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叫我未来的大学生
- 来源:大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生,90后,武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4 10:04
上大学有用吗?大学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大学是个神圣的地方。神圣到什么地步呢?大家一谈到它,就像谈到一个遥远的圣地,那里有我们想要朝拜的东西。
一直在上学
我是90后,我的整个童年是在乡村里度过的,凡是生长的东西貌似都和土地有关系,于是土地成了记忆里深刻的东西。有时,我在城市夜半醒来,会闻到一股湿土的气味。然而,我知道,那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那里聚集的人还算多,每天都很热闹,我却非常孤独。因为,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大家都叫我未来的大学生。在村民们眼里,大学除了清华北大,就是武大。可能因为我们地处湖北,武大的名声甚至比清华北大还要大。
我小的时候,勤奋、爱学、不大爱说话,不喜欢惹事,于是成为大家公认的好孩子。不少家长因为孩子淘气而被叫到学校,我通常是因为过于优秀去请家长。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路平稳,并且往上升,然后毫无悬念地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大学就像一座山,它不过来,正等着我过去。
千禧年后,整个世界似乎开始在变化,即使在我成长的那个小地方。电影这个词在小伙伴之间流传,周润发和周星驰陪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夏天,直到黑白电视机上打出“谢谢收看”字样,孩子们才不舍地散去。现在想起来,我觉得不可思议,那到底是多么贫乏的年代。
进入高中后,我和同龄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枯燥,每天除了试题还是试题,复习资料似乎永远都做不完。我的世界开始下陷,无论我多么努力,学习成绩竟然一直都在班里倒数。我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我突然觉得也许我再怎么努力,也注定上不了人们传颂中的大学。
从高中起,我回故乡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我呆在学校或者在小城里。故乡只剩下房子和土地,还有关于青山的一些记忆。我对故乡了解得越来越少,几乎只剩下点点的回忆。村民们对我的印象是:一直在上学,就要考大学了,或者正在上大学。
但是,我高考落榜了。落榜不是考得太差,而是那时候信息闭塞,根本没人知道怎么填志愿更好。还记得高三的同桌笑说,高三太黑暗,不管考不考得上,以后打死也不会去复读,你呢?我笑着说,晚上是政治的模拟考吧,我肯定也不会去复读啊!事实是,我食言了。
因为高考分数不错,我在我们这边最好的高中之一复读。我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当时大部分人在高考后都把书,扔的扔,卖的卖,而我却把它们悉数收拾好,带回家。那天还下着大雨。我收拾好“一战”的遗物,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愁绪,开始新的征程。其实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与童年一起玩耍的伙伴们走的路注定会不同了。而我走上了这条上学的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可是,人生中的哪条路又可以回头呢?
一梦三四年
本以为高三已经让人无法喘息,但再到高三,我发现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痛苦。年轻的时候大概就喜欢夸大某个问题的程度,走过去后会发现,没有什么。然后,毫无悬念,我考上了重点大学。
我跟家里商量,酒席就不用摆了,毕竟是“二战”。我自以为对很多东西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这在故乡,虽不是第一次,却是为数不多的第二次,之前一个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是我听了各种版本后,主动去问本人才知道的。父母从城里回来,在故乡摆了酒席,很多亲戚也从城里赶过来,好像奔赴一场盛宴。我,是这场盛宴的主角。
长辈们笑着说,等以后发达了,别把故乡给忘了,别把故乡的乡亲们忘了!
我给长辈倒满酒,笑着回敬,怎么会呢?我生是故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还是故乡的人!
好多人都开玩笑说,等做了官,要多关照,等发了财,要多关照。总之,考上了大学,我即将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只等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这便是上大学的用处,至少很多父老乡亲们是这么看的。所以,他们宁愿自己累到坚持不住,也要攒够子女上大学的钱,即使子女们不一定都会去上,都能去上。
大学已经在扩招,大学就业问题成了新闻,很多老乡们想开了,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只要混得好,文化程度够用就行了。酒席上的话,大多出于客套,也出于对大学的未知。
曲终人散,客人欢然离去。一梦四年,我到了大学。这四年,是我自认为学到最多成长最快的四年,这四年,也是我变化最大、几经浮沉的四年。
小双、大侠和我
上了大学,我几乎与故乡隔绝,除了过年,基本不会回去。每回一次故乡,我就像经历了一场兵荒马乱。年轻的人,大多在外工作,有的在大城市漂浮不定,有的在小城市定居。一转眼,以前熟悉的伯啊太啊安葬在故乡的黄土地,只有风起的时候,才会有尘。可以这么说,此时的故乡除了衰败就是荒芜,日复一日的衰败,与时俱进的荒芜。
与我一起长大的那些小伙伴们呢?我有两个很好的朋友,每到双休假就在青山上游荡,或者在堰塘里钓鱼摸虾。我们三个人年龄相差四五岁左右,最小的叫小双,最大的叫大侠,当然这是大家的昵称。因为临河,鱼虾之类的很多,我们有时在这家吃饭,有时在那家。吃饭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以后实在没饭吃了,就一起开个饭馆,好歹能过日子啊。
我刚上大学时,小双初中毕业,对学习实在没兴趣,就出去学开货车,说辛苦也辛苦,但工资还算高,比起父辈们在田地里的生活,相对算轻松了。大侠已经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家里老是催他找个对象。之前一直听说他不肯,等到我大二回去,他的孩子已经快一岁了,我大学毕业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快满月了。
去年过年,我从城里回到故乡,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晒着冬日的太阳,突然有一种茫然无措感。四年前,我们三个还无话不说,或者说还存在交集,但四年后,我们见了面,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双在我上大学的几年,攒了些钱,家里再凑些,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基本也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生活过得还好。大侠在我上大学的几年,结婚生子,由于二胎罚了些钱,全家搬到城里,日子过得一般。我刚大学毕业,工作签到广州,工资虽然一般,但多少有些着落,只是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
当我出门碰到同龄的小玲后,我更是有一种幻灭感。小玲与我同姓,在故乡,同姓氏基本是沾亲带故的兄弟姐妹。她俨然不是以前那个看上去很幼稚的少女,而是成熟有气质的女人了。她也不过和我同岁,孩子可以打酱油了;丈夫做生意,开着丰田车。
先不说我在大学是怎么过的,如果与故乡的玩伴们比,我算不上有多么好。大学四年,花了不少积蓄,还有最宝贵的青春。以前相仿的人,虽然不至于很富有,但基本脱离了农村,迁到城市,并且买了房子,事业还算不错,这不正是当初父辈们所想的吗?只要过得好,离开了这片土地就行。而我成了最尴尬的那个。在到广州前,我想以后如果混不下去,就回去吧,至于回哪儿,没有明确,只是觉得可以回去。等到现在,突然遭了变故,工作出了些问题,我仔细想了下,才发现,我是无法回去了,连那个小城也回不去了,就像之前说的,走上了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现在有些看不到未来,那又如何?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觉得,我多么后悔上了大学,或者上大学根本没用之类的。
从内心讲,我的确对大学失望过,非常失望,尤其在刚进大学那会儿,我还沉醉在对大学的憧憬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西南联大的大师们在月色里跳起广场舞,那画面太美,我却从没见过。
我看到的大学似乎成了PPT的集散地,上课仿佛就是照PPT宣科,一页又一页,直到最后一页,铃声响起,老师悄然离开,学生静寂地散去。学术是个久远的名词,寝室就在不远的远方。我不大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这一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看书、读报、听讲座,从书页、字眼、话语里有了一些关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之后的几年,随着阅读增加,阅历加深,渐渐学会思考,在离开之际,对大学有了自己的认识。好在大学里有很多自主的时间,有很多足够优秀出众的师友,有可以安放书桌的图书馆,还有很多,只要你够努力,大学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这个时代,太多人总想把有用和无用分得清楚,凡事都想问这有没有用,如果觉得没有用,就不愿意去做。很多人说读书上学没有用,大概是说即使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挣多少钱,能买多大的房子,能开多豪的车子。当然,有这种想法,我觉得不为过,毕竟人不能单纯地靠理想来吃饭,我们还需要生活,当我们赤裸裸地面对物质时,理想就会伪装起来,甚至不见了。当所有人问所有人,却只得到同一个答案:上大学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那样的话,你不觉得悲哀吗?
上大学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并不因为上了大学就拔地青云高人一等。大学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试错,并且成本很低,前提是你不在玩命。人生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哪一个选择会比另一个选择更重要,在那个特定的阶段,那个选择就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说,大学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安静学习了,事实是,大学毕业,我们的学习远未结束。
我承认,我现在的境遇不太好,还有些看不到未来,但那又如何?如果给你看到你以后的生活怎么过的,你觉得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从7月开始,无论再怎么忙,再怎么累,我几乎每天至少写3000字,默默地努力,慢慢地积累,我不想去论证这到底有没有用,我只想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也会带走一切。
文/许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