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英 我在肯尼亚的20年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薛文英,肯尼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28 16:33
在非洲东部,跨越赤道线,有一个古老神秘的国家——肯尼亚。从北京到肯尼亚,直线距离9032公里,飞行时间约15小时,这样遥远的距离,使得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去到肯尼亚一次。薛文英在飞往肯尼亚之前,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到这样一个地方,还扎根了这么多年。
薛文英是“半个”北京人,身为女人,她无疑是一个女强人,她所拥有的魄力和胆识,令人心生钦佩。26年前,转业后下海经商失败的她面对困境,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出国,去非洲。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因为她的理由也是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我有一个朋友,她在肯尼亚呆了很多年,她知道国内生意不好做,跟我说你们来肯尼亚吧,肯尼亚特别好,特别美丽。”薛文英笑道,“我当时想,好,我怕什么呢?这就去了。”
初到异乡
“内罗毕美么?”
“美啊,太美了!”薛文英说,“那天我穿了一身白衣服,头戴一顶敞帽,就像去度假一样。”“到了内罗毕,那么小的一个城市,到处都是花,人也很少,安安静静的。”
回忆起初到肯尼亚的时光,薛文英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好,“我们都以为非洲肯定会很热很晒,但其实根本不是,那里气候很好,空气也好。”
但一个初到异乡的旅人,身上又没有太多的钱,怎么可能不艰难?那时的非洲情况跟欧洲不同,不允许外国人打工,这与他们最初的设想相悖。“身上钱不多,又找不到工作,无法立足。”薛文英回忆道,“那时候很多人带着几十美金都出去闯美国,我们情况还算好一点。”
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开美容院的朋友给她出了个主意,“我之前是搞医的,会一点按摩,她就偷偷的帮我约一些客人来做中式按摩。”薛文英说。就这样,薛文英成功捱过了她到肯尼亚之后的第一个“坎儿”,解决了最初的温饱问题,也是受这位朋友的启发,薛文英确定了她在肯尼亚最初的发展方向——诊所,公司定名为龙人。
小诊所使薛文英夫妇在肯尼亚有了立足之本,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后,薛文英夫妇又逐渐扩展些其他业务,开始做些进出口贸易。
跟大多数华人所面临的一样,他们没有学过英语,语言不通。那时肯尼亚的华人很少,加起来也才200人,英语好的就更加少,资金上也不足以支撑他们请专业翻译,最后在大使馆的帮助下,他们和一些公派的翻译成为了朋友,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很快到了1993年,邓小平同志再度南巡,国内大踏步改革,经济开始复苏,很多人不愿再出国,远在肯尼亚的薛文英夫妇听到祖国的消息,犹豫不决,“我们那时候干到一半了,放掉吧,可惜,回来吧,不甘心。”薛文英回忆道,夫妇俩考虑再三,最终决定,一定要在肯尼亚做出成绩,“带着成绩回国。”
名利双收
2000年以前,不仅中国人对肯尼亚缺乏了解,肯尼亚人对中国了解也很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中国在哪,“那时我们填一张汇票,收款地是深圳,他们都不知道深圳是哪,给弄到台湾去了。”薛文英回忆道,在那时的肯尼亚人眼中,你如果有了一点资产,那就一定是“Japanese”。
在非洲人眼中,人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尽管当时肯尼亚人对中国人并不了解,但中国人在那边还是颇受尊重的。由于物资匮乏,彼时肯尼亚的生意非常好做,“遍地是黄金”,慢慢的,他们也积累了一些资本,住起了花园别墅。
“在那边,最多的时候,我们同时雇佣了四五个佣人,有花园工,有做家事的,还有司机。”薛文英说,“这样的生活,除了非洲,在其他地方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肯尼亚的贫富差距很大,大部分肯尼亚当地人是很贫穷的,但是在这种贫穷的生活下,肯尼亚人却始终保持着相当乐观的心态,“他们虽然贫穷,但是却从不仇富,对于生活也是肆意潇洒,及时行乐,”薛文英说,眼神中透着回忆,“我的花园工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每次刚发了工资他就会消失好几天,出去喝酒玩乐。”
“等钱花完了他再回来?”
“是的,”薛文英笑着说,“你别看他们生活水平不高,但却活的相当细致,每天都要换一身干净衣服,就算没钱买好的衣服,买些处理品便宜货,也要每天换一身,颇有些英国绅士的意思。”
有了好的物质基础,那几年薛文英可以说生活的相当惬意,然而优渥的生活没有麻痹她的神经,她始终觉得,最适合他们生活的,还是国内,他们计划着回国。
造化弄人
“1998年的时候,想大赚一笔然后带些资金就回国了,”薛文英回忆道,透着些许无奈,“结果全赔进去了,还背了债,我们当时把所有资金都调去做那一趟货。”原定的货物一箱翻入海底,一箱在港口被人冒领,虽然最后追回,却误了货期,买方拒绝收货。
多年心血,毁于一旦,“那时真的是精疲力尽,足足花费有一年,”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精力投入令薛文英夫妇苦不堪言,“过了最佳销售期,货都卖不出去,压在手里,那时候我的房子里堆的全部都是那批货。”
柳暗花明
没有钱了,他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卖存货,勉强维持生计,虽然艰难,薛文英却乐在其中,“收入虽然不多,但很舒适,没有太多要操心的。”而就在这困窘万分的日子里,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当时经常会有些国内来的朋友去那边考察,来了都是我们接待,住在我们家,我就想,那为什么我不做旅游呢?”薛文英说。
“况且肯尼亚真的是很适合旅游的一个地方。”在肯尼亚这些年,薛文英几乎把肯尼亚所有的地方都跑遍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坐在一个大帐篷旁边,身边都是草,余晖照在我的脸上,我拿着一杯酒,捧着一本书,不远处走的、跑的都是动物……”她一边说着,眼神里透露出兴奋的光,“多有味道,多有情调啊!”
彼时肯尼亚的旅游业并不发达,中国国内出境游的也很少,更别提去非洲,“这都不是问题,”薛文英说,“当时我就想,不管怎样先注册下来。”就这样,1998年龙人旅游公司成立,于2002年开始运营。
也是从这时起,薛文英开始了两边跑的生活。
“那时候宣传肯尼亚旅游,大家都很吃惊,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肯尼亚是什么地方,”回忆起那时,薛文英说,“直到2004年,中肯双边旅游协议签了,人就开始多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中肯双边旅游协议正式实施后,他们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而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次“寻根之旅”则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肯尼亚,“也是把双刃剑吧,肯尼亚的中国旅行社多起来了,竞争也激烈起来。”薛文英说,“我们大概胜在人比较老实可靠吧,大家比较信任我们。”
薛文英说,其实做肯尼亚旅游利润并不高,机票、车费、门票开销都比较大,“淡季的时候可能利润只有几十美金。”薛文英说,“很多人为了压低价格,都带游客去一些门票低廉,甚至免费的地方看,很多美丽的景色都没有看到,那样人回来之后就觉得肯尼亚很穷、很破,其实不是这样的。”
说到在肯尼亚这些年的变化,薛文英笑言:“如果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前十年中国的变化,那肯尼亚真的是,出去几年再回来,连空气都还是原来的。”
不过最近几年,肯尼亚还是有了一些变化的,中肯之间不断的贸易往来提高了肯尼亚居民的生活水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也在有序施工中,“现如今肯尼亚的发展与中国密不可分。”薛文英说。
落叶归根
在肯尼亚生活过的很多人都有“肯尼亚情结”,薛文英也不例外,但她却始终没有在那里买房,“那不是我的家啊,”薛文英说,“不管在外生活多少年,我始终觉得,我这把骨灰还是得撒在国内。”
薛文英语速很快,一个干脆利落、风风火火的人。尽管她在国外度过了这些年,我依然能清楚地感觉到,坐在我面前的,依然是那个仗义执言、正直勇敢的,朋友们口中的那个“英英”。
文/林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