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让“服务”落地?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精益创业,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2016-04-14 10:16

  精益创业就是要快速试错迭代,用小规模的代价来替代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那么为创业者强化“服务”,提高创业者生存率的服务模式才是未来的王道。

  创业企业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在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整个经济转型所遇到的困难及众创空间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不得不让大家对此做重新审视。

  从理论上来说,精益创业就是要快速试错迭代,用小规模的代价来替代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从战略的角度看,即使是创业企业也需要有长期计划,这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远景,整体推进而不是一味硬闯赌博。即使遇到小的挫折,也可以提前进行预判和调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长远目标更重要。

  近日,我们《新智囊》邀请了多位双创领域的实践者和参与机构的负责人,在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举办了这次“智囊沙龙”,与大家一起共同研讨和共创。

  抓住“冰冷”时代的暖流

  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秘书长 璐羽

  其实我办协会,也算是一种创业。最早孵化器也是从国外copy过来的,但里面的内核部分并没有全部copy,而我们对它的探索和发展也是缺元素的。就如中国从农业国家进入到工业国家,一开始是从技术开始一样,孵化器也是这么一个路线——从技术开始的。那从一个科研项目,怎么能变成产品?就是缺了商业和管理这一块。

  我之前去了几个孵化器后,感觉他们的服务比较差,虽然律师、会计师、咨询、培训、政策解读等等都是具备的,但是还是差了一些。实际上不是我们给予这些资源、条件后,企业就能照着做或用了。这种政策导向为主的市场之下,政府到底应该怎么做?个人觉得,他们其实应该挺苦恼的。因为之前模式基本上都被否定了,要重新开始,而重新开始又该从哪个方向着手?

  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在,个人觉得我们的民族具有依附性,或者说缺少自力更生的特性。当我看到80后、90后在时代的叠加下,有了这样一个勇气,我很欣慰。都说2016年是特别“冷酷”“冰冷”的一年。但是,大家别忘了,冰冷的时候一定会有暖流在成长。这个时候大家更应该动起来,去寻找、抓住这股暖流。

  另外,我们的创业培训、创业平台,应该突出“实践性”。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原先有个想法,叫“半程陪护”也好,“全程陪护”也好,意思就是由导师带着创业者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个上课教是教不出来的,没见哪个企业家是教出来的,都是打出来的。这就和部队的将军一样,上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将军也不是直接能上战场打仗的。

  这个平台特别好的一个地方就是,把创业者们在资源整合上遇到的一些障碍,通过某些方法打通了。资源凑在一起,都是因为个人、单位等等的利益需求而来的,一兴而起,一哄而散,这就让人害怕。

  资源整合后,能实现利益共享共赢的,这个平台肯定会越建越好。如果没有利益,大家谈得很热闹,研讨几次,大家也就散了。

  创业辅导中应增加知识产权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 刘菊芳

  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双创”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各部门都在积极落实政策分解出的多项任务。最近国务院领导批示对于双创发展、草根创业比较难这些问题要“立、推、落”。针对这些,我们也提出了一点——应该在双创发展中,加入知识产权服务。基于创新和创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创新的东西,创业最终也很难成功,而创新就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所以我认为,在创业的辅导里,应该增加知识产权跟进的服务。

  在落实国务院批示的“立、推、落”上,我们提出让一些服务机构为双创空间提供一些以公益为基础的服务。当然,如果后期随着公司的壮大发展或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需要专业化、高附加值的服务,也是可以以付费的形式进行的。

  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前期组织供求对接,搭搭台子,将有效的服务资源为他们引过来。同时,服务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服务机构,尤其是那些品牌服务机构,还是要有社会担当的。

  打通高校技术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高级审查员 何春晖

  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审查部做了22年的审查员,2015年底调到清华大学从事技术商业化工作。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高校的创新技术商业化之路的确非常困难,到底卡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创新技术不等于商业模式、也不等于知识产权、更不等于商业价值。很多高校的技术是与产业化无缘的,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是那些有商业价值的可产业化的创新技术,这是值得我们花心思花力气去做的事。这就是傅强总说的为创新服务的东西,比如我们做八宝饭,需要八种食材,技术仅仅是这八种食材中的一种,其他的食材同样重要,比如商业模式、团队、市场环境等等,这就是傅强总说的那个创新服务平台,把这些食材都帮创新者配齐。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食材——资金,你可以把资金作为八种食材中的一种,也可以单独出来,比如它是水,甚至它是那口蒸锅,总而言之,你没它做不成这个八宝饭,但是它太多了又不是最好,资本是逐利的,这个大家要深思。

  投资界对于高校出来的创新一向很纠结,高校的技术成果看上去很美,但未必好吃,这个不好吃就是这“最后一公里”,如何跨越过去,我相信有很多种方式把资金找过来,把技术商业化这潭池水让它流动起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啊。

  我再说说知识产权,说了很多年已经被说滥了,知识产权很多种,其中说得最多就是专利,其实专利权就是一种创新技术的产权形式,很像房本,如果你在北京只有一套自住房,那北京房价涨到30万/平方米,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除了自住房,还有其他可以用来炒的房子,那你卖一套就赚了。专利也一样,首先你申请专利是为了什么?是自己用还是为了技术交易?其次,你的专利质量好不好?就像你买的是北京的房子,还是唐山的房子?我们叫专利资产包,好的专利资产包能赚大钱,不好的专利资产包,比如三线城市的房子,就可能卖不动,赔钱。所以说,过去几年大家大干快上申请了很多专利,现在就是检验的时候,好不好,有没有用,最后一公里见!

  高校技术商业化需要插上两副翅膀,一个是资本一个是知识产权,缺一不可,或许有了这两副翅膀,高校的技术商业化就可以跨越这最后一公里了。

  如何跨越学校、工厂和市场之间的天然鸿沟

  北大创业训练营联合创始人 北京基地总经理 贾竑扬

  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创新精神”,其创新主体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具象所指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时下“创新”的主语。如果缺少这个环节上的认识,知识创新没有办法产品化、商业价值化,更不用说产业化了。这三个点中有两个天然的鸿沟,如忽略第一个鸿沟,第二个鸿沟就没办法逾越过去。

  举个北大创业训练营(以下简称“北创营”)与产业龙头合作的案例来说明。“北创营”在“中国智造”这样一个垂直领域,尝试实践一个“北创·海尔模式”——“北创营”与青岛市政府、海尔集团三方共建这么一个模式。这个模式里,北大导师团与海尔集团高管团队共同组成师资队伍,除了为创业者讲授海尔创新与管理之道外,海尔还出了两块非常重要的资源:第一,海尔的生产线资源;第二,海尔全国数千家门店的资源。

  海尔集团一直在努力打造“中国智造”这张名片,在这个领域中有一处重要的细分领域,就是“智能家居”及“智能硬件”领域,海尔集团可谓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背景下,“北创营”携手海尔共建北大海尔创业训练营,依托海尔优势产业资源,支持该领域青年创新创业。首期开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有800多名创业者申报,录取了80名左右学员。该班招收的创业学员定位在初创阶段——多数团队处于核心专利技术工程化的阶段。那怎么办呢?

  我们经过市场机制的评估,来判断这个班里创业营员企业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与路径;然后放在海尔的生产线去“跑”。“跑”一段时间后,如果达到了入市的标准或资格,再放到海尔门店里进行市场化销售,一旦形成采购,立刻批量生产。这是北创营和海尔集团在这个垂直领域共建的一种合作模式,帮助优秀创业者迅速跨域这两个鸿沟。事实上,绝大多数相关领域的创业者,就是死在跨越这两个鸿沟的过程中。

  创业者需具备的三种素质

  蓝海资本合伙人 沈奇

  首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把创新作为目的,而不是把创业作为目的。我们要干的这个事,千万别去忽悠别人去创业。比如,我就不同意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毕业就该去找工作。我们要做的是针对这些已经创业的人,让他们更好地去创业。

  第二,我们都是创业者。刚才那位大姐说办协会是创业,我现在也在创业,不能把创业说成和我们个人都没有关系的事。有一个新的想法,把大家聚到一起,让大家以你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进行资源整合,大家一起帮你把这事儿干成,我认为这就是创业。什么是创业,就是把一个创新的过程完成、落地。

  第三,什么样的人能创业?用特别简单的一句话:“创业者都是偏执狂。”我认为创业者必须有三个特质:

  1.坚定的信念。他必须从他的内心认为他的这个目标是对的。就像傅总今天给我们的讲的,最重要的能感染我的一点是什么?是你们认为这事儿真的是对的,真的能干成。如果你自己都不认为能干成,这事儿没法干。

  2.创业者要有一种愈挫愈奋的精神。创业成功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件,整个的创业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很多人为什么创业不成功?本来第100次能成功了,你试到第99次,甚至是50次的时候就放弃了。我认为缺资金什么的都是借口。是你自己心里放弃了,你觉得这事我真的干不了,也许我这条路是错的,我不要往下试了。所以我认为没有愈挫愈奋精神的人别创业。

  3.一个创业者要有稳定的情绪。创业其实是一个特别痛苦的过程,会半夜睡不着觉、会想一个问题自己和自己较劲到恨不得给自己一刀的这种感觉,没有这样的感觉,一定不是创业。那这种时候,面对和你一起创业的团队,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对他们也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创业者要有坚定的信念、愈挫愈奋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我觉得这三点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四,就报告论报告,有一个点可能是误区。就是我们把创业者的范围过度集中在小公司和年轻人上。举个例子,春节的时候,和我的一个医院的朋友见面,这个朋友之前是医院ICU的主任,他说了几个小点子,说他想做一些什么什么样的事。我一听,觉得不错,于是就投资了。类似于这样的人,不管把他们称为精英创业也好,其他什么也好。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这一类的创业人,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可贵的,应当想办法把这类人囊括到我们的目标范围之中。同时这类人的创业成功率,应该比年轻人更高一些。

  第五,我们自己应该对这个事儿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投资者有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而我们自己要有一个合理预期。并不是说我们千里挑一了之后,这事就真从“0”变成了“1”了。干成了,咱们很高兴;干不成,也不用太失望,可以继续从头干,达到这个状态就行了。

  降低整个试错的成本,让我们的商业模型尽快地被市场接受或者被资本听懂,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说要去生产出好产品,而是降低试错成本。

  最后,我想说说资本在创业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很多人都讲,资本是助推器。没错,资本是助推器,但同时,资本是一条不归路。

  对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讲,资本都有可能是坟墓。资本从进入创业者的那天开始,它就想一件事——怎么套现。别的事,和它没有关系。那个创业梦那时已经和创业者没有关系了,资本不会出于善良的目的——帮你实现一个技术上或者其他方面的梦想,资本就是来赚钱的。说到最后,众创空间就是在衔接创业者和资本这件事。用傅总的话来说,此岸是创业者,彼岸是资本,需要创业者游过去。但需要弄清楚,过去之后,资本不会特别善良地对待你。与它联手的那一天,你就要进入一个无比残酷的世界——每一个资本后面,有很多创业者。他们讲的是成功率,投10个,成一个,就OK了,而且他会在各个环节给你不断提要求。

  我们作为众创空间,有一件事能做,就是帮助创业者去选择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环节、用什么样的交易结构把资本引进来,既能够让资本为你所用,又能够让你的创业梦想不仅仅成为一种交易,继续是一个梦想。

  与创业者同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种理念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王晓乐

  创业这件事,从宏观上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因为这是一个进步的理念。创业,其实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焕发。一直以来,学生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去个好单位!”这一句话里,似乎包含了学生的一辈子,但是这句话里就没有太多“自我”,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大家想法都是“我要依附于某个好单位”,经济与社会的活力都不足。可以说创业精神,是我们国民血液里比较欠缺的。

  再有就是关于创业与高校和大学生的问题。刚才专家谈到的“高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现实存在的。高校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许多人把教学、科研和实践这三方面当成“魏蜀吴”的关系,而不是“刘关张”的关系。这三者其实完全不是对立的关系。他们唯一的冲突就是在时间成本上的冲突,但是实际上真正好的教育者,这三方一定是打通的。

  在大学生创业这方面,我认为不是让大学生都跑去创业,而且在缺少前期培训与指导的条件下,这叫不负责任。但是,这里并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创业可行性的关键在于,应该给他们创业的意识、创业的精神、创业的能力和创业的资源。

  基于上边的几点回应,再谈一谈我们的一些设想与尝试,这些与我所谈的回应也能对接得上。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拿到了一个北京市的教学实践基地,叫“龙驹传播”。龙驹传播已经做了七八年,是我们在校内办的公司,强调“真实战、全流程、非记得”。旗下有一个龙驹广告公司,一个龙驹互动公司,都还有了点小成就。其中龙驹广告参与的一些社会项目中得到的共同反馈就是——许多方面比北京的中大型广告公司做得都要好。

  拿到北京市的这个项目以后,我也有一些思考。龙驹是在校内创业的,能不能走出去?想来想去,我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大学生的创业训练,绝对不是开一门如《创业学》这样的课就行的。开一门《创业学》,大学生就会创业了吗?开一门创意学,学生就会创意了吗?就像是企业文化,我们贴一条横幅它就有了吗?那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对大学生创业首先应该做到一件事——让学生与创业者同行。通过同行来学创业,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教游泳课。创业就像游泳,只讲授不实践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四有的创业平台”:

  首先是有平台,换句话说是有物理空间,能够与创业者在同一个空间里去共同创业。

  第二,要有项目,我们的团队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不管是传播的服务、营销的服务,还是投融资的服务、法律的服务、技术的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些项目融合在一起。

  第三,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导师的辅导。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萌发出一些创业的想法,我们当然乐观其成。

  第四,就是有资金的支持与介入。

  我的总体设想就是,未来,我们中财大广告学专业的大学生创业要落到实处,要让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互通起来,要让学生在与创业者同行的过程中学习创业。

  不要轻言创业

  蓝海资本合伙人 李方

  关于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件事,我觉得要慎提,不能太盲目。这么多年来,我们倡导了这么东西,有多少是在我们的倡导之下,通过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做成了产业化的。我们没有看到,反而看到了很多负面的结果。我们很多好的概念,总会用到一个非常不恰当的地方,最后也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目前的环境下,对鼓励让大学生来创业这件事,我也不太赞同。这两年以来,作为评委参加了很多创业的路演活动。特别想对那些年轻的创业者说:“项目方向不错,但是对不起,你做不了。”创业的初期和早期,最主要的是人行不行。如果不具备创业者特质的话,方向再好这个项目肯定也是做不成的。我在“罗友霸王课”上讲过系列创业课,一直在阐明一些观点:比如年轻人创业热情是好的,但一定要问自己是否适合做老板。再比如创业阶段什么最重要?我不认为资金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商业逻辑是否正确,你是否能运作那个商业逻辑。还比如创业前一定要遵循商业大逻辑——Why What How,不要像无数创业者一样,都不知道你做那个企业是为什么,就直接奔着“怎么做”去了,很多中小企业其实都是死在不知目的,只为赚钱的路上!

  市场化是创业孵化最好的形式

  坚持创新学院院长助理、乐创企业俱乐部高级合伙人、国富咨询合伙人 刘冠中

  做任何项目都要考虑这个项目的盈利性。能盈利代表市场认可,市场认可才能说明我们这个项目做得有意义。所以评判项目有没有意义,钱是最智慧的。所以我们的项目首先应该考虑如何盈利。

  我们是做创业孵化的平台,关于创业,创新,大致分两种:一类是探索性的,技术创新为主,关注未来,趋势。另一类是深挖性的,服务创新为主,关注现在,实用。对于用户的选择需要更精准。比如很多的企业高管和年轻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可能是海尔、联想的代理商。他们关注营销,关注市场。而我们作为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对于这类人群,不但要给他们做辅导培训,更重要的是直接给他们一个包括了系统建设,技术支持等的立体式解决方案,当然如果能直接对接上我们这些高校的人才,市场和技术就融合在一起,创业的成功率就很高。

  一切以市场为导向!

  创业成功离不开沟通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李志军

  如今,全民创业大势所趋。如果问一些投资者,创业者的哪些因素会引起他们的关注或者说是值得他们考量的?我想通常会是项目的市场前景、盈利模式、团队组成等等,但有一个素质不会太被提及,却是首要的,那就是创业者的沟通力。当然这种沟通并不局限于投资者,还包括许多与创业者存在关联的利益相关者。比如内部团队,比如有关部门......

  毋庸置疑,项目本身当然很重要,但沟通从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益相关者是否会对创业者产生基本的认可,进而对创业者形成起码的信任,同时又会被项目或创业者描绘的前景所吸引,所说服,从而产生投资、追随、扶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至少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如何更好地包装、推销自己仍然是许多创业者的短板。坦率地说,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上好这一课。不是要学会天花乱坠,口若悬河,而是应该可以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表达说明自己是谁,项目的前景、盈利模式如何。而沟通核心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研习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真正学会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痛点。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才是真把式。作为创业者,如果要取得创业的成功,沟通力的达成不可不重视!

  创业人群,需要更精准的定位

  北京阅想时代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立军

  回归到创业创新我们要做的事儿的角度上来讲,实际要把我们服务的几个人分成几个层面来考虑。

  首先,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去求职找工作。现在有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所具有的特性——谁都相当CEO。在我国,管理类的书是卖得最好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个管理者,而不应该是被管理者。从这个角度来讲,面对学生群体创业时,我们应该具有一个遴选机制,去遴选出一些适合创业的人。

  第二,对于已经开始创业的,实际上这是我们要服务的主流人群。这类人,他们已经开始创业了,自己有一个小、微企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告诉他们前边有哪些沟沟坎坎需要注意和避免。

  第三,关于精益创业一直存在一个误区。精益创业这个概念或者过程,其实是存在企业发展的每个过程中。对于已经开始创业的人,一直有一个误区:我的企业要发展到多大的规模之后,我才去考虑如何“精益”的事。我觉得我们必要把精益创业的概念,甚至是借鉴的案例,通过众创空间的提供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快速成长。其实真正来讲,这种升级是无时不在的,不是直接从2.0到3.0,中间还有很多2.1版、2.11版等等,这个过程一直存在于企业发展中。

  智囊管理研究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