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尖小传
- 来源:精短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阿尖,教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5-30 14:01
海城县山顶中学语文教师郑江,外号称阿尖。人们叫他阿尖,无非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此辈为人处事脑子圆滑,鬼点子比马蜂窝多;二是指这家伙善于见风使舵,头顶像长着双角的山羊,左右逢源都不吃亏。
那年 ,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阿尖是农村生产大队长(相当于如今的村主任)的儿子,根红苗正,加上多少在农村摸爬滚打几年,敢情被推荐上名单啰。
说实在的,阿尖虽在农村中学念几年书,但整天复课闹革命,肚里几乎没装多少书中的“料子”。进大学测试那天,他手握钢笔,在考卷上写下姓名考号,而面对考卷上密密麻麻的答题,老半天心中迸不出几个蝌蚪大的字眼儿。忽然,他脑门一亮,想起北方某考生交白卷居然也能进大学校门,便灵机一动,在空白考卷填空里,统统填上“毛主席万岁”这五个大字。这一奇招果然灵验,因为那年头老师们谁敢在考卷的这五个字上打叉叉呢!
高考发榜,阿尖果然考上某大学中文系。当科学文化的春天姗姗降临,他眼珠一转,心有灵犀一点通,往后再也不能在大学混文凭啦!他在大学里发奋图强几年,多少拼留点儿中文功底,毕业后分配到海城县山顶中学当初中语文教师。
阿尖身材蛮挺拔,伫立在课堂上面对全班近五十位男女学生,口若悬河,舌如利刃,讲起孔孟古文、鲁迅杂文、抒情散文诗歌……学生们倒也听得有滋有味,连声喝彩。忽一天,他面对着生龙活虎的男女学生,面对着校园美景,面对着校园外的村庄、溪流、果园、稻田、农夫……萌发起创作的灵感,陆陆续续写些杂文散文,随感而作,下笔如流。
阿尖面对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文章手稿,心里嘀咕:何不让这些芝麻字儿变成铅印文章,换些稿酬。每当下课,他亮嗓子朗声点名,让几位平时字写工整的男女学生们留下,帮他抄写整理稿件,再仔细斟酌修改一番,雪片似地飘送到报刊杂志社,偶尔也有几篇豆腐块文章见报,换些钞票,名利双收,心里蛮高兴一阵子。学校老师们见状,用怀疑口吻道:这不是占用学生宝贝的学习时间。阿尖回答:请学生们抄写文稿,练笔练笔,可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阿尖心知肚明,这些文章换得稿酬有限,对改善生活水平起不了推波助澜作用。再说农村分田到户之后,农忙季节家里缺劳力,他头顶冒尖,眼珠几转,索性动员班里身强力壮的男学生,帮他家收割水稻、挖地瓜拔萝卜,干得男生们满脸挥汗如雨。学校老师们见状,不解地问:这不是剥削学生们的劳力么?阿尖颇有道理地回答: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磨练身体增长社会实践,这倒不错呢!
从初中到高中,阿尖教的学生们一年年长大,特别是那些迟上学的农村女学生,上高中时已出落成脸色红艳、胸部丰满的姑娘家,令人爱不释手。那年暑假,阿尖携带两位五官端正、身材苗条的女学生,到西部山镇旅游观光。当夜,阿尖和两位女学生竟然居住在旅社同一房间,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待到下半夜,两位保安人员上门检查,阿尖当场被堵在房里质问调查。谁知那两位保安人员算愣头青,次日凌晨竟将阿尖五花大绑在山镇街头电线杆上,破口大叫:喂,看流氓游街示众!山镇人山人海纷纷过来围观,并指指戳戳、评头论足。阿尖羞得耸拉着脑瓜,恨不得一头钻进裂开的地缝里啰!不过他也算能屈能伸之辈,为免遭皮肉疼痛,竟低声下气,向保安人员苦苦求饶。那两位保安人员受不了阿尖天衣无缝般的能言善道,不一会儿就解开麻绳,当场給阿尖松绑。
松绑后的阿尖,就像活泥鳅下溪,哧溜溜地钻进山镇派出所报案:保安人员无视法律,随便扣押绑架游客,扬言要向上级法庭告状。
山镇派出所干警严肃批评两位不懂法律的保安人员,让他俩当面向阿尖赔礼道歉。阿尖并不解恨,雄辩滔滔:既然两位保安人员不懂法律,我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过他俩得替我补交旅社住宿费用,还得赔偿个人名誉损失费两千元才算私了,要不就继续向省、中央告大状。
那两位保安人员敢情斗不过脑中肚里藏针的阿尖,每人各白赔了半个月工资,张口结舌,叫苦不迭。
山镇派出所干警毕竟懂法律会办案,他们留取阿尖旅社住宿发票、保安被罚款收条等证据凭证。过了不久,阿尖所在的海城县山顶中学领导收到山镇派出所寄来的揭发检举材料。
山顶中学领导盘问阿尖:你为啥私带女学生外出旅游,还同居一房。
阿尖慷慨激昂,雄辩一番:我有带女学生外出旅游,同居一房。不过那是为节省费用,可没干男女之间的那种私密事儿。
顿时,山顶中学师生们流传:阿尖说天道地,永远有理。
山顶中学领导和师生们并非等闲之辈,他们请示海城县教育公安部门,得到结论:阿尖为人师表,违反师德,虽上不了刑事法庭审判,但也理应遭道德法庭问责。
阿尖受到严重警告处分,还被调离山顶中学,重新分配到海城县边远的山坑中学任教,以观后效。
阿尖到山坑中学任职那天,他双目无光,额滚冷汗,后悔莫及,只得低声哀叹:嘿,我从山顶掉落到山坑,都被做人脑瓜太尖害惨啦!
福建 林俊豪
