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纯济:率重汽新征

  一如过往数个商务年会开场。马纯济从人群中站起,缓步走向讲台,向台下在座的1600人深深鞠躬……

  掌声雷动。略微空荡的舞台,他并不高大的身体散发着专属自己的气场:平和、温厚、刚毅。

  再过几个月,中国重汽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甲子之年。掌舵国有企业大型汽车集团的15年来,他带给中国重汽乃至整个汽车江湖的是一个关于“临危受命”与“凤凰涅槃”的传说。

  故事仍在继续。宏观经济波澜不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商用车市场需求大幅下降。2015年堪称金融危机以来重卡行业最困难的一年。

  1-11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9.9万辆,同比下滑27%,并且毫无回暖迹象。

  当大多数企业在效益和库存压力下徘徊时,2015年前11月,中国重汽销售整车14.2万辆、重卡8.9万辆,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2%,达17.86%,其中,牵引车在整个市场下滑10%的环境下,同比增长29.7%,成为这一年国内重卡行业为数不多的、总体表现较好的企业之一。

  中国重汽是怎么做到的?“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重汽顶住压力,全面启动了‘创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活动,眼睛向内,采取措施,各项工作亮点纷呈。”这是马纯济给出的答案。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重汽的“改革创新提升”年。中国重汽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销售整车16.2万辆,其中重卡10万辆,轻卡6万辆,客车2000辆,市场占有率力争提高一个百分点。曼·T/C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效益水平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无论市场一帆风顺还是惊涛骇浪,承载着振兴民族重卡产业重任的中国重汽这条巨轮,将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端。中国重汽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未来的路途任重道远,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马纯济用一段富有激情与诗意的话语来解读济南冬天中孕育出的希望与生机。

  他是一个怎样的领导?有内部人员悄悄告诉《汽车人》:“他也是重汽的精神领袖,你不觉得重汽的企业特质与马书记很像吗?”这样的评价,并令人不意外。什么样的掌舵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换句话说,汇聚全部心血与智慧的投入,终会在某一天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示出来。

  这符合哲学中的因果关系与能量守恒定律。

  转型

  2015年内外交困的市场形势,让很多商用车企业掌舵人措手不及。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身为中国重汽当家人的马纯济,具有足够的战略眼光确保企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宏观环境不景气,工程量大幅减少。自卸车从原来30%~35%左右的占比降到10%左右,搅拌车从原来13%左右锐降至5%,这对于曾在工程车领域叱咤风云的中国重汽不啻为一场灾难。

  受益于斯太尔平台,在传统细分市场格局中,中国重汽在自卸车领域无可匹敌。随着市场急转而下,可以想见,如果中国重汽仍然恋战自卸车市场,此次的商务年会该是另一番情形。

  即便是久经沙场的中国重汽总裁蔡东亦感慨:“从业以来,我是第一次看到如今年这般惨淡的自卸车行情。往年在3个月的期限内总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行情,可是从去年至今,我们还未看到半点自卸车会好起来的迹象。”

  中国重汽显然踩准了市场的节奏。牵引车产品谱系的完善使中国重汽在公路物流市场开始逐步发力。为之埋下伏笔的是6年前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的战略合作。

  历经多年消化吸收,代表着曼技术平台的中国重汽产品SITRAK和HOWO-T系列产品相继投放市场,成为重卡市场新的领导力量。

  过去一年里,中国重汽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曼技术产品的有力带动下,中国重汽工程车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牵引车实现逆势上扬,同比增长29.7%。

  “德国曼·T/C系列得到了用户充分认可,有的单车运营里程已超过80万公里,预计全年销售将超过两万辆,成为公司新一代核心技术产品。”马纯济自豪地告诉《汽车人》。

  在马纯济看来,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重汽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开始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第一,曼技术产品系列化,特别是曼技术牵引车表现良好,推动中重卡迅速上量,城市专用车潜力巨大,已经和正在成为中国重汽升级换代的主流产品系列,必将再次领航商用车行业的新发展;

  第二,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明显提高,将成为拉动中国重汽产品销量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轻卡、客车板块逆势上扬,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中国重汽与广大经销、改装单位深入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四,中国重汽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外合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

  第五,营销网络、销售队伍在市场拼杀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也赢得了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六,中国重汽积极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强化人力资源优化和责任体系建设,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效益控制能力持续增长,厚植了中国重汽的发展基础;

  第七,全国惟一的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科技中心园区正式投入使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整车装备试验能力的形成,为中国重汽全面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八,不断拓展和提升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协作,将为中国重汽发展谱写新篇章。

  “经过几年努力,今天的中国重汽正在成为一个集轻、中、重等多产品,功能完善,不断探索海外两大市场,出口的业务多元发展的公司,这些都为2016年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马纯济表示。

  创新

  2016年,是中国重汽的“改革创新提升”年。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

  在马纯济看来,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中国重汽2016最响亮的词汇。如果“十二五”期间,中国重汽摘掉了偏科生的帽子,那么在“十三五”成为“学霸”的中国重汽,将开始全面发力。

  “第一,中国重汽品牌在国际市场具有初步影响力;第二,通过产品创新,发展智能化与新能源,使中国重汽产品完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通过科学管理、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实现中国重汽从传统制造向创造转型。”马纯济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

  在他看来,产品结构均衡发展,实现“公路车、工程车、专用车三分天下有其一”是中国重汽长治久安之道。在商务年会上,《汽车人》看到31台涵盖重型、中型、轻型全系列商用车产品线,这是中国重汽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果,也是中国重汽自主应对经济新常态的信心所在。

  在节能动力和新能源展台,展出的绿色动力MT05、MT07、MT13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系统,更显示了中国重汽坚持走低碳环保发展之路的决心和大型国企的责任担当。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中国重汽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推出多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动力总成。中国重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已形成以济南、成都、福建为支点,辐射全国的金三角产业布局。抢占2016新能源市场,中国重汽产品已经到位。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无疑是关键一年。新的一年,中国重汽将提供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保持工程车优势和牵引车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重汽曼技术产品在各专用车领域的市场化。同时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实现轻卡、客车以及新能源车辆的良性发展,努力实现创新升级目标。

  在营销上,中国重汽将在继续抓好国际市场的同时,深化营销体制改革,推动营销网络优化提升发展。马纯济在采访中特别提及刚刚在乌镇闭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快车道”的背景下,中国重汽快人一步率先与互联网成功接轨。

  商务大会当天,中国重汽“智慧重汽”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发布,并成功开创了商用车行业自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先河。集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管理等新技术,“智慧重汽”将成为中国重汽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借此平台,中国重汽平台建造了“产品+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进一步实现由被动售后服务向主动服务营销的转变。“从配件做起,积极拓展,最终成为具有全球意义、实现跨界全球的商用车电商企业。”马纯济强调。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还把金融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发挥好汽车金融公司的作用,充分调动金融单位支持车辆销售的积极性,创造中国重汽金融营销新优势。这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合作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新成立的豪沃汽车金融公司,作为全国第二十二家、山东省首家汽车金融公司,将承担起中国重汽汽车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并联合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社会金融、租赁机构,共同为中国重汽产业链下游的汽车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现代化的、高效的、普惠的服务。

  国际

  在中国重汽“十三五”规划中,国际化也是关键一环。在外界眼里,如今的中国重汽已经足够成功,不过马纯济还是在探索着如何把中国重汽打造成世界品牌。

  借助“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来积极发展国际道路,实现一个具有民族自主品牌、民族自主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中国重汽,是马纯济的终极目标。“我经常开玩笑说,世界比中国大,中国重汽要放眼国际市场,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2015年以来,中国重汽整车出口逆势上扬,1月至11月出口量达到2.4万辆,超过上年2.1万辆的出口定单数量,同比增长10.1%,连续11年位居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量第一。

  马纯济透露:目前中国重汽构建了6个海外组装厂,有300多人常驻境外,上千家营销网点,营销网络体系已基本覆盖非洲、中东、南美、中亚及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以及部分发达地区市场。已经逐步实现品牌、资本、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的国际化。

  下一步,中国重汽将实现海外市场由非洲、东南亚等不发达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拓展。

  伴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对卡车、物流行业形成长期利好,中国重型汽车将迎来重要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下一步会我们会将产品、产能合作、管理模式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马纯济笑言,“中国重汽将由‘搭车’改为‘推车’,甚至成为推动‘一路一带’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的最大愿望是,中国重汽在国际重卡行列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到那个时候,我已经退休了,或者已经老了,但是回来一看,中国重汽还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企业,我肯定能多活好多年。”这是今年年初马纯济在接受《汽车人》独家专访时吐露的心声。

  再次接受采访,马纯济身在办公新址。刚刚投入使用的中国重汽科研中心大楼,建筑总高173.75米,已经成为济南市一张城市新名片。它的成立,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重汽乃至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英雄山路165号到高新开发区,曾将中国重汽从死亡边缘拉回的马纯济,再次将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国有制造企业推向新高度。

  本刊记者 张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