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金所到红岭创投 互联网金融的强监管时代来临了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陆金所,红岭创投,互联网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0-20 14:16
回顾过去的7月份,对于互联网金融确实是个“多事三伏天”。从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强监管信号、交易所合作产品下架,到陆金所“债转”风波,再到红岭创投宣布三年内清盘,接二连三的事件让投资者们唏嘘的同时,不禁开始惶恐。
一系列事件地发生,影响的不仅是投资者,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自由生长到强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不是也遇到了《人民日报》曾经提到的“灰犀牛”?
强监管下,不仅互联网金融平台表示不安、疑惑,投资者们也很忧虑。最终哪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成为激烈竞争下的“loser”,哪些能够成为被留下的“幸运儿”,值得期待。
从自绝大标模式开启转型,到现在放弃网贷业务,咱们就从红岭创投说起吧。
大标之殇不敢言
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至此已有十年之久,之后至少有5200家平台涌入这个行业。
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趋严的环境中,大量平台倒闭、跑路和主动退出(转型、关停),幸运留存下来的正常运营者不足30%,红岭创投便是这30%中的幸运儿。
红岭创投成立于2009年,如今算来已有8年之久。2013年,互联网金融盛行,红岭创投借此机会人气暴涨,投资人快速增加,一度使得平台标的供不应求。再次背景下,董事长周世平又引入了平安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张宇出任总裁。
张宇是一个有着30年银行从业经验的人,他一来到红岭创投,便开始力推类银行的大单模式。于是乎,单笔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融资项目快速涌入该平台,加上净值标盛行,红岭创投的成交一路狂飙,一度成为行业佼佼者。到了2014年9月,其成交量便突破了100亿元,2015年末则突破1000亿元。
利弊相成,盛极而衰。在大力推崇大标模式的同时,各种坏账消息也频频传来。有多起大额坏账,均已平台兜底而收场。哑巴吃黄连,只能自认倒霉。只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该来的总要来。2015年,e租宝事件掀起了监管整治网贷平台的大浪潮。e租宝垮掉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也变了,从大度到有度,从宽松到严格。
2016年8月24日,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发布,给网贷行业定下了调子:小额、分散、信息中介、银行的补充,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自此,红岭创投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它所推崇的大标模式划上了一个悲伤的感叹号,同时张宇宣布退出。
自此之后,红岭创投也曾尝试做转型。比如2015年8月推出了不做刚性兑付保证的“本标·金融超市”、2016年1月推出的“消费理财”产品、2017年3月推出的房产抵押担保贷款产品“房易贷”。只是,前期的摊子摆太大,想要挽回谈何容易?据说,红岭创投代垫兑付几百万的理财款(是它放弃网贷业务的导火索?),着实伤不起。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红岭创投累计成交达到2700个亿,投资人数量接近180万,给投资人赚取了超过60亿元的收益。看似效益还不错,但只是给别人赚了60个亿,自己去年却亏损了1.8个亿,目前预估的坏账也达8个亿。只顾着给别人做嫁衣,作为一个企业怎能愿意?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从放弃大标模式,到决定清盘网贷业务,红岭创投带着自绝精神的。上前一步,刮骨疗伤,退后一步,则可能彻底退出。红岭创投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除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也脱不了关系。
效益不佳、监管环境不利是红岭创投选择清盘网贷业务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成本、风险、不良资产。具体来说,从去年净亏损1.83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红岭创投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坏账覆盖成本三大成本在持续走高,直接导致该平台利差收窄。同时,各种重复质押骗贷等多起亿元违约事件频发发生,借款人信用风险爆发,导致不良资产不断增加。
此外,还有8个亿的坏账呢,这是需要时间去慢慢解决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而且,红岭创投的管理模式是喜欢把高风险留给自己,高收益刚兑给客户,这本身就是一个冒险行为。
事实上,不管是陆金所债权转让事件,还是红岭创投清盘网贷业务,只不过是网贷行业现下情况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趋紧,网贷行业已经到了“瘦身”的时刻。当“小额分散”和“去刚兑”成为主流模式,网贷平台也只是聚焦于中介功能而已。想要向以往一样发挥类银行的作用,已是天方夜谭。
可以看到,近两年来监管政策密集推出,不断对网贷行业进行暴击。
比如,2015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相关监管职责有了初步分工;
2016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贷平台监管细则,并且重申了网贷平台为信息中介的作用;2017年2月,银监会官网发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要求网贷平台必须接入商业银行资金存管。
从自由生发展到监管落实,如此野蛮生长了十年多的网贷行业确实需要严肃整改了。
7月31日,红岭创投在深圳召开战略转型发布会,提出将转型成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红岭控股”,专注于服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创新投行”业务。这一次,老周是否是孤注一掷,还有待考究。
距离“灰犀牛”不远了?
7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篇关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评论文章提到,防范金融风险的时候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继“黑天鹅”之后,“灰犀牛”首次被公示在大众面前。从陆金所到红岭创投,两家行业龙头接连出事,是不是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距离“灰犀牛”也没多远了?
分析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现象,可以发现这头“庞然大物”有种步步逼近的势头。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实堪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博曾表示,当前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贷行业,面临着“快、偏、乱”三大发展特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具体说来,“快”是指规模增长势头过快,近两年网贷行业无论在机构数量,还是业务规模,均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5029家。7月P2P网贷行业全国成交额为2105.50亿元,环比下降5.06%,同比上涨35.84%。
“偏”是指业务创新偏离轨道,偏离信息中介定位以及服务小微和依托互联网经营的本质,异化为信用中介,存在违规放贷、设立资金池、期限拆分、大量线下营销等行为。
“乱”是指风险乱象时有发生。首先,虽然互联网金融很火,可是大多数人对于它的具体概念并不清楚;
其次,作为网贷行业,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互联网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可是它却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开始出现一些类似银行的举动;
第三,部分机构甚至通过假标、资金池和高收益等手段,进行自融、庞氏骗局,碰触非法集资底线,甚至出现金融诈骗违法犯罪;
第四,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对于信息披露也是得过且过,不是信息不透明就是过度披露,没有一个具体的行业标准。
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米歇尔·渥克讲道:人类是能提前预知未来事件的动物,这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诅咒;我们如果能及时采取行动,就能降低灾害;如果可以忽视或者视而不见,犀牛袭来时,我们只能一动不动……在灰犀牛类事件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改变事件的进程。
同时重大危机发生之前的种种端倪其实都是一次次绝佳的机遇,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并且能处理得当,这种与众不同的能力会给那些善于思考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如今,互联网金融真的在遭遇“灰犀牛式危机”?那么,是机遇,还是灾难?等待留下的那一拨“娇子”。
文/本刊记者 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