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人

  前些天,某知名汽车评论人阎某在试车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一名摄影师不幸身亡。这一事件在自媒体上广为传播,使得“车评人”一词跃入更多人的视域,也使我突然意识到,“车评人”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职业身份。

  说到以评论为职业的,一般人首先会想到做电影评论的影评人、对时事新闻进行评说的时评人。“历史悠久”的还有乐评人、书评人、剧评人。这样看起来,似乎需要评论的大都是精神文化产品。也许因为音乐、影视剧、图书蛮复杂,新闻报道也耐人寻味,一时半刻看不透,于是人们就想听听行家怎么解释,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还有很多领域,都有评论者,只是不一定冠以“X评人”的头衔。比如IT媒体上,就有对电子产品进行分析评价的专业人士或业余爱好者。一款主机性能如何、一块显卡的表现是否满足游戏玩家的严苛要求、AMD和Intel最新款产品的运算速度孰优孰劣、新款手机有什么亮点……都有人撰文或以视频方式进行讲解。其他的,比如股票市场的“股评家”,比如台湾电视机构为观众分析楼盘方位、推荐吉屋良宅的风水大师。

  上面种种评论人放在一起,又显示出一种共性--他们都活跃在各种媒体。有了媒体的发展,才有各种评论人。按照这个逻辑,汽车媒体的勃兴自然也会催生车评人的出现,而其中成长最为迅猛的又当属网络新媒体空间的车评人。

  一如自媒体的多元、多样、多彩,车评人也是风格各异。有些属于传统套路,基本上就是广播电视讲解员的角色,站在汽车旁边或者以画外音的形式背台词、念稿子,介绍车子的外观特色、性能数据或者配置级别。真正纯粹的“车评人”是那些个性突出的网红评论人。也只有他们才能成为网络空间的热点话题,才能给广大网友、车友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凸显车评人群体的存在。他们大都不是科班媒体人出身,而是汽车爱好者、发烧友,比如人送外号“二环十三郎”的某飙车爱好者,在走出青年期的迷路之后,已蜕变为“自带流量”的网络当红车评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不算什么颜值担当,有几个出名的还以长相磕碜遭人诟病,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个性鲜明。有的以实地体验为依托细致分析车辆性能,有的强调各种数据的科学性,有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也有的自始至终边驾驶边唠叨……

  流量为王的汽车传媒业,热点意味着卖点,热点就是立足点。成长于网络时代的车评人深谙此道。在连车展模特都不能太过暴露的时期,车评人制造热点的手段也只能是某种富于张力的冲突和摩擦。比如不久前的“郑刚怒怼38”事件,两位知名车评人意见不合,剑拔弩张,隔空对射。其中一方甚至放言“我就是这么霸气!不服来战!不服来找我!”双方各自的拥趸者也是群情激昂,撸起袖子要约架。车坛由来已久的江湖恩怨都可能成为引发爆燃的题材。德系与日系之争、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争、SUV与轿车之争、自动挡与手动挡之争……都被当做集聚能量的炸药库,只待某位车评人扔进一根火柴。还有些争议话题,则集中于“中立”还是“车托/车黑”,是为“公益”还是求“充值”。网友期望的,是车评人在各种竞品之间保持中立,在商家和消费者两者之间毫不犹疑站在消费者一边。但很多时候,当车评人对一款产品提出好评时,就被认为是公关软广告,是获得了商家的广告费“充值”,提出批评意见时,又可能被认为是竞品商家已“充值”。做一个真正的车评人,真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车评人给网友、车友带来了车坛新知或者是搞笑桥段。有些车评作品在视频网站获得大量点击率,得到众多网友的转发,甚至还直接导致潜在消费者出手购车。车评人在汽车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塑造车坛生活格局、引领车坛舆论风向。即便网络空间不可避免地会充斥车托水军或者差评师、五毛党,即便当前的车评人还不得不依靠热点来谋求点击率,但更多的宽容、更多的支持,也一定会造就能够担当汽车文化建设大任的新型车评人。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