国家队,去寻求治疗,无论他们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举动必然被视为对国家队主教练宫鲁鸣的挑衅,而宫鲁鸣又是以铁腕治军著称。

  郭艾伦的右手手腕一直有伤,2013-14赛季遭遇断腕,未及痊愈,便在季后赛复出,随后又因为去年夏天要在国家队集训而放弃了恢复治疗。就这样,带着未痊愈的手腕征战了整个2014-15赛季,熟悉郭艾伦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从郭艾伦的角度来看,先寻求将手腕治愈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决定,这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是负责的选择。但是国家队的集训任务再一次和他的治疗计划冲突,郭艾伦做出了和去年不一样的选择,决定请假离队,去美国治疗。这或许就是第一个矛盾的开始。尽管在选择治疗方案上和宫鲁鸣产生分歧,但是他的初衷是尽早治好伤病,以更好的状态去国家队展示自己。

  作为今年NBA的落选新秀,郭艾伦在美国期间接到了不止一支球队的邀请,希望他去试训,以便NBA球探更近距离地观察他。但是,如果参加试训,势必影响到他回国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错过亚锦赛前所有的备战,这些都是国家队和宫鲁鸣所不能接受的。

  郭艾伦放弃了试训机会,治疗一结束就回到了国内,这是他表明自己态度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表达重回国家队的一种渴望。但结局并不乐观。

  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时候,当事情陷入僵局,不妨跳出固有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众所周知,诸如篮球、足球这种团队项目,集体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就篮球来说,5个个人能力出色的球员未必能打赢5个能力稍逊却配合默契的球员。这当中包含着“一加一大于二”的道理,也涉及团队风格和个人特点能否融合的问题。

  从目前国家队的配置来看,宫鲁鸣明确将内线作为球队的核心进攻点,队中也确实拥有在亚洲范围很具有优势的内线配置,易建联、王哲林和周琦这三个大个子可以在内线保持足够的统治力。在战术风格上,宫鲁鸣也明确了以内线为主,侧翼为辅的思路,后卫更多的时候作为连接点而存在,而不是进攻的发起点,不需要长时间持球。经常有球迷觉得国家队的后卫都是一过半场就交球,外线传导之后找个机会传到内线,然后看内线球员强吃单打来结束战斗。球队的战术风格如此,教练的布置如此,球员就会如此执行。

  但是,郭艾伦并不习惯这样的打法。他需要长时间有球在手,然后通过自己的突破制造对方防守的漏洞,这样的持球习惯让他和国家队的战术风格相冲突,也不符合以内线为核心的建队思路。

  在去年的亚运会上,郭艾伦表现糟糕,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准,一定程度上源于他手腕伤未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适应国家队的战术风格。

  因此,在宫鲁鸣坚持以内线为核心的建队思路下,郭艾伦要回到国家队,必须接受“改造”,去适应球队的需要。但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否则非常容易在场上“迷失”自己,不但没有执行好要求,反而影响了全队。

  永远的“球痴”

  很多人喜欢郭艾伦,除了他在赛场上展示出来的实力,更因为他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即便是那些“黑”他的人,也承认郭艾伦被称为“球痴”是名副其实的。

  “我没有想太多”,这是郭艾伦回答媒体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并不是用来掩饰什么,是真的没有想过“太多”,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打好篮球。

  开始的时候,郭艾伦比较在意外界的评价,“打了这么多年之后,我渐渐有了一些心得,与其过多在意外界的评价,不如多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好好想想怎么纯粹地打球”。

  郭艾伦说:“夸我的和骂我的人都太多了,在意不过来,我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打球。尽可能帮助球队,上了场就好好打,少说多做。”尤其是经历了去年亚锦赛之后,强烈的批评之声几乎将他淹没,但也让他的心理变得更加成熟,学会看淡一切,用正确的心态去承受一切。

  这个夏天,置身于“能不能回国家队”这个极具争议的漩涡当中,在别人眼中,郭艾伦仿佛处在职业生涯中颇为关键的十字路口,但是在他自己眼中,其实看不到任何的转角和分岔路,有的只是面前那一条篮球大道。

  文 高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