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劫后余生”?

  3个月前爆发的柴油“排放门”丑闻,如海啸般排山倒海砸向大众汽车,规模之庞大、影响之恶劣,将大众汽车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集团首脑文德恩引咎辞职后,评论人士甚至预期,拥有12个品牌的大众汽车集团将分崩离析,欧洲汽车“一哥”地位就此难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比谍战剧更起伏,比宫斗剧更离奇,大众汽车“尾气门”剧情逆转如此之快,即使是“脑洞大开”的旁观人士也大跌眼镜。

  2015年12月10日,德国大众汽车发布新闻公告称:在经过监督下的严格测试可以确认,涉嫌排放造假的车型只有Polo、尚酷、捷达、高尔夫和帕萨特等9个车型,总数涉及约3.6万辆;另外,上述车型排放值偏差并不大,百公里油耗高出认证测试值约0.1升至0.2升。在明证的数据面前,此前的种种“阴谋论”传闻不攻自破。

  按此前预估,涉及造假的车辆可能多达80万辆,涉及理赔金额高达20亿欧元。而此次经确认后为3.6万辆,相比之前少了许多,大众的财务负担也减轻许多;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0.1升的差距在客观上造成的危害性也少了不少。

  受此消息提振,资本市场做出积极反馈。消息传出当天,大众汽车集团股票大涨6.7%,第二天继续拉涨7.7%。对于自9月份以来陷入“排放门”危机苦苦挣扎的德国大众来说,澄清事实后的结果比预期中要好不少,也算是不幸中的一丝小确幸。

  关于此前大众将分拆变卖品牌资产的猜测也到此为止。大众汽车CEO穆勒首次表示,他将致力于保持大众旗下的12个品牌,这意味着他或许已找到解决危机的财务手段,集团不会瓦解。同时,大众将保证遍及世界各地的工作岗位不流失,但有可能会对大众旗下300多款车型做出调整。

  虽然调查结果好于预期,但笼罩在大众周围的灰霾并没有散去。正如新任大众汽车监事会主席潘师所强调,“排放门”事件“不是一个一次性错误,而是一系列错误”。经过过去两个月的调查,他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导致了“排放门”的发生:首先,大众集团局部存在这对于“违反规则”的容忍态度;其次,是公司在个别地区的失败;第三,则是大众集团在流程中存在着不少缺陷。

  找准了病因就该对症下药,但要真正祛病并不容易。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众危机并不是偶然现象,病根早已盘根错节。

  得益于中国市场狂飙猛进式的增长,大众汽车在快车道上接连超车。就在2015年上半年,大众销量首次超过丰田汽车,摘得半年全球销量桂冠。问题在于,这个扩张的过程太快太猛烈,从2008年至今的短短6年,大众全球销量增长了62.7%。而它又显然没有吸取丰田汽车此前的教训,伴随速度增长而来的各种质量问题集中凸显;另一方面,在由12个品牌捆绑组成的巨无霸集团内,“大公司病”病入膏肓,管理、监督体制都出现漏洞,以至于出现下属瞒着董事会公然造假的反常行为,打破了商业道德底线;第三,在完美主义者、大众汽车教父皮耶希与文德恩的老人政治统治下,大众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言堂,专制作风无处不在。如何走出危机,重新赢回信任?潘师表示,大众将“无情地”查出对“排放门”丑闻负有责任的人,“所有事情都会摆在桌面上,不会被扫到地毯下”。

  到目前为止,丑闻导致大众9名高管停职,这多少算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卷入“排放门”事件的人并不多,不太可能酿成断崖式的人事崩塌。此外,穆勒也多次强调,当前局势下大众将优化流程、简政放权,而这或许能够带来独特的机会。

  当然,眼下的大众依然在为以往的过失买单。“排放门”事件爆出后,10月和11月,大众汽车在欧美市场销量都出现了急剧下滑,即使在被视为大众票房的中国,2015年前11个月,大众累计销量同比下跌近10%,这都意味着,虽然剧情出现反转,但大众危机还远未到翻盘时。只有解决遗留问题,彻底告别过去,大众才能回归大众。

  某种程度上,危机是一种催化剂,它逼迫着大众紧急刹车,从偏离的航道上拽了回来。

  本刊记者 管宏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