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妇科病,健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13 14:57
对自身的深度了解,不少女性是从近年来热销的一本书开始的,纵然她们当中有人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但对女性健康知识的水平线几乎与年轻的女孩无异。这本书面世之前,恐怕真如书名所述——只有医生知道,而作者张羽医生肯定是希望它可以成为发给所有女人的一封“私信”。
这本书的书封上写着,“哪怕你是一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可见,女性真正读懂自己并非易事。女性更容易患上哪些疾病?如何防范妇科病?女性如何远离心理疾病的困扰?对女性而言,这些问题比一本大部头的书更难读,但确确实实应该作为一生不断学习和复习的功课。
重女轻男的“蝴蝶体”
女性对于自身健康状况作出了怎样的自我评价呢?“2016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之“女性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6.4%的女性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32.3%的女性认为自己比较健康,19.6%的女性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5.7%的女性认为自己非常健康,5.6%的女性表示自己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另外0.4%的女性则感觉非常糟糕。
参加此次调查访问的女性认为,她们在哪个年龄段的健康状况最脆弱呢?绝大多数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40-44岁。此时的女性正处于中年时期,受访者选择这一年龄段也容易理解,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处理的事情更繁杂琐碎,对于体力与脑力的考验更多,而女性的身体本身也在走下坡路。
虽然以上调查结果看似女性健康所受到的威胁并不大,但可能你并不知道,与男性相比,女性由于自身独特的生理特点,更容易成为某些疾病攻击的“靶子”。
直到林星患上了亚甲炎,她才开始重视身体里这个被称为“蝴蝶体”的器官——甲状腺。在林星还读大一时,同宿舍的一个女孩有一段时间总是吃得特别多,但体重却在下降,后来眼睛也变得突出,脖子粗了不少。后来,林星听说,那个女孩得了甲亢。“那时我根本不知道甲状腺在什么位置,甲亢又是一种什么病。”林星总觉得那是很少见的疾病。十几年后,已为人母的林星在连续出差后,发现自己嗓子疼,吃什么药都不管用,脖子下端出现了两个肿块,一碰就疼得流眼泪。“我吓坏了,以为长了不好的东西,结果做了B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后才知道,自己得了亚甲炎。”
林星一年多以来一直在就诊,亚甲炎继发了甲减,每个月都要查甲功,以便医生根据指标调整用药。可能是媒体人的工作习惯,林星在候诊时也喜欢观察就诊人群,“旁边的科室是消化科,男女患者没有特别明显的比例区分,但是内分泌科就很明显了,虽然也有男性就诊,但是一下午30多个号里,女性占了绝大多数”。
实际上,甲状腺疾病“重女轻男”已是共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世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能量代谢。临床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诸如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亚甲炎等,均以女性多发。“甲亢的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在做的特定群体测量中,女性人群发病率为4.1%,男性则为1.6%,人群总发病率为3%左右。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常表现为突眼、脖子粗和消瘦怕热等,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4~6倍。同样,结节性甲状腺肿,也是女性高发。”刘世巍补充道,亚甲炎的发病率,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是3到11:1,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则是女性为3.5‰,男性仅为0.8‰,“再加上产后甲状腺病的患者只能是女性”,所以从临床上看,甲状腺疾病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性别偏倚。
在刘世巍看来,患上甲状腺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失调、遗传以及病毒感染等。“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发病呢?从自身免疫失调方面看,主要是受到了周遭环境以及压力的影响,女性比男性心思缜密,对环境更为敏感,易于发生情致不疏,因此更易发病。”刘世巍指出,尤其是在女性几个特殊的阶段,也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期,即妊娠、产后以及围绝经期。据了解,女性产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1.7%-16.7%,在日本情况更甚,女性产后甲减率高达25%。产后甲状腺炎发病是因为妊娠阶段有免疫耐受,产后母体免疫会减弱,免疫反应就会加剧,如果孕妇早期TPO抗体是阳性的话,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病率是30%~50%。在围绝经期,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桥本氏甲状腺炎和Grave’s病。
林星现在经常会在照镜子时好好端详一下“蝴蝶体”,好在中西医双管齐下,甲状腺已不再肿大,两个锁骨凹槽又清晰可见了。但这次患病经历也给林星提了个醒,做甲状腺喜欢的事情。对此,刘世巍介绍道,日常防范甲状腺疾病首先是要了解自己有无相关的遗传背景,在饮食上要注意,碘补够量就可以,不用额外补充,当然,保持好的心态特别重要,尽量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恬静淡泊,保持平常心,经常调试自己。
六成女性愿接受“两癌”筛查
每到“乳房关爱月”,一些女明星都会以半裸乳房的形式登上大牌时尚杂志的封面,以期以名人效应唤起女性对自身乳腺健康的关爱与重视。这一活动以唯美的粉红丝带为标志。而另一大女性健康“杀手”宫颈癌,也在近些年愈加受到关注。我国政府对于“两癌”筛查也极为重视,2009年“两癌”筛查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首次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写有“逐步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查治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
正是由于全社会对于女性“两癌”筛查的宣传与行动,唤起了众多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的重视。此次调查结果亦显示了这一趋势。67.3%的受访女性愿意接受“两癌”筛查,17.4%的人表示不愿意,11%的人认为没必要,仅有4.3%的人没听说过“两癌”筛查。
作为知名科普作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近日在个人微博中再次普及宫颈癌常识,呼吁女性“每年参加两癌筛查,一起向宫颈癌说NO!”
宫颈癌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近60万,死亡约30万;中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6万,死亡约8万人。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元凶。章蓉娅在微博中写道,几乎所有(99.7%)的宫颈鳞癌都是HPV感染所引起。哪些人更容易患宫颈癌?“开始性生活的年龄比较早、性伴侣比较多、配偶的性伴侣比较多,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更易得宫颈癌。另外,多次的人工流产会损伤子宫和宫颈内膜,同时也会升高宫颈癌发生率。”
事实上,宫颈癌是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前,HPV疫苗已经面世,接种该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推荐接种人群为9~26岁无性生活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查宫颈防癌刮片(TCT)和HVP,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提起乳腺癌筛查,赵女士至今特别后悔,“如果坚持做筛查也不至于拖成中晚期”。2007年,45岁的赵女士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当时她的儿子才刚刚4岁,“整个人都崩溃了”。“我找到了治疗乳腺癌的专家,他建议切乳。住院后,我天天哭,切除了乳房我还是个女人吗?更害怕的是,我不知道即便做完手术,还会不会复发,还能够活多久,尤其是一想到刚上幼儿园的儿子,更是控制不住地流泪。”赵女士说,经过与医生的反复沟通,她和丈夫最终做出决定,切乳。手术前,那位乳腺癌专家再次跟她确认,“想好了?决定了?”她点点头,之后,这位专家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刹那,我就泪流不止。”赵女士回忆道。
据悉,中国女性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为48~50岁,比西方国家早10~15年。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对女性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据报道,上海目前有4万乳腺癌患者,而每天新发129名癌症病例中就有10名乳腺癌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罗斌、主管护师张颖在医院的健康讲堂上指出,早期筛查乳腺癌非常重要。早期筛查包括每年进行的B超或钼靶检查,以及每月的自检。乳腺癌是可以早期诊断的,通过X光等检查可以在摸到肿块之前诊断出来,尽早发现小于2厘米的肿块。早发现、早诊断,96%的早期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30多岁的女性可以1~2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
除了凶险的恶性肿瘤之外,女性因其特有的生理特点,也容易被妇科疾病所困扰。在是否患过或正在罹患妇科疾病一题的调查中,无论是未婚组受访者还是已婚组受访者,排名前三位的妇科疾病均为阴道疾病、外阴疾病和子宫疾病。这一调查结果与国外调查数据基本一致,大约七成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阴道炎,其中一半左右会反复发作。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曾邀请妇科专家荷莉·普瑞兹博士为女性支招,出现骨盆痛、不规律出血、异常分泌物、外阴瘙痒、阴道干涩、溃疡或肿块等情况必须及时去妇科就医。另外,每一到两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妇科健康检查至关重要,检查项目包括内检、B超、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检查以及乳腺检查等。
更年期更应做好“情绪管理”
衡量健康与否有两个标准,一是身体健康,另一个层面是心理健康。对于情绪比较敏感的女性群体而言,后者显得特别重要。
在“2016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之“女性身体健康状况调查”中,受访女性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总体满意度比较乐观,42.8%的人比较满意,39.8%的人认为一般,10.4%的人感到非常满意,6.6%的人觉得不太满意,仅有0.4%的人非常不满意。对于上述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西英俊博士指出,这项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接近正态分布的结构,即处于中间部分的女性占大多数,这说明她们对于自我心理健康的总体评价是比较满意的,而分布在两个极端的状况,即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相对较少。对于表示非常不满意的女性来说,有可能意味着现实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源的增多,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更多、更大,当然这也可能说明部分女性缺乏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整以及应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当然也不排除其可能具有潜在的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等。
调查结果亦显示,62.4%的受访女性认为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大。对此,西英俊认为应该从不同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现代女性大多已经不再仅仅围着老公孩子锅台转,而是与男性一样投身到工作之中,跟男性一样体验外界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但是当前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依然存在差异,例如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求职时可能会体验到更大的困难。最近在网络上曝出的女研究生求职遭遇歧视的新闻也恰恰反映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在事业上有更高追求的女性,她们更希望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如果这方面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则会感到更大的压力。”西英俊补充道,女性和男性在性格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主观压力感受上的不同。女性在经历困难和挫折后,比男性更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而相对来说,男性即便是体验到了来自外界相同的压力源,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会碍于面子,选择隐藏,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压力。
哪些因素导致女性压力“山”大?此次调查显示,女性压力的“三大源头”是婆媳关系、工作人际关系、夫妻关系。
在女性情绪起伏变化中,最为剧烈的阶段恐怕当属更年期。对此,刘世巍指出,大部分女性在49岁、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有些人甚至会提前感受到更年期即将到来的“信号”,比如月经开始不规律,情绪发生变化。
“进入更年期后,身体雌激素水平减低,不少女性容易出现潮热汗出,情绪烦躁、抑郁、委屈等症状,骨质代谢也会出现问题,例如骨痛、骨质疏松等。还容易患上老年阴道炎、阴道干涩、尿路感染,血脂、血糖、血压也容易出现问题。”刘世巍说,如果感觉特别难受就要及时就医进行干预,日常要多晒太阳、多运动,例如打太极拳就是不错的选择。饮食上宜清淡,尽量别吃特别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在情绪控制上,需要自我有意识进行调节,并且家人要予以特别的理解和包容。
无论哪个阶段,女性都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西英俊提示道,要有效管理情绪,须做到四点,即对情绪要有敏锐的觉察,正确的识别,深入的理解和适宜的表达。这实际上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反映。情商越高的人,就越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缓解自身的压力。另外,有压力时,要有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生活要有规律,要有适度的运动。比如一周3天,每天半小时的慢跑和快走就有助于压力的缓解“。西英俊还特别强调,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改善情绪状态,则需要及时求助于精神科医生。
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