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入局无人货架,能否破解其发展困境?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 关键字:物流企业,无人货架,中通快递
  • 发布时间:2018-04-23 14:59

  不久前,中通快递宣布与考拉便利达成合作,正式入局无人零售货架。这已经是继顺丰速运后第二家快递企业入局无人货架。过去半年,无人货架从低调潜行到群雄并起再到加速洗牌。如今,物流企业的入局能否破解无人货架的发展困境?

  无人货架受资本追捧

  无人货架的商业形态最初发源于一 二线城市的高层写字楼,因为一 二线城市的工作节奏快,加班时没多少时间吃饭是常事,而这个问题在高层写字楼的白领中更为普遍,许多人都没时间正经吃一顿饭。针对这一痛点,一个个无人货架品牌不断跑马圈地,不仅占领了一个个办公区域,也占领了2017年的半个年度。

  2017年上半年,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写字楼里出现了大量无人货架,这些货架大多摆放在各个公司的茶水间,上面摆满了各式饮料和零食,白领们通过手机扫码付款便能自助购买,很好地解决了白领们吃早餐和加班时补充能量的需求,而且节省了坐电梯出门购买所浪费的时间。随后,无人货架快速进入二三线城市,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很快就有了40多家入局者。

  事实上,早在2015年,无人货架就已经初现雏形,到了2016年,有少数几家公司(比如小e微店和领蛙等)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此时,无人货架还没有搅出太大动静。但在2016年底,马云提出了“新零售”,他认为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线上与线下必须结合起来。至此,无人零售被认为是新零售的重要一部分,无人店和无人货架同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一开始,无人货架的热度远不如无人店,但是随着无人店因为成本高等问题而被大众质疑,之前被忽视的无人货架开始受到巨大关注。

  此外,新商机和低门槛也是无人货架爆红的两大重要原因。一直以来,零售业都没能真正打入写字楼内部,而无人货架的出现结束了这种局面,零售业者终于能够在白领聚集的办公场所一展拳脚,而且还是这样一种低门槛的入局方式。与技术型较强的无人店相比,无人货架不仅铺点成本低,技术门槛也很低,货架上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不过是一个二维码。这样一门颇具诱惑力的“新生意”,也难怪一众投资者火急火燎地入场。

  据TalkingData的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这些无人货架公司的融资金额合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无人货架玩家里,有几家获得了强力的融资,比如猩便利、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和小e微店等,它们都拿到了上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最高的单次融资额达到了3.3亿元人民币。其次,是七只考拉、领蛙、友盒、阳光乐选和哈米科技等公司,他们获得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资本投入。值得一提的是,给这些无人货架供血的不少都是知名的投资机构,如IDG资本、经纬中国和蓝驰创投等。

  作为新零售之风的源头,阿里巴巴当然也不会错过无人货架这个机会,其不仅投资了果小美,还联手美的推出了“小卖柜”。事实上,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曾经担任阿里巴巴聚划算的总经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中也不乏出身“阿里系”的人。除了阿里巴巴,其他互联网巨头也没有闲着。腾讯投资了每日优鲜便利购,京东上线了京东到家GO,而苏宁也刚在江苏试点铺设了上千组苏宁小店Biu无人货架。

  无人货架的虚火太旺

  与移动互联网的其他领域一样,无人货架玩家们也把“烧钱圈地”当成了胜出的关键。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司江华认为,哪家无人货架公司率先达到30万个左右点位的体量,基本上就能占据绝对优势。显而易见,其他玩家也抱有同样的想法。2017年里,铺点数量是各家无人货架公司的比拼重点,其中速度最快的当属猩便利。2017年9月,猩便利的无人货架点位规模达到10 000个。短短3个月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30 000个,其扩张速度可见一斑。

  与猩便利一样获得巨额融资的果小美和每日优鲜便利购,在扩张方面也表现激进。成立不到半年的果小美在完成了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后,于2017年12月放话要在2018年投放100万个货架点位。这意味着果小美平均每个月要完成超8万个点位的扩张,具体到每天则要完成近3 000个点位铺设的任务。而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每日优鲜便利购,也将绝大部分的融资所得用于货架铺设,其目标是在60个城市快速铺设50万个点位,有消息称其目前已铺设了1.8万个点位。

  可以说,无人货架的扩张之势不输于此前的共享单车。不过,无人货架的疯狂扩张不单单是为了抢占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虽然无人货架的制造成本不高,但运维成本却不低,最大头的就是补货的物流成本。据了解,大中型公司的货架几乎每天都要补货,小公司至少一周补货两次,涉及的人工成本很高。所以如果将点位密度提高,相应物流成本就能降下来。

  话虽如此,无人货架的“烧钱”速度依旧没有几个玩家抗得住。经历了一年的混战,不少中小公司已经倒闭或摇摇欲坠。例如,2017年1月才上线的用点心吧在7月关停,而上线仅4个月的GOGO小超也在2018年初停止运营。除了项目破产外,业务整合也不时发生,如易果生鲜与哈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猩便利收购51零食,以及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并等。

  此外,即便是猩便利这样的无人货架明星公司,日子也过得并不舒畅。2018年开年后不久,猩便利便陷入了三四线城市大撤退、大幅裁员、工资变少、年会寒酸、资金链断裂和即将被收购等负面新闻中。一时间,曾经风光无限的猩便利不停地在舆论的漩涡中左支右绌。

  实际上,无人货架并没有多少创新模式,跟早些年在地铁、商场等场合的自动售卖机差别并不大—而且不少投币式的自动售卖机,经过升级也可以改为扫码支付。只是自动售卖机是收到钱后才出货,而无人货架全靠自觉,虽然有摄像头的监督,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拿了货不付钱,货损率不低。目前,市场上的无人货架公司所公开的货损率数据都在5%左右,而5%的货损率也被很多公司看作无人货架是否可以持续运营的生死线—货损率超过5%的公司,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此外,还有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哪怕将货损率控制得再低,无人货架的其盈利能力也不如一个传统的便利店—他们表示,无人货架的实际成本不低、模式简单易复制和进入门槛低,目前全靠“烧钱”海量铺设,几乎所有的无人货架现在都处于亏损状态。

  物流公司的竞争优势

  尽管有无人货架公司不断倒下,坚持下来的玩家也鲜有盈利,却依然有大佬陆续入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这两家物流企业。2017年底,顺丰速运的“丰e足食”无人货架在深圳展开试点,先期铺设数百个点,而后快速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铺设开来。而2018年2月,中通快递也入局了无人货架。

  与猩便利、果小美和每日优鲜便利购等无人货架公司相比,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有着天然的优势基因。如前所述,无人货架密度和规模效应非常重要,基于补货的物流成本是无人货架运维成本不可小觑的一笔支出。这笔支出会压垮许多小玩家,却丝毫难不倒物流企业。因为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本身就有自己成熟的高密度的配送网络,可以运用到无人货架领域。在2016年,顺丰速运的业务就已经覆盖全国331个地级市、2 620个县区级城市,近13 000个自营网点。而中通快递的服务网点超2.89万个,转运中心79个,网络合作伙伴逾9 400家,网络通达97.69%以上的区县。

  除了配送网络的优势,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在用户体验方面也可以做得很好。虽然无人货架名为“无人”,但是完全“无人”,必然无法保证用户体验。而物流企业有与消费者之前有一个纽带—快递员,他可以兼任货架的责任人,如果用户对货架有类似补货等反馈意见都可以传达给该公司相对固定的快递员。而且快递员与企业用户在长期合作中建立了一定的关系,无人货架也更容易被接受,有人指出更像是“熟人店铺”。有鉴于此,业内人士认为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两家物流企业的切入或许给无人货架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无人货架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其分析师认为无人货架的规模化是重点,2018年将会是各大企业迅速铺设无人货架的一年,并有可能产生行业头部企业。顺丰速运和中通快递能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无人货架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就交由时间去检验吧!

  写在最后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许多风口来得太快的项目往往根基不稳,非常容易崩盘。无人货架的市场需求虽然真实存在,但是各家公司盲目“烧钱”铺点、经营方式单一、货损率高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却让整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概念热炒后,无人货架的痛点毕现。物流企业的入局,虽然给无人货架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新的可能,但也绝非康庄大道。

  文/丁念阳 图/繁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