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5

  转眼2015年就要过去了,想借《汽车人》杂志一点版面,谈谈对中国汽车工业2015年表现的感想。

  中国汽车人在2015年感触最深的大概是增长突然失速,踉跄而行。如果不是政府伸出援手,成绩怕是更加难看。至于失速原因是什么,笔者至今未看到建立在严谨、客观分析基础上的说法。这就值得我们警惕,不要对2016年保有过于乐观的看法。

  笔者认为,至少有些原因是会长期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增长的,例如,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下滑;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仍需5-6年的过度期;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以旧换新的轿车消费态势等等。这些长期因素,同样会在2016年起作用。笔者认为,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也就是5%左右。

  中国汽车人2015年最自豪的应当是,大阅兵时,浩浩荡荡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军车。看到那些威武的军车,人们才想到,汽车工业不止是轿车;才能体会到中国汽车工业在自主研发方面走了很远。

  中国汽车人在2015年感到最热闹的地方,恐怕是“互联网”造车了。不仅“互联网”造车,围绕汽车消费、使用也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中国汽车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在追赶这股浪潮。但是,笔者想到汽车工业已经存在百年,遇到的变革何其多也,可汽车工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变。尽管特斯拉似乎表明了“互联网”造车的实力,但特斯拉实际上是一个工业企业,不过生产、设计、技术、创新思路先进而已。

  “互联网”造车,可能成功,但失败的可能更大。潮流退去时,人们才能够看清楚,是“互联网”造车,还是汽车企业融合了互联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汽车工业2015年的发展,笔者想选择“结构调整”。结构调整,首先表现在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了翻倍的增长速度,市场销售和生产规模已经进入10万辆级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大潮正奔腾向前。其次是SUV、MPV持续增长,不仅成为维持今年汽车增长的亮点,也让自主创新企业捞到了“里子”和“面子”。再其次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排量1.6以下轿车再次成为轿车销售的热点。最后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政府已经注销了若干“僵尸”汽车企业。“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5%左右速度增长的阶段,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有一批处于边缘化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被强势企业兼并。“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十三五”发展中的新常态。

  回望汽车工业的2015,有些像北京近来的阴霾天气,虽然有时不见天日,但大风过后仍然晴朗。挥手送走2015,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将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故事。

  本刊特约评论员 赵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