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风谈设计师的人生相对论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刘元风,设计师
  • 发布时间:2016-04-28 14:21

  北京服装学院校园不大,声誉却很好。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带领北服参与2008年奥运会、2014年APEC服装设计,让学校声名大噪;他培养了一大批服装专业人才,多次担任专业赛事评委,亲历无数设计人才的成长之路;他编著了很多服装专业书籍,用学者的眼光精准判断着服装专业在社会的作用;他开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为产业服务,为北服增添越发浓厚的民族底蕴。

  在充满希望的季节,本刊特别采访到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他观点鲜明地讲述了自己对服装设计师成才路径的认识。无论是带领一所院校,还是评判一种职业,他总是看得更加深远。

  实用艺术

  细长别致的樱花小街,恬静优美,通向北京服装学院的大门。记者采访当日,恰逢艺术类高考第一天,很多学生正试图敲开这扇门。今年有2万多艺术类考生报考北京服装学院,最终会有600多人被录取。对于这样的报考数据,刘元风说:“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整体大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对衣食住行有更多的需求,对应就要提供更多相关人才。近些年,报考北京服装学院的艺术类考生最高时有3万多,这也跟学生出生时处于生育高峰期相关。”

  整洁明亮,井井有条,以及,一丝不苟,刘元风院长的办公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些词语。连他的办公桌上,那些铅笔、画笔、尺子、橡皮擦、圆珠笔,也精神抖擞,被分门别类,十分妥帖又较为拥挤地待在各自的笔筒里。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整个过程,刘元风一直非常明确地将北服各学科专业定位为应用类学科。“应用类学科离不开社会。我们是以社会的支持为发展动力,在为社会服务中求发展。学校的社会声誉好,也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生源,形成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他说。这位自2002年调入北京服装学院之后,便更加深入强化北服“艺工融合”典型特点的院长,用学者的眼光精准判断着服装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与刘元风笔下风姿卓绝、充满艺术气息的时装画相比,他的实际工作是极其理性的,用他的话讲:“任何决策容不得半点差池。”

  设计的出发点

  北京服装学院培养了大量服装专业人才,其中,毛继鸿、陈野槐、兰玉等被外界熟知。除了这些光芒四射的服装行业明星校友外,记者在对刘元风的采访中,看到更多的是,从教育角度如何把握教育规律,培养学生整体的专业素养与态度,学生再根据自身个性成长的视角。

  关于服装设计,他态度鲜明。他说服装设计是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审美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设计师要看准方向,引领消费者朝更高层次发展。

  “消费者和设计师之间是一种相互培养的关系。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互补与互动,这是服装领域最好的局面。”刘元风说。他说:“就算是设计师品牌,当其运作成熟之后,设计师的个性也要从属于这一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只要是产品,都不能个人的东西太多,消费者所需求的就是设计的出发点。”

  “每个领域每个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度,每个人的身份与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就限制了他只能在一定范围里找到适度。恰到好处,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刘元风认为不同消费需求的基础。他认为服装设计真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真正需要“干中学,学中干”。

  当记者问到:“很多时候大家会认为这个领域跟艺术才华有很大关系?”刘元风说:“服装设计是实用艺术,有艺术天分是入门条件,但不占绝对比重。除了纯艺术的形象思维,服装设计需要更多理性和逻辑思维。”

  “我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开始也是各种想象,最终看到了服装设计的本质。”他说。

  不要让才华成为障碍

  刘元风说:“艺术家有时候靠天分能出现。但是设计师靠天分根本不可能。”他认为服装设计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非常理性的思维,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非常刻苦的努力。他曾经看到恰恰是那些极有天分的学生,反倒没有做好。“为什么呢?受到那个天分的制约太大,认为自己是天才,就不需要那么刻苦了。才华反而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其实,才华是在努力之中显示出的才华。”他说。

  必须热爱

  服装设计的大门是不知不觉在刘元风身边打开的。时光倒退到30年前,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随时随地,练习速写,是刘元风的真实写照,他热爱艺术,勤奋好学。当时报考中央工艺美院的学生有2万多名,其中在河北只招收2名,刘元风是其中一位。刘元风求学时也非常在意艺术上的每一点进步。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班主任常沙娜向学生们教授敦煌图案时,她亲自给学生修改作品。“她动手改的那一笔,比如一片花瓣,或者几丝叶脉,一片叶子的走向,抑或是一个二方连续的框架,我们根本舍不得动。她给我改过的画,我都放起来,自己再去画一张。”他说。他现在的教学观点中,认为老师要善于动手给学生作示范,也是源于自己的真实体验。

  在中央工艺美院,画记忆速写时,老师让模特站在台上,学生们还没弄清楚状况,老师便让模特下去了。老师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动作画下来,大多数人没有用心观察的习惯,画得不好。之后,老师再让模特上台,很短时间再下去,如此反复,大家后来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凭记忆画好速写作业。刘元风在学生时期就打下了非常深厚的绘画功底,才有后来人们看到的他的那些美轮美奂的时装画作品。当他留校任教,带领学生在海南黎苗族自治州、云南等地采风时,他会要求学生不用相机,而是亲手画出看到的民族服饰。“这是锻炼他们的造型能力。他们通过观察,对民族服饰的图案、刺绣手法、刺绣特点、装饰艺术理解之后,才能画出来。”他说。

  那时,刘元风与李当岐等一批清华美院年轻教师,在中国服装设计学科刚刚诞生时,学习,任教,编写中国服装设计教材,逐渐对服装设计、对民族服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那个时候白天上班,晚上回家10点到1点多是写教材的时间。”他说。“我们一开始也是把典型的图案和服装结合起来,比如,将彩陶、青铜器、画像石等上面的典型纹样,直接刺绣上去或者手绘上去,这些符号式的应用,现在看有一点肤浅,但毕竟那是我们的开始,那是我们的路。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一步步深化,直到现在,民族服饰的文化与图案应用中,内在精神的运用更多了。”他说。

  也正是在常沙娜等中央工艺美院前辈大师的学术精神影响下,刘元风的学术理念非常清晰:为民生需求而设计,为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而设计。他也切身体会到,除了要有明确目标,有坚持力,有专业熏陶、宽泛的视野与阅历外,在艺术设计领域,有一个特定要求:设计师必须热爱这个行业。他说:“如果不热爱,就会让设计成为了无形的压力。”

  设计师 有成长周期

  刘元风同时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对于中国国际时装周每年都会评选的十佳设计师,他说:“设计师协会的评委们根据评选标准评选出十佳,这只是给年轻设计师一个出现的机会。”

  “有些年轻人上来冲劲儿很大,但是设计是拼长远而不是拼一时一事。如果你这一生想做好一个设计师,那你就慢慢地稳稳地走吧。服装的流行周期比较短,设计师的队伍像浪潮一样,大浪淘沙,非常残酷。”刘元风说。

  刘元风认为,设计师本身也有成长周期,不同时期对设计的启示也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刚毕业,就是一个小高潮,但这绝对不会标志着他永远都能表现得这么好。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他可能曾经失败了,后来又成功了,经过了几轮失败与市场历练,视野开阔了,看问题更加深入,积累到对设计、材料、流行、市场、消费等全面经验,会站得更稳。”他说。

  他说:“我在服装领域这些年,看着一波一波设计师,有的成了,有的不成,有的灰溜溜的,有的趾高气昂,太多了。但是我总的来看,那些跳着蹦着出来的,不一定就行,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设计师是最好的。不能着急!任何领域都是一个理儿。”

  服饰文化底蕴

  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研发团队参加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服装设计。期间,北服曾与奥运会长期赞助商阿迪达斯交锋多次,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张奥运会的服装要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北京服装学院最终争取到大部分的服装设计与研发。

  近年,刘元风为北京服装学院争取到博士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他说:“我们研究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古织物的物理特性,传统服饰的修复,服饰的结构特性与裁剪方式,服饰的色彩及其染织方法,特别是对传统服饰的纹样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比如,不同的纹样会用于不同类别的服装上,不同纹样有不同的工艺手法,这些工艺手法又会和不同类别的服装发生不同的联系……这些研究还要考虑如何服务于当代设计。”

  刘元风说:“我国的服装专业就是30多年的基础,这个学科是一个新的学科,很多东西借鉴国外知识。一所高校要走得更远,一定要有最古老的,也要有最新的。北服的设计专业,有古典的民族服饰,也有非常前卫的时尚设计。材料专业,有最新的材料,也有最传统的材料。”

  至于他本人,很早就在敦煌壁画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