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混沌天地 促进异域交流 郑和故居寻迹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郑和故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28 16:44
这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他高扬着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旗帜;这是六百年前人类波澜壮阔的远航,他七下西洋的壮举成为人类永远的记忆。
当年,31岁的郑和带着大明王朝恢弘壮观的皇家船队第一次驶向浩瀚的印度洋,面对遥远陌生的国度,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之后,在他人生随后的数十年中,又接连六次代表明朝出使西洋,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郑和率领大明王朝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和外交史上一段非凡的纪录。
三不老胡同的回忆
在北京德胜门内大街路西,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西口是棉花胡同,北临菠箩仓,南接花枝胡同。胡同以平房为主,只有东口路北有三栋红砖楼房。这样一条在北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胡同,却有一个引人暇思的名字——“三不老”。其实它原本的名字并非“三不老”,清代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所注是“三不老胡同”;而在《清乾隆北京城图》标注为“三伯老胡同”;明代沈榜著《宛署杂记》注曰“三宝胡同”;而《明代北京复原图》则书为“三宝老爹胡同”。
其实三不老胡同是因郑和府邸所在而得名,郑和的小名儿叫“三宝”,当地的老百姓又尊称他为“老爹”,所以这条胡同最早是叫“三宝老爹胡同”,清代讹“宝”为“伯”,省“爹”字,到清朝末年已称之为“三不老”胡同了。六百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在此居住。
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郑和历次下西洋返回后都要向皇帝复命述职,所以他在北京建有住宅。郑和的权势相当显赫,有资料称,他在三宝老爹胡同的宅邸很是豪华,装饰着不少从西洋带回的宝物。
据传现在三不老胡同6号院,为原郑和故居的正院,但6号却遍寻不见,几经询问才得知,大概位置在这条胡同东段路北。如今那里为全国政协宿舍,有三座红砖砌就的楼房,临街两栋为四层,北面一栋为六层的宿舍楼,院落的东北角尚余一片旧式平房,不知是否是郑和府邸的遗存。经过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郑和府邸到底是在哪个位置,恐怕已没人说得清了。但是皇城中有一条道路因他而命名,也充分说明了郑和在朱棣心中,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是这位六百多年前的伟大的航海家留在人间的重要痕迹。
从“马和”到“郑和”
郑和其实原本不姓“郑”,而姓“马”。明洪武八年(1375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他的先祖叫赛典赤·瞻思丁,当年曾追随成吉思汗,立过大功,当过云南行省平章。郑和的家庭是伊斯兰世家,他的父亲曾去往伊斯兰圣地麦加朝拜,凡是前往过麦加朝拜的人,名字都可以加上“哈只”二字,所以郑和的父亲名叫马哈只。
那年朱元璋登上皇帝这个宝座已经七年了,但是郑和的老家云南地区还在元朝残余势力的控制下。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军队进攻云南,云南被攻破。郑和被俘虏军中,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当时的首都南京。洪武十七年(1384年),郑和被阉割成为宦官。之后,郑和被朝廷分配给了燕王朱棣,进入朱棣北平的燕王府。郑和最大的功绩是在北平郑村坝之役立了功。
《潞城考古录》载:“通州西北二十里有安德乡,地名坝上,通人称曰北坝,都人称曰东坝,即郑村坝也”。东坝在如今北京朝阳区东边,东汉时期这里叫安乐城,后来几易其名。晋称安德乡,元延祐年称郑村坝,明万历年改称东坝至今。
1398年,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朱棣的侄子)继位,为建文帝。为了防止手握重兵的叔叔们篡位,建文帝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1399年7月,建文帝调大军北伐朱棣,而坐镇北平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抗,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派遣大将李景隆攻打北平,朱棣让开北平南下,朱棣之子朱高炽率兵监守北平,给李景隆军攻城造成困难。11月,李景隆攻北平不克,令东路军“结九营于郑村坝”。不想朱棣回师北平,郑和指出攻击办法,朱棣连破李景隆七座大营后,燕军占领郑村坝,大败建文帝军队,北平之围遂解。当时25岁的郑和跟随朱棣,参加了在郑村坝的这场激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朱棣宠信的侍从之一。
一场靖难之变,朱棣登上了皇位,郑和立了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封赏“靖难之役”的功臣,郑和被提拔成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因郑和有功于郑村坝这场战役,朱棣提笔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予当时还姓“马”的郑和,从此29岁的马和改名为郑和。这里需要提的是,现在所说的太监是指所有宫中被阉割的男性,其实最初并非如此。一般的被阉割的男性只能称之为“内官”、“中官”、“内侍”。当时只有少数人能称之为“太监”,并且太监有很高的地位。
三宝太监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是一代雄主,一生中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中有一件影响世界,便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31岁的郑和带着大明王朝恢弘壮观的皇家船队第一次驶向浩瀚的印度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印度岛南端的古里国,以后的航行一次比一次走得远,第五次远航到达了非洲西海岸的木骨都束。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
郑和出去坐的船叫作“宝船”,政府专门设立了制造宝船的机构。这种船有多大呢?大船长四十丈,宽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当时在全世界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船了。一条船可以载多少人呢?根据第一次派出的人数来计算,平均每条船可以坐四百五十人。每次出去多少人呢?有数量巨大的军队,此外还有水手、翻译、会计、修船工人、医生等,平均每次出去二万七、八千人。这样的规模是了不起的,后来的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每次不过三、四只船,百把人,是不能和这相比的。
关于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有一种说法是明成祖朱棣要去海外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靖难之变时,南京的皇宫被攻破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如果要寻找建文帝,前后七次出海,浪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未免有些夸张。实际上《明史·郑和传》中还记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即向海外显示中国的强大,这也许才是明成祖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所在。朱棣登基以后,帝权日固,国力日强,但他毕竟是通过武力夺取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他希望在他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地位,自己能够有很高的威望,证明自己统治的国家是最好的。遂决定组建船队出使西洋,宣扬大明国威,招抚海外邻国。郑和下西洋每到一地,都会给当地大量的赏赐。这样很多国家随着郑和的出使,纷纷到明朝来朝贡。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郑和50岁时到了南洋,这次出去,明成祖在漠北晏驾(去世)。当时的朝廷让郑和赶紧回来,55岁的郑和被委任为南京守备,镇守南京,由此可见当时的明朝朝廷对郑和是相当倚重的。《明史》记载:南京设守备,自郑和始。
宣德五年到宣德八年(1430年到1433年间),54岁的郑和受朱棣之孙朱瞻基(明宣宗)的派遣,再次踏上了征途,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当时郑和带领宝船61艘,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这次出使,带的人最多,所到地域最广,几乎走遍了南海、北印度洋沿岸、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许是郑和自知年岁已大,这次不去可能下次就没机会了,所以特别到了天方(即今之麦加)朝圣,了却了他一大心愿。虽然郑和是伊斯兰教徒,但其实他同时也信奉佛教,他曾于永乐元年(1403年)接受剃度,被姚道衍和尚收为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善。
这第七次下西洋,郑和没有能够活着回来,而是病死在了归来途中的印度,享年56岁。因为夏天太热,尸体无法保存回国,于是郑和被葬在了如今的印尼爪洼三宝垅。7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衣冠冢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自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38个。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而且在明朝与西洋诸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东南亚的许多地方至今还有三宝城、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等遗迹留存。远在东非索马里的布拉瓦郊区,有一个很大的村子,只因为当年郑和曾到过这里,故被命名为中国村,又叫郑和村。
文/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