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述说清华模式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体育,清华大学,马约翰杯
  • 发布时间:2015-09-01 08:11

  马约翰几十年前就提出体育的迁移价值,通过技能和意识以及比赛竞争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大学就是发展输出人才,得有完整的人格、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

  胡凯有“眼镜飞人”之称,2005年他拿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百米冠军时,曾引来中国体育与教育界对清华模式的热议。10年过去了,当年的玉面少年即将完成他的博士学业,留校工作的他担任了清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与体育部副主任的职务,主抓学生文体工作。在外人眼中神秘的清华模式是什么样子,由他来回答再合适不过。

  “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我们的目标

  新体育:清华大学在学生体育工作上有着怎样的布局?

  胡凯:清华曾经有一个目标──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1957年蒋南翔校长提出来的,让大家学习马约翰老先生,能够像他一样健康地为祖国工作至少五十年。这个口号从提出到现在已经58年了,是我们体育工作的目标。清华大学希望通过体育对学生的培养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益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从运动习惯中感悟出体育的迁移价值,这种迁移价值可以塑造和完善人格。

  学生体育工作分为5个部分,包括入学引导、第一课堂、社团协会、体育代表队、马杯教练团。学校提供一个平台,各部门协调工作,支撑和实现全方位立体培养的体系,这是一个闭环的完整模式。

  入学引导是针对新生的大一行动计划。

  很多新生进来的时候不太适应,本来应该在小学或中学培养起来的习惯,到大学还没有养成,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体育锻炼习惯,所以体育就成了大一行动计划里的专项。这个专项与体育课挂钩,体育课的项目可以拿到课外练习,主要是从力量和体能方面去锻炼,让大家在大一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这之外,军训期间还有“第一堂体育课”,专门为所有新生讲清华体育的传统和氛围。

  体育课是培养兴趣的过程,设置是4+2+2,头四个学期是必修课,大三是限选,大四是任选,起码在前三年里是和体育课挂钩的。大一以基础为主,到大二慢慢有一些专项,因为是必修,学生可以去选自己喜欢的专项。大三的跟进让他们慢慢意识到自己对所选专项是否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在体育课上得到基础专项练习和知识。

  清华大学有五十多家体育类的社团协会,这些协会提供体育课之外更专业的提高。如果学生特别喜欢轮滑,我们有轮滑协会,可以继续培养技能和兴趣,同一群有兴趣而且技能还不错的同学一起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机会从社团晋升到清华大学轮滑队。在这里,不仅可以提高技能,还能参加北京市、全国专业的比赛,甚至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于他们来说,这项运动基本上能成为一生的业余爱好,从最底层的院系比赛到世界级比赛全部贯通。只要练得好,有能力,就能一直走到底。

  我们从代表队里选拔一些人组成马杯教练团和班级训练营。在马约翰杯比赛中,我们派出教练帮助大家提高技艺。班级训练营是以班级为单位向学生服务,对大一的新生在跑步和力量上也进行指导,这样的匹配基本能覆盖到全校。

  新体育:这种模式需要什么样的平台来支撑呢?

  胡凯:这种体系是完善校外、校、系三级运动赛事支撑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80%院系有自己的系运会。即便有的系没有自己的田径运动会,也有自己的篮球、足球和羽毛球比赛。院系有这样的比赛,学生们就愿意找到相应的项目去练。学校有马约翰杯,囊括了40多个比赛项目,贯穿整个学年。我们的项目比奥运会还多,包括健美操、台球、围棋等。在这种大平台支撑下,学生体育锻炼的氛围很好。各院系的学生会、团委都很重视,学生们也愿意在这上面投入精力。

  全校本科生有四百多个班,其中三百多个班参加到篮球赛之中。以班级组队参加,更能激发荣誉感,激活最小“细胞”的运动活力。

  这个平台的支持来自校团委、学生会、社团、体育部、教务处等。清华有一个体委会,这是校领导牵头,协调全校体育发展的部门。体委会对一级平台和培养模式起着最大的支撑,这就是清华现在已有的体育培养模式。

  能够变成今天的我都是清华带给我的

  新体育:对于体质弱和不爱锻炼的学生,清华有怎样的帮助?

  胡凯:他们在这个体系里起码要遵守体系的规则。大一大二的体育课都是必修,得想办法拿到学分。体育课能拿到及格的学分,体质就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总之,这是一个任务,学生们知道3000米如果不达标,必须得练,引体向上不过也得练。在练的过程当中提高体质,增强兴趣。有的学生在练的过程当中喜欢上这项运动,后来成了清华代表队的队员。有一位留校的老师,读书时体弱多病,但是为了通过3000米,强迫自己锻炼,逐渐迷上打羽毛球,最后成为校队队员。

  新体育:外界称这种模式为体教结合,怎么看这种称法?

  胡凯:大家都这么说,但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因为这就把体育和教育分离了。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极重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按我的理解,教育无非是文教和体教,文教是学科教育,体教是体育教育,两方面是对等的。体育不与任何一门具体课程对等,要与所有课程组成的文教对等。

  马约翰几十年前就提出体育的迁移价值,通过技能和意识以及比赛竞争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大学就是发展输出人才,得有完整的人格、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

  新体育:这种模式可以推向全国吗?是否只有清华的学生才能适应这种体系?

  胡凯:只要学校愿意去做,都可以尝试。能做到什么样的高度,不取决于学校的能力,而取决于是否认可这种理念,以及是否有传统的积淀。清华可以这么做,因为清华建校以来就有这个理念,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完成目标。这个目标谁都能拿去推广,大不了就是建立一个这样的体系,但在这之下,能否把所有“细胞”都刺激起来,就不好说了。如果说清华的学生都很牛,才能适应这种模式的话,通过对比就能看出来,北大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体育人才。

  新体育: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在这种体系下如何成长?

  胡凯:很简单,我是因为想读书才来了清华。相对于学习来说,我在体育上更有天赋。我进入清华后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天赋发挥出来,为学校和国家做贡献,同时实现自己的愿望。清华提供了实现这种愿望的平台,自然,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了。自身的梦想要与脚下的土壤相结合。我能够变成今天的我,都是清华带给我的。

  新体育:在清华大学,有多少学生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胡凯:如果以上体育课为参考,那当然是100%。从课堂之外的角度来说,没有完全的统计,清华学生起码会自愿出来长跑。不管是强制还是半强制,至少会担心自己的长跑测试能否通过。至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这个比率可能会下降一些,但我知道一件事,我们举办的班级足球和篮球赛以本科班级为主,得到这个消息后,很多研究生班级来问能否报名,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到运动中来。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对于体育的强制少了。因为经过4年的培养,起码形成了锻炼的习惯,那时候就凭大家自愿。研究生也有自己的体育俱乐部,清华的体育场地永远供不应求,乒乓球、羽毛球的场地都很难订。我不清楚其他学校体育资源的空置率是多少,但就清华来说,场地绝对是满负荷运转。中国人的体育理念在不断变化、进步,与世界接轨。

  马杯是清华人一辈子的荣誉

  新体育:清华大学如何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分类?

  胡凯:我们的体育代表队分A、B、C三类,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清华就是A、B类的概念。A类水平最高,以为校争光、为国家争光为任务,代表学校与国家队参加比赛,现在主要是篮球、射击、田径。B类是高水平运动员中学习兼顾得比较好的学生,分数接近一本线,他们分散在各院系,承担为学校争光的任务,带动院系体育风气,包括排球、游泳、健美操、击剑。C类是从社团中选拔出的普通学生,引领风气为主,代表学校参加高校间比赛。如果有些普通学生的成绩特别好,也可以进入A、B类,比如11级数学的孟澄,非常喜欢游泳,加入了清华游泳队,后来获得了全国大运会冠军。

  新体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认为在体育上倾注精力太多会影响学业,清华学生如何协调学习与运动?

  胡凯:如果达到高水平,像我一样去参加奥运会、大运会,不影响学习是不可能的。

  A类的学生单独编班,四年学制的课拆成五年上,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自习。我当时训练完了去吃饭、洗澡,7点半来到图书馆,8点钟占到位子开始看书。这时候食物消化殆尽,困劲儿上来了,看20分钟就进入最困的阶段,效率极其低下,但每天还不得不重复这样的生活,赶上赛季更加影响。其实这种影响也是一时的,事后受益无穷。对于学习与训练的取舍,我就是该干啥干啥,哪怕休学停课,也得把比赛准备完,赛后再拿出所有时间来投入学习。说实话,少打游戏,什么都有了。当然,这种影响是对清华代表队中那些最高水平的人而言。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运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体育:马约翰杯在清华大学的培养模式中是怎样的地位?

  胡凯:马杯历史悠久,今年是第五十九届。校团委负责制定规则、审核总分、审查资格,具体任务分派给各个协会承担。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马杯对参与的学生都十分有益。我们有一个说法:一个学生如果马杯干得好,绝对是靠谱的干部。学生骨干在马杯中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马杯比赛产生积分,小项比赛冠军的系队可以获得小马杯,总分最高的院系获得大马杯。虽然只有奖杯,但学生和院系都非常重视。拿到马杯的那种感觉无法形容,是一辈子都会铭记的荣誉。清华百年校庆时,前一周是田径运动会,这是马杯的最后一项赛事。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我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方阵,里面全是完成了这个目标的老校友,他们特别愿意走这个方阵。这是马杯的价值与骄傲。

  文 王敬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