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的蓝图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西安,文物
  • 发布时间:2016-04-13 15:22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众多历史遗存,以其数量多、分布广、级别高为特点,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呼吁对西安大遗址实施保护,建立“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从而带动陕西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保卫大遗址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建都丰镐算起,西安已有3100年的城市发展史,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目前西安地区有在册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324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9处,其中世界遗产2处6个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处。

  据韩宝生介绍,西安以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四大遗址,半坡、姜寨、栎阳城遗址遗迹、秦始皇陵、汉文帝霸陵、汉宣帝杜陵等大遗址最为著名。这些遗存,以其数量多、分布广、级别高为特点,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韩宝生表示,在西安建设“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以设立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为核心,以国家授权与地方立法为依据。采用符合实际的大遗址保护、利用、管理的体制、政策、法规、手段,统筹处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要遵循文化遗产自身运动规律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区域规划和建设方案。同时,在保护大遗址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展示园区,带动区域旅游,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路线图

  据韩宝生介绍,“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的主要功能有遗址保护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旅游参观功能、发展文化产业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把大遗址保护纳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规划,在重点遗址区域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应以市场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整合各种资源,并通过培育新的文化传播体系,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培育西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韩宝生建议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副总理牵头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小组副组长,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为具体实施单位,对“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予以调研和论证后,报请国务院决策。同时,由“中华文化与自然标志工程基地建设调研论证小组”组织研究和构建展示示范区的相关政策体系,并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予以下发。

  “对于西安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议由国家发改委作为特别重大项目予以立项,纳入中央一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超前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安排,从更多的渠道争取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韩宝生建议,对于大遗址保护展示资金,则由财政部长期设立大遗址保护展示专项资金,并依国家财力的增长,逐渐增大投入。

  文|《小康》记者 靳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