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可梦:来呀,来抓我们呀!
- 来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Pokémon Go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19 11:00
“精灵宝可梦Go”(Pokémon Go)引发全球热潮。这款任天堂开发的游戏内容主要是捕捉数码精灵,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3.5亿人下载了这款游戏。“精灵宝可梦Go”既引发了热潮,也招致了不少争议。另外,它还是一台吸金机器,让苹果和谷歌都赚翻了天。
今年夏天,地球人大肆“狩猎”,热闹非凡。这个现象席卷全球,3.5亿人参与其中,并以每周10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且毫无降温的迹象。不过,动物保护组织大可高枕无忧——因为,“枪口”瞄准的不是丛林里的狮子、长颈鹿或大象,要的也不是动物的肉和骨,玩家们抓的,是150个名字拗口的家伙——这些虚拟“物种”在电子游戏“精灵宝可梦(Pokémon)”中出生与成长。任天堂公司20年前创造了这个虚拟世界,也创造了这帮小精灵。“Pokémon”这个词就是由“pocket”(口袋)和“monster”(怪物)合成而来,意思是“口袋精灵”。
听起来也许不可思议,但就在短短的3个星期,似乎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开始和这些奇奇怪怪的“小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连从未玩过电子游戏的成年人也一样着了迷,80后更是上了瘾。话说回来,如何才能成为一位“精灵猎手”?很简单:有一台智能手机,下载应用程序“精灵宝可梦Go(Pokémon Go)”就可以了。这个程序在苹果和安卓手机平台上都打破了一项记录:从来没有应用程序或电子游戏能在上线第一周就有1000万的下载量。这款游戏势如破竹,连最大的社交网络都为之撼动。据《时代》周刊报道,人们在“精灵宝可梦Go”上花的时间比在脸书(Facebook)上的要多。具体数据如下:iPhone用户每天在这个游戏上花33分钟,而脸书却止步于22分钟,其他的应用——Snapchat(18分钟)、推特(17分钟)和Instagram(15分钟)更是相距甚远。“精灵宝可梦Go”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有一项其他游戏都没有的特性:这是第一款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的手机游戏,更重要的是,玩家并不需要因此而戴特殊的眼镜。“精灵”身处真实世界,而非虚拟环境;“猎手”(玩家)则需要走出家门,带着手机到处晃悠,在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上寻找“精灵”。与卫星导航一样,智能手机显示着玩家的位置。根据游戏系统的设定,精灵在世界各处游荡,随机出现在大家眼前。数字地图就像藏宝图一样,既显示附近精灵所在,也指示“精灵站”(Pokéstop,也就是能免费获得道具的地方)、“道场”(小精灵们对战的场地)等。其他的电子游戏只能呆在家里或某个固定的地方自己玩,但“精灵宝可梦Go”却重新定义了游戏的体验。它找到了新的受众,真正能让书呆子和极客走到人群中去,在室外见面交流。
从电子设备走出来的虚拟精灵似乎征服了现实世界。“精灵宝可梦Go”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增强现实(AR),游戏也成了这项技术的试验田——去除虚拟地图,利用上智能手机的镜头,真实环境便成了电子游戏的背景,而嗷嗷待“捕”的小精灵就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它们好像真的在那,真的在我们眼前:公园中、办公室内、超市里、沙滩上……指尖划过屏幕,游戏的任务是扔出一个个神奇的小精灵球来捕捉小精灵,捕捉到的精灵将被储存在手机的记忆卡里。但是,游戏开展的方式惹出的麻烦也不少:有人因此而翻落地铁站台,有人开车“抓精灵”导致事故,还有人控诉游戏侵入私人地盘,全然无视人类的隐私和宗教问题。因为,精灵既可能出现在教堂、公墓、博物馆中,也可能现身于沙滩的太阳伞下、居民的房门前,甚至是军事基地里。后果“立竿见影”:以色列和美国的军方禁止军人玩这款游戏,尤其不得涉及敏感目标;沙特阿拉伯的宗教领袖发出教谕,明确反对“精灵宝可梦Go”,在该国的门户网站上,他们解释的原因是该游戏“近似赌博,使用共济会符号,推广被禁图像”等;曼联的新主帅若泽·穆里尼奥(José Mourinho)也禁止球员将球场作为精灵捕猎地。尽管人们对虚拟精灵的入侵有不同看法,可众人对口袋妖怪依然亦步亦趋,对稀有妖怪的搜索更是地毯式的、近似疯狂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已成为集体想象的那个精灵,叫“皮卡丘”。它是一只黄色的啮齿动物,能发出雷电来攻击对手。皮卡丘在过去20年间的800多集动画片中都充当主角,并出现在2.75亿电子游戏机的包装上,此外,它还是成千上万本杂志的封面“精灵”,被印在畅销74国、译成11种语言的扑克牌上。皮卡丘已俨然成了一位众人追捧的大明星。
对于创作这款游戏的任天堂公司来说,宝可梦可不仅仅是一个跨代的现象。这家日本企业近两年深陷危机,智能手机游戏的推出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抓精灵”对任天堂的推力有多大?我们有这么一些数据:7月6日“精灵宝可梦Go”发行后仅两个礼拜,该公司的股价就飙升了两倍多(增长116%),市值一度高达420亿美元(约合2800亿元人民币),比索尼还要高;在市场平稳了以后,最终的增长率也高达55%。
尽管“精灵宝可梦Go”是个生钱的工具,但据测算,任天堂只能得其总收入的20%。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店:在那儿,玩家可以购买道具,加速成长。相关的道具(包括抓精灵的精灵球、吸引精灵的诱饵或香气包,和游戏流通的“精灵币”)都可以用真金白银买到。交易的关系如下:比如,100个精灵币(或0.99欧元,合7.4元人民币)能买20个精灵球,8个香气包值500个精灵币(约5欧元,合37元人民币)。由于用户量巨大,如今游戏商店每天都能进账约650万美元(约合4335万元人民币)。据《华尔街日报》,麦格理咨询公司预计该游戏的收入还将持续增长,最终带来40亿美元(约合267亿元人民币)的进账——这又将是智能手机电子游戏的最高纪录。蛋糕做大了,立马就有人来分:游戏商店的每笔订单,苹果或谷歌拿30%的提成,还有30%要给游戏的开发公司Niantic。这家公司由谷歌孵化,开创人约翰·汉克(John Hanke)原先就负责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业务。2015年,因谷歌公司重组,Niantic被剥离出来,任天堂持有其中约10%的股权。在游戏营收中,还有30%进入宝可梦公司的口袋。这家公司从一开始就管理任天堂旗下“宝可梦”商标的所有产品,任天堂持有30%的股份。如此算来,任天堂公司在“精灵宝可梦Go”的收益分成大约只有20%。
但是,“精灵宝可梦Go”现象不止给创作者带来巨额回报,还为其他人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商机。比如,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打广告,提供抓精灵服务,每小时15欧元(约合112元人民币);有人在eBay上售卖游戏高级账号,售价在250欧元(约合1863元人民币)到1500欧元(约合11177元人民币)不等,买家就不用再从零开始;还有许多餐厅、商店老板为了吸引抓精灵的客人,在自己的店里放置虚拟香包(每小时2欧元,约合15元人民币)。不过,回过头来说,真正给任天堂及其股东挣钱的还是广告。据开发者汉克说,将来某些精灵可能只会出现在特定的地方(例如麦当劳连锁餐厅),当然,相应地,这些场所的商家需要为此而付费。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只能希望,虚拟中的现实比真实的存在更加美好。
与“精灵宝可梦Go”游戏有关的数字
200个国家
应用程序“精灵宝可梦Go”7月6日首先登陆新西兰和美国,7月15日到达欧洲26国(其中包括意大利),而今年年底将扩展到全世界200个国家。
3亿5千万
这是现在“精灵宝可梦Go”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玩家数量。
33分钟
这是人均花在“精灵宝可梦Go”上的时间,比脸书要多。
[译自意大利《全景》]
奎多·卡斯特拉诺/文 李耀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