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却看不见的一切

  《小黑和小白》是儿童文学名家张之路撰文的第一个图画书作品,它是一本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图画书--文字、图画和图书设计,彼此扶助,唇齿相依,三者叠加,一起做到了“让我们把故事说得更好”。如果不是这样,何必要用图画书来说故事呢?这本“严格意义上的图画书”处女作,出自名家之手,是一件尤其令人欣慰的事,它意味着作者面对图画书这一文体时的谦逊与谨慎--需要研究图画书的叙事传统,掌握图画书的叙事规律;同时也意味着作者的自信与勇敢--用图画书“世界性的语法”讲述现代中国的故事,用图画书“典型的表达方式”讲述与众不同的故事。

  第一眼看上去,故事很简单。小黑和小白,就像许多现代人一样,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小舒适区,只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社交活动,这样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宅”。故事就是讲述“宅”在家里的小黑和小白如何离开家,从家里走向家外,一起拥抱丰富多彩的辽阔世界。

  对孩子来说,故事铺就了一条从家里到家外、从家人到朋友的成长之路,鼓励成长中的孩子离开舒适区(自己的家),勇敢地到世界上去冒险(结交朋友)。对成年人来说,故事还意味着更多,它塑造了两个孤独的现代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心扉,打破隔阂,走近彼此,去共同经历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当然也不无风险)。

  但故事还有不那么容易看见的另一面。当小黑第一次勇敢地走进小白家,小白却看不见小黑,同样当小白第一次勇敢地走进小黑家,小黑却看不见小白,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孩子也能发现的简单而明晰的答案:因为小黑家到处都是白色,小白消失在白色中,同样小白家到处都是黑色,小黑消失在黑色中。这是一个简单的光学现象,变色龙就是这样隐身于环境中的。但当我们把这个物理现象放置于人类社会来观察,答案就变得复杂而暧昧起来。

  人怎么会看不见另一个人呢?人怎么会不被另一个人看见呢?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白人看不见黑人,富人看不见穷人,男人看不见女人,成人看不见儿童,一个民族看不见另一个民族,一种传统看不见另一种传统,一个国家看不见另一个国家,一颗心灵看不见另一颗心灵……我们赖以生存的“舒适区”,既是我们的家园、种族、惯习、信仰,也是我们的围墙、包袱、偏见、迷狂。它让我们看见我们习惯于看见的,也让我们看不见与我们存在差异的。这就是我们现今生活于其中的真实的世界,但不是我们希望生活于其中的一个更丰富、更美好的世界,在那个更多元的世界里,各个不同的我们,可以彼此看见,就像白看见黑,黑也看见白。

  大道至简。阿根廷画家耶尔·弗兰克尔用简单的颜色描绘出了疏离与热情,恐惧与渴望,挫折与勇气,孤独与爱,描绘出了那些看却看不见的一切。相信每个读者,在用目光游历了画家以大面积的黑色与白色、密密麻麻的格子、严格对称的构图精心安排的“单调”之旅后,都会被最后的大森林、花草地、海洋与星空四幅跨页图中丰富的色彩愉悦与震撼,这是经由变化带来的惊喜,让读者一望可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但图画中也有不那么容易看见的另一面。大大小小的窗子无时不在透露着来自空间和时间的神秘信息--蓝天,满月,雨雪,落叶。在小黑和小白“宅”在家里的时刻,丰富的世界依然运转不停;在小黑和小白消极等待的时刻,桔红(小黑的帽子颜色)与粉色(小白的帽子颜色)已经相伴相依,只是不那么容易被看见。小黑和小白通过网络交流的每一幅画面,都有相同的颜色(荧屏发出的蓝光或黄光)来渲染两人心灵的默契,这默契在最后一幅画中达致顶峰,其时暮色降临,小黑消隐在夜幕中,而在夜幕中更加醒目的小白问:“你看得见我吗?”这是看不见小黑了的小白对自己的些许疑虑,对彼此的情谊会随之消逝的些许忧惧,但是小黑说:“我就在你身边。”这是小黑给出的一个爱的承诺,它像大地一样稳稳地接住了疑虑,化解了忧惧。

  是的,有时候你看却看不见我,但我依然在你身边。

  有时候,爱也是这样。

  文/常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