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控股陈爽:跨境资管实践金融开放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是经济开放的一部分,旨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资产管理机构对接产业与金融资本,跨币种配置资产,是理解中国金融开放的实务视角。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到了金融双向开放,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和成长的经验来看,金融行业也不应例外,同样适用于竞争与开放的规律。中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并购和整合在过去间接推动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开放和生产效率提升,未来自身也需要更主动地参与到本行业的双向开放和国际竞争当中去,提升中国金融业的效率。

  光大控股CEO陈爽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随着境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逐渐趋于理性,预计未来央行将考虑更积极的政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跨境资本流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资跨境资产管理机构将获得更大展业空间。

  陈爽认为,中资资产管理机构在国际竞争当中的竞争力不应来自于投机监管空缺领域和过分承担风险,也不应仅是依赖境内外制度上的差异和牌照监管下的展业资格来开展业务,而更应当考虑参与来自聚焦中国经济发展、顺应中国金融开放趋势所产生的需求。

  中国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同步的。人民币国际化包括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离岸人民币以及国际投资者参与境内市场投资在岸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之后,目前主要的份额仍是基于贸易项下的使用,中国金融开放将使资本与金融项下的跨境人民币使用更为活跃,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跨境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抓住帮助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机会,而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也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

  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需要对方认可中国的市场规则。陈爽认为,在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中,内地资本市场规则仍有进一步完善和透明的空间,这一点香港市场不仅具备借鉴意义,也有发挥带动作用的潜力。

  战略紧跟金融双向开放

  近几年来,境内居民和企业开始接受“全球资产配置”的理念,对应的就是外币资产配置。但是这期间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更关注的是对人民币的资产配置。而且,中国经济实际增速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吸引力。

  中国政府在“8·11”汇改以后完善了一些必要的资本管制,限制了非理性和有资产转移嫌疑的对外投资,但是并未改变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在对外投资整体下降的背景下,“一带一路”的并购贷款反而是增长的,半导体这样的行业对外收购用汇审批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陈爽认为,随着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渐稳定,甚至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势货币的特征,预期未来央行可能会迈出更大的步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将使更多人民币资产进入全球投资者们的“篮子”。

  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式,陈爽认为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考虑通过允许大型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业务的过程当中将人民币直接带出去,取代外汇出境的方式;再比如允许金融机构在境外用人民币对投资的公司进行注资等等。

  如果这些多样化的尝试结合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得以实现,将改变目前离岸人民币以经常项下资金沉淀为主的格局,以更主动的方式将增加离岸人民币流通量,结合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措施,有利于形成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循环。

  如果用融资来源和投资去向划分象限的话,过去光大控股的实践包括募集美元投资境内的并购基金,募集人民币投资境内的二级市场基金,募集人民币投资境外的二级市场基金以及海外并购基金。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将会使中资资产管理行业面临更多的境外机构同台竞争。下一步,陈爽计划将募集美元投资海外加入到公司的业务版图当中,目前融资已经开始,计划中的投向包括全球并购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

  尽管资金来源和投向更加国际化,但陈爽认为全球并购与投资和此前的项目相比仍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转型机遇,“购中国所需,为中国所用”,这不仅是为了获取个案更好投资回报的策略,也是中资背景资产管理机构和全球同行们相比具有的一个独特优势。

  “基于对内地的了解,在并购目标的选择方面能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并购项目实现成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陈爽解释说。而且,在目前较为严格的用汇管理环境下,这样的并购标的选择也更能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支持。

  通过建立跟投机制和分层机制,央企背景的光大控股在吸引更多的市场化专业人士加入,资产管理平台本身也有自然增长的速率。但陈爽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标的,也不排除通过并购来实现公司AUM的增长,包括保险、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等类型。而且,在他看来,目前国内有相当一批持有牌照、本应以资产管理为主业的金融机构,在实现资产管理功能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不过,陈爽同时指出,资产管理公司的AUM应当结合收费来看,比如做PPP基金可以做到几千亿元的规模,但是这对公司经营来讲是低效益的,而PE基金通过项目投资所获取的回报则相对更丰厚。

  向全球推销中国资产

  全球机构投资者们最大的跨境资产配置在固定收益。在成熟市场上,固定收益投资最主要的子类别并非债券,而是资产证券化产品。陈爽认为,中国正在兴起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在资产管理投向占据一席之地。

  他对本刊记者透露,目前光大控股用自有资金投资的中国飞机租赁有募集两只基金的规划,以期未来新认购的飞机以及老飞机的证券化收入都可以放到这两只基金当中。“中国飞机租赁就是下一个资产管理平台。”

  金融机构在向全球投资者出售飞机租赁收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同时,也将中国制造的飞机带出了海外。目前,中国飞机租赁除了投放在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架波音和空客之外,还是中国商飞的首发客户之一,采购了60架ARJ-21和20架C919,未来将布局东南亚。

  根据国家民航局的公告,中美《适航实施程序》已于2017年10月17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中国商飞离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又向前迈进一步。

  此外,光大控股旗下光大安石和首誉光控也在以房地产为基础资产开展证券化业务。就证券市场而言,国际投资者增配中资发行人的股票和债券也还有很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房地产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行业,但在黑石、KKR这样的全球第一梯队的资产管理公司的PE组合当中,房地产通常占到大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规模,是组合的压舱石。

  PE策略:聚焦中国,融合VC

  私募股权基金仍是光大控股最主要的业务。股权投资包括“投、管、退”三个环节,投资环节是投后流程运行顺畅的基础,基金管理人首先要找到合适的项目(Deal Sourcing)。

  陈爽将光大控股的并购基金的投资策略设定为“聚焦中国”。在他看来,由于中国不仅市场巨大,而且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又带动了市场外延扩展,这一方面意味着需要深入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同时企业技术升级需要的生产要素已经不仅仅是人力和资金投入,对于科技投入越来越依赖,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出现在科技领域。

  通常来讲,资产管理机构起到资金桥梁的作用,但现在市场资金很多,获得项目需要竞争。在陈爽看来,基金管理人要能给企业增值就要做产业里的专家。“在投后管理上,如果只做财务投资者会很被动。”

  在另类投资市场早年发展阶段,VC基金本身规模相对小,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投到每个项目上的资金体量并不大,在PE市场难有话语权。而且,从成功概率上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VC基金投10个项目能有4个成功,那么这个基金就很成功了。

  “但是光大控股作为央企背景的机构,绝不可能出现投10个项目有6个项目失败的状况,因此以前我们以PE基金为主,投的项目主要是中晚期的企业,对于项目的成功把握相对较大。”陈爽说。

  在过去2-3年,国内VC投资平均额已经达到了3000万美元,这正好是PE基金投资规模的门槛。随着被投资的企业变得更大,企业对资本稳定的要求提高,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保持了稳定的IPO供给节奏,VC基金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企业的中晚期融资。可以看到,诸如IDG、红杉资本等国内第一梯队的VC基金有向PE基金转型的趋势。

  站在PE机构的角度来看,在另类资产管理业务下游竞争越来越激烈、被投科技企业商业爆发期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大环境下,通过与VC基金合作,适当向上游延伸,可以更方便地获取项目,加快投资效率,降低风险。“私募股权投资以融资规模和时间划分VC和PE的时代快要过去了,以后区分的是被投企业的潜伏期和爆发期。”陈爽说。

  以光大控股和IDG成立的光际资本为例,从2016年6月末开始募资,最终募资规模超过200亿元,三个多月就投出去100亿元,到2017年10月末已基本全部投出。客观上看,除了双方的执行效率以外,这也是目前中国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政策鼓励直接融资的缩影。

  PE行业要培育一个团队并不容易,光大控股到现在也就七八只PE团队。因此,选择和其他专业基金合作也是更快切入新领域的一个办法。光大控股和诸如IDG、红杉资本、分众传媒的合作被陈爽形容为“一谈恋爱就结婚”。

  在与专业伙伴合作成立PE产业基金的基础上,目前光大控股开始涉足FOF,规模达到100亿元。光大控股FOF曾投资过中信产业基金。在2017年10月,基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乐观前景,该FOF又和半导体领域的专业VC美国华登基金合作,投资半导体产业。

  在陈爽看来,这既是满足科技产业投资平台化的需要,也顺应了另类投资领域的行业演变。

  在另类投资基金的架构上,通过和各个产业领域的顶尖基金合作成立FOF,可以更好地弥补上专业知识不足的短板,拓展投资项目的来源,以个案上一部分项目的利益共享权利换取了在这个行业更多的机会。陈爽认为这是合算的交换,“未来PE行业前20%的公司会获得80%的利润,大家需要合作。”

  从自己做产业基金,到和专业VC以及专业企业合作成立基金,再到成立FOF,基金结构的演变也令光大控股的一级市场资产管理规模快速扩张。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0年,而第二个500亿元只用了2年。陈爽预计,实现第三个500亿元会用更短的时间。

  由于PE基金通常是3-5年的持有期,除了更长期的飞机租赁业务和养老业务以外,对于更短期的投资,光大控股成立了股债结合的夹层基金,用以满足企业灵活的投融资需求。本刊记者获悉,该业务有望转型成为下一个资产管理的平台。

  金融开放,规则为先

  香港在1997年回归时GDP占到内地的18%,目前已经下降到不足3%,经济体量差异的缩小趋势难以改变。就功能定位看,内地已有城市提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香港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香港是中国境内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拥有完备的立法、法律保护、执法制度以及仲裁安排,订有严谨的商业法和财产法,为国际商务人士所信任。跨境资金的流动在香港也仍比内地更自由。这些制度优势决定了香港在较长的时间内作用不可替代,中国金融开放恰好为香港提供了新的舞台。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光大控股成立20周年年会上发表演讲称,资产管理将是未来内港两地金融交流的重要方面。

  香港金融发展局2017年7月发布报告,建议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航空租赁和融资中心。相应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允许合格飞机租赁商从非港籍飞机经营企业获得收入抵税,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这两个面向内地飞机租赁商地区间的合作。

  香港政府估计,推行新税制后,未来20年香港占全球飞机租赁业务份额将升至18%,带来7000多亿港元的融资额。

  内地在认可香港一些制度优势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借鉴并完善自身制度,让国际投资者们熟悉和接受,这应当是未来金融市场开放的一个前提。

  目前,中央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和“去杠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这在稳定经济增长、规范债务融资的同时,也会促使更多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具体规则来看,陈爽认为,下一步内港两地需要积极落实2015年开始的基金互认安排,这将为两地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互联互通铺就道路,同时也便于资产管理机构展业。

  从投资者保护的前端来看,公募基金更多地涉及中小个人投资者,需要对公募基金进行严格的牌照审批,私募基金由于通常是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申购,因此实施备案制。陈爽预计,借鉴香港的私募监管制度,内地如果更好平衡备案效率和投资者保护,私募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则表示,内地与香港的司法合作有很大空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破产、退出法治化、市场化建设十分重要,内港两地在破产清算重整、协议解决的司法合作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也有必要就跨境破产清算签订司法互认。

  除了前述法律上的制度优势,香港的语言、文化、人才积累等因素支持了香港本地的科技创投,例如诞生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大疆科技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商汤科技。更重要的是,香港国际自由港的形象仍会是参与国际竞争当中的一张名片。在陈爽看来,这有利于在港中资背景资产管理机构吸引全球资金,共同参与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高端产业海外投资,例如半导体。

  “香港未来要做内地所不能,绝不是像一些舆论说的那样被边缘化。内地暂时还办不到的事情香港来替你办到。这是香港的优势,也是要抓紧干的事情。”陈爽说。

  本刊记者 魏枫凌/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