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农倒奶卖牛说开去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钙质,奶农,倒奶卖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7 16:03
牛奶和奶制品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和营养品,是钙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消费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15年初在我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作为牛奶产业链最原始一环的奶农们倒奶卖牛的现象。一方面进口奶源充斥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奶农们的原奶卖不出去,这对整个乳品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肯定牛奶绝对需求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奶农倒奶卖牛之怪现状及成因
倒奶卖牛的现象自2014年底广泛地出现在了中国各地,从北方到南方,比比皆是。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东至江苏西至青海,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京津冀的很多地区,这种现象也随处可见。就连奶源最缺乏的广东也出现了十几年来未曾见过的奶农弃养。倒奶卖牛主要发生在散户中间,养殖散户是牛奶产业链里最原始的一环,而消费者则是牛奶产业链里最终的一环,养奶牛的散户们忧心的只是自家的牛奶何时才能卖出,消费者忧心的只是哪里才能买到质量有保障的便宜鲜奶。一方把白花花的牛奶倒掉,一方因为买不到放心奶而不得不盲目地购买质量也不一定那么过关的进口奶,我们的牛奶产业到底怎么了?
奶价持续下降,牛奶企业纷纷实行配额限制。导致这种现象的最表面原因是奶价一路走低,而与此同时,饲料的售价居高不下,导致养殖成本不断上升,而奶企的鲜奶用量减少。2014年下半年以来,很多刚刚高价买入奶牛的奶农们开始忍受煎熬,因为就算按照奶价下跌后的每公斤3.3元的价格,奶农的鲜奶仍旧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鲜奶倒掉,甚至把刚刚怀孕的奶牛卖掉成了奶农们不得已的选择。大通县良教乡是纯回族乡,2014年初当地奶站收购价格还是每斤一块八,2015年跌到了只有每斤八毛钱,比矿泉水还便宜。根据中国奶业协会信息网2015年1月9日发布的消息,专家预测,2015年中国鲜奶市场很长时间内还将持续走低,到7-8月份左右才会有所缓和。
进口奶源冲击国内市场。奶价的下跌并不意味通常所讲的产能过剩,企业并非不需要奶源,而是需要更高标准,更低价格的奶源。奶价走低,进口奶的冲击是一项重要因素。很多奶农也认为洋奶的价格远远低于国产奶价格,并且国外奶牛出奶量大,每户的养殖量也大,因此国内农村散户在养牛成本上处于劣势。来自中国乳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9月份,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占全国用奶需求量的三分之一。2014年3月份开始,全球奶价下跌,新西兰、欧盟原奶价格下跌30%-40%,价格已经接近2.2元/公斤,到岸的进口奶粉价格仅有1.8万元/吨,严重打击了国内鲜奶价格市场。进口奶粉俗称大包粉,是奶企做复原乳的主要原料。从2012年起,进口奶粉就在逐渐替代国内奶源,由于奶企囤积了很多进口奶粉,库存饱和,于是逐渐减少鲜奶收购。
散户奶源的质量难以保证。据天露乳业总经理韩强介绍,2015年以来确实减少了对散户奶农乳品的收购量,因为散户奶农大都手工挤奶,卫生安全很难把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收购上来的散户奶,企业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来进行加工处理。有些奶农在饲养过程中、在挤奶和存放时不够讲究规范,牛奶一被挤出来就被装在不干净未经消毒的桶内随意摆放,家禽有时会直接在桶中饮用鲜奶。还有一些奶农直接对一些乳头被污染未经过任何消毒措施的奶牛挤奶,造成了奶源整体品质不高。
消费者对进口奶的需求不断扩大。一方面,农户的鲜牛奶卖不出去而倒掉,另一方面,老百姓为了吃上安全放心的牛奶拼命地高价网购代购进口奶。目前有200个左右的洋品牌活跃于中国市场,我买网的工作人员曾提及:“去年(2014年)‘双十一’,每3位下单成功的消费者中,就有一位买了原装进口纯牛奶。根据2014年12月7日至2015年1月6日销售数字统计,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销售额及订单量的比值是5比1,而去年同期的比值是3比1。”在各大超市,进口牛奶的陈列专区不断扩大,购买人群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在京的外国人、高收入家庭外,很多年轻的80后父母也愿意多掏钱给自己的孩子买进口牛奶喝。顾客购买进口牛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进口奶更“安全”,原因之二是因为有些顾客觉得进口牛奶的口感更好。这一方面说明居民对牛奶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并且是刚性的,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管制力度以及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中间环节调控还是不足的。
牛奶的消费与需求
牛奶,被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推崇为“最接近完善的食品”,牛奶几乎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全部营养素,并且易于消化吸收,无论男女老少都适于饮用。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倡“终生饮用”。人们从牛奶中可以获得生物学价值很高的优质蛋白,其蛋白质中包含有维持人类生命和促进生长的全部必需氨基酸,牛奶是含钙最丰富的食品,每升牛奶中含钙量达1000毫克-2000毫克,而牛奶中钙的利用率可以达到40%,这对预防老人缺钙极为重要;牛奶也能很好地补充维生素,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营养学家们从实践中得出经验:每天只要喝1-2袋牛奶,再搭配每天其他正常饮食即可满足人体的钙摄入量。
一些乳业专家在对我国奶类需求研究中发现,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市场细化和宏观政策,是当前影响我国奶类需求的四大因素。我国城镇居民仍是乳品消费的主要群体,但消费量不均衡,整体上看来是高收入群体的奶制品消费量远高于低收入群体。随着人口増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一些国内奶制品企业加大了投资规模和市场开发力度,进入了奶制品产业化经营的阶段,这种竞争一方面让消费者有了选择权,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监督机制、有力的法律监控手段与有效的道德基础支撑,导致奶制品行业随着“三鹿事件”的出现遭到了迎头痛击。奶产品的消费量一落千丈。“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谈“奶”色变,许多居民改变了饮食奶制品的习惯,不少居民改喝牛奶为喝豆浆,国产奶粉的销量骤减。一个事件,影响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就牛奶的绝对消费需求来讲,还是比较可观的。据2012年的某项统计调查表明,某二线城市市区有69.74%的居民有饮用液态奶的习惯,每户均月购买液态奶量为4.77kg,户均月支出88.15元。消费者主要供给婴儿的占20.26%,供给老年人群体的占12.34%,中青年占了其中最大的消费比例46.41%。这说明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以儿童和老人为奶制品消费群体的情况相比,中青年对奶制品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在购买奶制品时决定消费者购买与否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卫生,67.59%的消费者最看重安全卫生,66.67%注重营养丰富,只有44.57%关注牛奶的口味。因此可以说,目前牛奶的深层消费需求还是相对比较旺盛的。现在不是牛奶供不应求,而是好的便宜的牛奶供不应求。
牛奶“卖难买贵”深层剖析
目前我国的鲜奶及奶制品的价格比起欧美国家来讲高出很多。在我国的大型超市中,一公斤鲜奶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而在德国的大型超市中,一公斤鲜奶的价格只合人民币三、四块钱,还不到我国鲜奶价格的三分之一。我国对牛奶消费的需求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虽然近年来消费量不断在增长,但比起欧美国家持续的高需求还是少得多。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价格因素。虽然我国每年GDP都有可观的增长,但人均收入仍旧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消费水平对消费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曾一度牛奶消费对广大贫穷落后地区的民众来说算得上是一种奢侈消费,原奶产区以外的广大群众由于收入所限,很难长年消费各种奶制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心中高品质牛奶的需求与他们从市场感知到的牛奶品质的差异程度抑制了百姓的消费欲望。厂家的销售进而从量上受到限制,中间环节的影响又使得牛奶在最终环节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就算是奶农已经在倒奶了,居民餐桌上的牛奶也未见丝毫便宜的迹象。
饮食习惯。欧美国家的人群将喝牛奶当成了一种常态,除了餐时饮用之外,饮茶烹饪时也经常把牛奶或者奶制品当成辅料添加。而我国居民多数还仅局限于将牛奶当作早餐时加入的营养饮品来消费。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牛奶的口味不能适应,而宁愿喝豆浆或稀粥来辅食。
城乡差别。在我国广大原奶产区以外的农村地区,对牛奶或奶制品的接受程度一般,主要是因为之前国家及企业对奶制品营养性的宣传不够普及到位,还有一些黑心的奶企制作假冒伪劣产品,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首要的受害地区就是收入较为低下,消费力度较弱的农村地区。这使农村地区居民对牛奶的反感更甚。
体质适应。有材料表明,亚洲成年人中乳糖不耐受(即体内缺少乳糖酶,无法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因而产生腹胀,腹部痉挛,腹泻,呕吐等等症状)的比例或高达90%。而高加索人(即欧美白种人)中80%的人有在成人后依然产生乳糖酶(用来消化乳糖)的基因。对比之下亚洲成年人比高加索成年人更不适合喝牛奶。其实这种情况也源自于不同的饮食习惯,由于白种人食用奶制品量大,后期自然刺激体内能够更多地产生相应的消化物质。因此改变了饮食习惯,这种适应性也会有所改善。
品质担忧。三鹿后果影响了中国奶企的形象,以及后来其他大型奶企也纷纷传出了一些如三聚氢氨之类的负面消息。又由于当前市场上大都是勾兑奶,纯鲜奶极少,口味也不再“纯正”,多数民众听到添加剂、复原乳等名词会顿生反感。百姓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追求纯天然营养的愿望总是难以企及。
和其他农副产品类似,牛奶“买贵卖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农牧产品生产供给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农牧业生产者往往喜欢跟风,看到什么涨价赚钱了就一窝蜂上,看到什么价格回落就“连根刨”,导致生产供给呈现周期性波动。牛奶生产也是如此,奶价一涨,农户借债也要买牛,奶价一跌,农户们纷纷倒奶杀牛。其次,社会信息的不健全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生产者通常只是依靠前期的市场信息来进行生产,很容易导致供需不均,供给过剩立刻引发市场竞争加剧使价格下降,进一步导致生产者放弃生产从而引发下一轮的供给不足,使产业链整体受损。第三,散户设施落后,使得独立加工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也十分低下,散户们除了坐等奶企上门收奶似乎别无出路。第四,牛奶从原奶状态到消费者手中经历了复杂的流通环节,导致产品价格步步抬升,最后到消费者手中仍旧显得昂贵从而难以刺激普通百姓的消费欲望。
倒奶卖牛对策探讨
“倒奶卖牛”的现象反射的不仅仅是乳制品一个行业的问题,其实在改革后的市场经济下其他很多农副产品或者工业产品甚至蔓延到当下的高科技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奶农不能坐以待毙,政府和奶企应当负起责任,提高民众的幸福度就相当于提高了社会的稳定度与和谐度。针对2015年初奶农普遍倒奶卖牛的现象,政府、企业以及相关人士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缓解散户压力,规范乳品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开发鲜奶以外其他类别的奶制品。在当前的多元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国外的营养观念,对多种奶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高质量多品种的奶制品,比如天然黄油,奶酪,炼乳等,也慢慢被搬上了百姓的餐桌,消费者对多元奶制品的接受能力在逐步增强。企业如果能很好地研究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种奶制品的需求与偏好,以福利大众为目的,一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不愁研制不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严把食品卫生关。政府和企业应当把这个责任更多地背负起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危机自2007年的三聚氢氨事件全面爆发后,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首先,食品造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普通食品到有机食品,从国内品牌到外资品牌,从小商场到大超市,从街头小摊到知名餐厅。消费者的信心已被摧垮,他们认为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第二,食品安全问题反复发生,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及对政府执法部门的“纠错能力”没有信心。如何让消费者重新恢复信心,是目前政府和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鲜奶消费及其营养价值的的认识,扩大鲜奶及奶制品需求面,通过消费量的增长拉动企业对奶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承担起监控的责任,当仅通过市场难以完成经济调整而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时,要通过适当的调控手段使其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提高奶制品加工质量。以零添加,无污染,纯度高为目标。可以通过扶持散户,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挤出的生鲜牛奶进行初步加工处理,改善加工工艺,达到提高奶源质量的目的。比如鼓励散户自产自销巴氏奶,实行国外产销一体化的牧场管理模式。这样一来可以解除散户原生鲜奶被滞收的困境,改变“奶农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从于企业”的现状;二来可以使消费者直接品尝到来自牧场的零添加鲜奶,满足消费者长期以来对绿色奶源的需求;三者可以对大型奶企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使其能够花更多的心力用于改善生产,提高质量,降低价格,适当让利,最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疏通奶农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在保证卫生和质量的前提下就近加工配送,让一部分百姓能喝上当天挤当天加工消毒的放心的鲜奶。此外,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消耗也有助于奶农和消费者以及企业都能得到实惠。
乳品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对本地原奶尽量不限收拒收。山东省已经做在了前面,当地畜牧局表示,将会同物价等部门,积极推动建立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制度,构建多方协调定价机制,缓解“倒奶卖牛”问题。并与多家知名乳企进行协商,确保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
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改变唯利是图的生产观与价值观。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遥远虚无,具体实施起来有些漫长,但一定是最切合实际和最有效果的办法。本来随着人们对于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以及营养价值的关注,对那些声誉高,年代久的大型奶制品企业的产品销售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奶企是否能看明这一点并抓住机遇,就要看他们的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持续增强,人们对膳食结构及营养均衡更加重视,奶制品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奶制品消费人群的不断扩大,奶制品种类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奶制品在未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国产奶制品质量风波导致了人们的信任缺失,让外国奶制品有了更多的机会。如果奶制品企业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主要需求,对产品积极进行创新改造,树立良好的企业道德形象以及品牌形象,增强社会责任心,不断提高奶制品质量,降低成本,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相信最终可以营造出企业、消费者以及奶农们三赢的局面。
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