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外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科学素养,兴趣,校外实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09:38
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孩子,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在校外实践中,他们会主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
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科学教育的正确定位。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成为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强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科学地想问题,科学地处理问题,而根据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是很关键的一环。一般在教学活动起始阶段,教师应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呈现的事物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并提出各自可能感兴趣的问题。这时教师根据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猜想及预测是和问题的提出紧密相联的,特别是在科学课中所开展的探究活动,更应珍视学生所提出的林林总总的问题,让学生有猜想及预测的源动力。
比如,《摆的秘密》一课,教师出示摆,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提出了各种关于摆的问题。其中有学生发现摆似乎总是按一定的频率摆动,对摆的快慢提出了疑问。问题提出后大多数同学也对此非常感兴趣,这时教师就顺势提问:有没有办法让摆摆动得更快些?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又没有很明确的答案。学生就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及预测记录下来。有的学生说,让摆锤摆动的范围大些;有的学生说,让摆锤变得重些;有的学生说,把摆线放长些;也有的学生针对这些猜想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让摆锤摆动的范围小些,摆锤轻些,摆线短些。对于这些猜想及预测,老师应持欢迎的态度,一视同仁,让它们都能呈现在课堂上,为下一步研究确立基础。同时要让学生说说提出这些猜想及预测的理由,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有根据地大胆猜想预测的品质。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在校外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要求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很多探究活动都是分组合作开展的。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比如,《毛细现象》一课的预习中,要鼓励学生去野外的田地去观察。当学生观察到一些物体中发生了毛细现象后,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结构的共同点,即这些物体有孔或缝隙。当学生发现了这一共同点后,就提出猜想:有缝隙的物体能发生毛细现象。对于这一科学猜想及预测,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说用怎样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及预测,也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学生就会根据现有的一系列器材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案。有的学生认为原来玻璃中不能发生毛细现象的原因是其结构没有缝隙和小孔,如果用两块玻璃合起来就可以制造缝隙,观察水在其中是否可以发生毛细现象。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实践方案,学生提出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作出合理的猜想及预测。因为学生提出方案前就对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大多学生猜想水会沿着玻璃片的缝隙往上爬。当学生头脑中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后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观察到最终真实的现象,学生的感受就更为深刻了。
在校外实践的探究中学生互相倾听、互相讨论、互相质疑,学生间相互贡献各自的经验及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确定研究方案,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及预测后,他们最为关注的是真实的结果是否如此,自己的猜想及预测是否正确。这时教师要充分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研究方案去实施,获得最直接、真实的结果,这也是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最核心及关键的环节。在学生获得真实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实施自己的研究,鼓励学生如实记录自己的研究结果。当学生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处,才会心服口服地修正自己的经验及认识,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这就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
夏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