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保卫战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奥迪,施泰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19 16:00
汽车市场一直存在着大年与小年之说,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在中国经历了过去27年的高速增长后,奥迪迈入了一个调整后再出击的阶段。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奥迪全球媒体年会在德国举行。开会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四下交流:今年的年会怎么开?过去一年的高档车争霸赛中,奥迪销量被奔驰超过滑落至第三;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排放门”丑闻带来的影响还未完全褪去;更棘手的是,在最重要的中国市场,奥迪出现史无前例的负增长……以往高歌猛进的德式战车出现了一些麻烦。
已经执掌奥迪9年的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承认,“特殊项目”的影响(主要源于六缸TDI发动机的柴油车事件),对奥迪去年业绩多少造成了影响。他承诺,“我们将确保充分的透明度,并保证处理好这件事情。”
随后施泰德语锋一转,他表示,虽然过去一年曲折不少,但“奥迪人仍然成功度过了过去的一年,并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
事实上,销售的退潮对奥迪人影响不大。就在不久前,英戈尔斯塔特的奥迪员工平均每人获得了5420欧元的年终奖。相对于欧洲同行来说,这不啻为令人羡慕的福利。
2015年,奥迪向全球客户交付了1803246辆汽车,比2014年增长了3.6%。经营利润达到48亿美元,施泰德不无遗憾地说,倘若不是“柴油门”事件影响,这个数字将达到51亿欧元。
很显然,过去一年的阴霾并没有给奥迪留下什么痕迹,在谈到今年的事业计划时,一向温文尔雅的施泰德变得高亢起来。他强调,奥迪战胜了过去一年的挑战,新的一年里,奥迪也将继续保持增长。
增长的信心由大手笔投资与产品革命组成。施泰德表示,2016年,奥迪的机动性投资超过30亿欧元,与此同时,奥迪将保持快节奏的产品攻势,全年将推出超过20款全新和改进版车型。
而在构建面向未来的优势上,奥迪正在开启汽车的“数字化”革命。施泰德说,未来奥迪的数字化将涵盖从设计、生产、销售到用户使用的每一个环节。
谈到对于中国市场预期,施泰德信心和激情不减。他强调,未来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正是奥迪在中国长期增长的有力保障。在经历2015年的小波折后,对于2016年,他形象地比喻:“就好像是行车到了隧道末尾,我们已经看见了亮光。”
笃定温和增长
面对来自全球的约250名记者,施泰德高调宣布:奥迪在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阶段。2016年,奥迪计划总投资超过30亿欧元。根据奥迪2015发布的中期发展规划,2015年至2019年,奥迪将总计投资170亿欧元。
33亿欧元的大部分将用在技术创新和开发新车型上,除此之外,奥迪还将在墨西哥完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奥迪历史上第一款北美生产的车型——Q5将在那里下线。
施泰德之所以强调这一数字,是因为自从大众汽车在去年爆发“尾气门”丑闻后,一直困于巨大的经济压力,继而大力压缩项目投资。但很显然,在针对奥迪的投资上基本没有缩水,母公司“网开一面”。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奥迪有一个鼓囊囊的钱包。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奥迪集团的净流动资金总额达到164亿欧元。
对于中国市场,曾经担任奥迪中国总裁、高升后担任奥迪汽车市场销售董事的冯德睿更了解情况。他将奥迪在华的过去一年定义为“慢慢巩固的一年”,2016年将恢复“温和地增长”。“如果说过去习惯了两位数的增长,那么今年的增长将呈现‘温和的,有意识的反差’。”
根据此前规划,2016年,奥迪在华将有多款新车型和换代产品陆续上市。这包括3款全新车型、4款换代车型以及5款中期改款车型。冯德睿强调,到今年秋季,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奥迪车型中近60%将得到更新。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捍卫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
冯德睿承认,还只是在2014,奥迪比奔驰的市占率足足高出一倍,但这样的绝对优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曾经的先发优势正在慢慢褪去,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不断被竞争对手拷贝,特别是全球竞争格局而言,奥迪、奔驰、宝马这三者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我们是在同一个圈里赛跑,只不过靠后几米或者几百米而已。”
重心转向数字化
很显然,即使是英戈尔斯塔特小镇里的德国人,也已经意识到遥远的东方正在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28年前,奥迪进入中国,凭借先发优势迅速赢得了政府和商务用车市场,成为高档车消费者不二的选择。
转变从2014年开始,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公务车改革以及反腐倡廉行动,以往的官车风光不再。
改变不只是公务车改革,更大的变化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就在几年前,国内消费者还将轿车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希望购买大型轿车,特别是长轴版轿车。如今这一观念已经过时,年轻人,特别是随着85后、30岁以前的消费者进入市场,那些具有年轻设计、动感特征的车型受到青睐。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奥迪开始大力向年轻富裕的私人用户转移。
转型的代价当然痛苦,但迄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拿曾经的官车A6来说,用户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按照一汽-大众奥迪统计数据,私人用户占比已经从2010年的69%增长至87%。
对奥迪来说,改变品牌形象更有效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拉长产品阵列,提供更多年轻个性选择。也因此我们看到,从2014年开始,奥迪开始本地化生产A3,一款完全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车型;奥迪开始导入更多明亮鲜艳的色彩,包括白色、红色和绿色,如今彩色车比例从2010年的8%增长至2015年的22%。
另一方面,力推蓝色战略,未来蓝色将成为奥迪品牌的主打色,包括已经上市的全新Q7、奥迪A6L和未来将上市的全新奥迪A4L等,都将以蓝色为主打颜色。所有这些举措,都旨在实现奥迪品牌从“官—商—家”的改变。正如施泰德强调的,2016年,奥迪将从年数字化以及年轻化加强改变的力度。尤其是数字化,顺应“互联网+”潮流,奥迪将率先在高档车品牌中将数字化贯穿于客户服务的全过程,实现了全渠道数字化。
正如德国未来学者维克托·迈尔所认为,随着移动互联愈发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数据和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石油。汽车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个变化的过程,就同以往的工业革命一样给既有市场带来激烈动荡。
至于电气化,奥迪的意图更加明显:2016,奥迪将在德国招募1200名工程师,大多数从事化学和电池专业,这意味着奥迪的电动车事业将大幅提速。
事实上,到今年年末,奥迪针对中国市场专门打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国产奥迪A6L e-tron即将上市,配合Q7 e-tron以及2015年已推出的A3e-tron,在下一阶段的新能源市场比拼中,奥迪将再次获得先发优势。
应该说,无论是施泰德还是从中国走出去的冯德睿,看到过去一年里奥迪在华的竞争对手一个个跟了上来,心里估计都不是滋味。当然,后视镜中看着对手成长,也提供了加足马力快速驶离的机会,通过吸取对方经验,再次拉大距离。无论外界如何改变,必须保持vorsprung durch technik的品牌精髓不变,因为惟有科技,这才是奥迪相对另外两个德国竞品的真正优势。
本刊记者 管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