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短期内继续宽松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宏观政策,去产能
  • 发布时间:2016-06-28 18:03

  从今年大的经济态势看,主要是经济下行走势和稳增长政策两种力量的一个平衡。在这轮危机中,实际上积累了很多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进入新的周期。

  判断今年的经济走势,一定要考虑经济政策的影响。增长目标确定在什么区间,目前的情况下政策的配套措施或者力度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我们的政策目标保持了相对的弹性,那么我们的政策也会有更大的灵活性。

  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从宏观上看,从年初到现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直维持在相对宽松的状态,货币投放相对宽松,财政政策也在进行刺激。今年,我们的财政赤字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规模,也是比较有利的安排。

  从政策的实际效果,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流动性在进一步宽松,资金成本也在呈现一种回落的态势。这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回落具有正面意义。

  针对后续宏观政策会不会开始收紧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宽松的状态还会延续,但是进一步扩张或者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可能性不大。最近几年,实体经济的回报水平一直在回落,如果从局部或者微观的角度看,甚至呈现一种与资金成本倒挂的现象。在实体经济仍然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收紧政策,前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经济下行压力的努力将化为零。因此我的判断是,宏观政策短期内继续宽松。

  结合这种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稳增长的重心主要依靠内需,外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内需里面,投资与消费,主要靠投资,而投资里面比较靠得住的还是基建。

  首先,出口今年明显改善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全球经济疲软的结果,并且现在大家对全球经济的判断也是越来越谨慎,预测数据也在不断下调。而且,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种贸易纠纷就会比正常情况下更尖锐。再加上全球经济在危机后进行大调整,通过这种调整,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实际上已经削弱,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相对复苏得好一点,对我们的正面影响实际上不如以前了。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短期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内需。

  从内需的角度看,目前消费的增长情况是呈现趋势性回落的,经济持续放缓,收入增长随之放缓,因此从总量的角度看,靠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短期内也很困难。

  内需的投资部分,主要由制造业、房地产和技术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加起来约占整个投资的80%左右。也就是说,整个投资的变化基本上是由这三部分的走势决定的。

  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投资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政策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形势较好的时候,市场行为部分的投资增长比较灵敏,而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候,政府投资的部分则比较灵敏。

  今年投资比去年有回升,两个最大因素是房地产和基建,制造业投资还在回落,原因是产能过剩和出口低迷。未来,房地产投资快速回升不会持续,真正支持投资增长的很大部分要靠基建。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基建进行提前布局,我认为是比较合理也比较现实的选择。

  当然,同样都是基建,我们也要慎重选择项目或者领域,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诸建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